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开局逃荒,空间全家一起用 > 第260章 飘雪寒冬家家拮据

于是,当谢大虎和谢秋实押着三牛车的黑金炭重新开门营业的时候,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谢大虎和刚刚接手帮忙的谢秋实简直忙得脚不沾地,原本只是零散顾客在排队,如今却常见各大书院的山长亲随、管事,甚至是穿着各书院服饰的学子亲自前来,开口便是“奉山长之命,采购黑金炭”,开口就是数百斤。

“这位小哥,我们是白鹭书院的,山长要黑金碳煮茶,我们十人一同排队,合起来是一百斤!”

“青松书院八人排队,这是八十斤的银钱!”

“瀚文书院要二百斤,二十人排队,麻烦先给我们称一称!”

“我们崇实书院把剩下的包圆了!排队的人很多,不必数了,石山长说实测好用!”

这些读书人,果真是贯会利用规则,谢大虎限购十斤,还把黑金碳的价格从百斤一两提到了百斤一两半,就这,也难不倒他们,书院这些学子一溜烟就是十几二十人排着队,导致后面的散客基本都买不到。

谢大虎也不能不让人家这么排队,只好老老实实的和谢秋实收银子称木炭,常常刚开门,就得打烊,真是甜蜜的烦恼。

看着后面还在排长队的人,谢大虎只好扯着嗓子嚎:

“各位老爷、公子,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谢大虎一边维持秩序,一边敲了敲了那个限购牌:“每日限售五百斤!每人限购十斤!欲购从速!但是今日的量已经卖完了,大家明日请早吧。”

这话一出,更是刺激了买不到的人,许多人想着明日一定要比那四大书院的学生们来得更早些。

四大书院的攀比,无形中成了最好的广告。

云槐县的富商乡绅、甚至普通百姓家,也都很好奇,也想体验一下这被四大山长同时青睐的“黑金炭”究竟有何神奇。

黑金木炭,竟一时成了云槐县冬日里的“奢侈品”和“硬通货”。

这股风潮迅速反馈回桃源村。

姚大负责的炭窑区,五口窑日夜不停地燃烧,窑火几乎未曾熄灭。

砍伐组的人力增加了一倍,汉子们冒着严寒深入山林,挑选着最合适的硬木。

运输组的人也增加了,村里的那三辆牛车川流不息地将新伐的木材运来,又将烧制好的、犹带余温的黑金炭装车运往县城。

然而,京畿道的寒冬,并不会因为黑金炭的热销而减弱半分。

北风呼啸,竟是下起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寒风卷着细碎的雪沫,抽打在桃源村新修葺的暖房和依旧穿着单薄的人们身上。

虽然有了暖房,村里不会有人被冻死,但持续的低温依然难熬。

为了度过这个漫长的冬天,家家户户都不得不将过去几个月辛辛苦苦修路、挖渠、烧窑挣来的工钱,拿出了一大半,甚至更多,去云槐县购买价格飞涨的粮食、御寒的棉布和棉花。

村道修好后,去县城方便了许多,村里许多年轻人,即便囊中羞涩,不买东西,得了空闲也愿意跟着家人或结伴去县城逛逛,看看热闹,仿佛能从那繁华市集中带回来什么似的。

云槐县的粮店和布店门口,总能看到排着长队的桃源村民,他们穿着厚实的粗布棉袄,揣着捂得发热的、数量有限的铜板,脸上带着期盼与谨慎交织的神情。

“唉,这粮价又涨了……”

一个老汉捏着手里干瘪的钱袋,看着粮店牌子上新写的价格,叹了口气,皱纹里都嵌满了愁苦。

旁边一位妇人挎着空篮子,接话道:

“能咋办?总得先把冬天熬过去啊,幸亏咱村这几个月有活干,能挣着钱,不然……想想逃荒那会儿,再想想隔壁的桃溪村,咱们的日子现在真是好太多了。”

她说着,眼神里却有一丝庆幸,庆幸自己没有饿死在逃荒路上,庆幸自己家里又两个壮劳力能在村里挣工钱,更庆幸自己是桃源村的人,而不是桃溪村的人,桃溪村如今想要挣些家用,都得他们桃源村缺人了才外招他们上工。

队伍前面一个年轻后生回过头,乐观地打气:“是啊婶子,熬吧!听说砖窑快成了,炭也卖得好,开春肯定更好!到时候咱们努力干活挣了钱,再把今年冬天欠公账的青砖银子补上!”

“是是是,你们说得都对,哎,等下咱们买了粮食,去不去月兰的店铺瞧一瞧,看看大虎还在不在,在的话,咱们就坐村里的牛车回去。”

“不去了吧,最近大虎哥都是早早买完炭就回村了,去了也是扑空。”

“那就不去吧,等开业了,咱们也要来瞧瞧热闹。”

人们互相打着气,虽然日子紧巴,算计着每一文钱的用处,但眼里有活路,心里有盼头,就总能熬下去。

谢广福从窑区回来,心里也是百感交集。

新砖厂试窑顺利,黑金炭畅销,铁匠铺也开始产出实用的农具,这些都是扎扎实实的好消息,但村民们依旧拮据的生活,也是实实在在的看在眼里。

他走进自家温暖如春的竹楼,一股混合着淡淡皂角和食物香气的暖流扑面而来,关好竹门,防止暖气溢出太多。

李月兰正坐在长条桌前,仔细整理着一叠叠仿古式的收据和账本,这些都是为“四海奇珍坊”开业准备的。

楼上,传来细微的沙沙声,那是谢秋芝正在为《浮世录》绘制最后几张插画。

全家人都知道,这最后一幅画完成,他们家的店铺也即将开业了。

谢广福在桌边坐下,给自己倒了碗热茶。

李月兰抬起头,关切地问:“当家的,砖厂那边怎么样?还顺利吗?”她看得出丈夫眉宇间的疲惫。

“开始给新出的砖浇水润青了,”谢广福喝口茶,呼出一口白气,“就看最后这一哆嗦了。只要这窑青砖成了,咱们村以后盖房、卖钱,就都有底气了。”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些,“就是村里大家……日子还是紧啊。挣了些工钱,不是买了农具,木炭,青砖,就是要买粮食和棉布过冬,手里那点工钱哪里够花。”

他放下茶杯:“下次开村建理事会的时候,我和里正爷提一提,大过年的,要是公账上银子足够支撑开春的建设,就给大家都分点人头过年费,好歹让孩子们吃点好的,大人扯块新布。”

“可不是嘛,”李月兰放下手中的账本,叹了口气:

“今天冬青他娘还跟我念叨,说挣那点工钱,买完粮扯完布,就没剩几个了。心里还惦记着开春想买些好种子回来育苗呢,眼看又没着落了……”

“育苗的事情先不着急,”谢广福摆摆手,眼中闪过一丝胸有成竹的光芒,“到时候咱们奇珍坊从……从海外进些高产的好种子来卖,价格定公道些,让村里人都种上,收成好了,日子自然就宽裕了。”

他又沉默了片刻,像是在对李月兰说,又像是在给自己鼓劲:

“熬过这个冬天就好了。等明年砖厂正常出砖,就能卖钱;开春果园嫁接好了,以后又是一笔收入;现在黑金木炭那边每天都有进项;等咱们四海奇珍坊开起来,还能吸纳更多人去做工,发工钱……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