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开局逃荒,空间全家一起用 > 第25章 临漳州知州和师爷圈钱计划

谢秋芝的手指紧紧攥住板车边缘,指节发白。

烈日炙烤下,车辕烫得能烙饼,李月兰见她清醒了,忙给她灌了几口冰块水,那带着一丝凉意的水珠滑入喉中,比琼浆玉液还要珍贵。

\"前面五里就是临漳州!\"官差陈进虎骑马从队伍前方折返,沙哑的嗓音在热浪中飘荡。

\"州府设了补给点,到了就能领汤水!大家都提起精神。\"

人群爆发出一阵微弱的欢呼,随即又被疲惫淹没,谢秋芝抬头望去,蒸腾的热气中官道尽头是王家村的队伍,再往前是哪一个村的就不知道了。

谢锋的背脊已经被汗水浸透,粗布短衫紧贴在结实的肌肉上,他回头看了谢秋芝,眉头微蹙:\"秋芝脸色还是不好,再躺一会?\"

\"我没事了,哥,你拉车辛苦了。\"谢秋芝轻声道。

李月兰闻言红了眼眶,悄悄抹了把泪,谢广福在后面闷声推车,肩膀上的绳索勒进皮肉里,却一声不吭。

比起拉车的辛苦,他们觉得秋芝中暑这件事更让他们难受,听说古代生病基本都是靠自愈,好的大夫和草药都是有钱人才用得上的,所以生病致死率非常高。

中暑这种事情放在现代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在古代重度中暑是会要人命的。

与躺在板车上的谢秋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后方谢老太一行人。

听到官差说前方五里有补给,谢金宝像条死狗一样瘫在自家板车上,谢广金和王翠翠轮流拉车,两人脸色铁青,时不时恶狠狠地瞪向队伍前方的三房一家。

\"老三家的丫头片子倒是金贵,中个暑就躺车上装死。\"

王翠翠阴阳怪气地大声道,\"我们家金宝可是未来的秀才苗子,读书人身子弱,怎么不见有人让个位置?\"

谢招娣低着头推车,手臂上全是被太阳晒出的红斑,她偷偷瞥了远处眼躺在板车上的谢秋芝,眼中闪过一丝羡慕,又迅速低下头去。

其实他们都后悔了,后悔逼三房分家太早,要是还没分家,现在谢锋和谢广福就还是家里的大劳力,拉车的活怎么都轮不到他们身上。

谢老太拄着拐杖走在中间,本来今早是她和谢老汉轮休坐板车的,但是下午看到谢金宝这个宝贝孙子也累得不行,求着也要坐一坐,谢老太心疼他,自己下来走路,一路上一直忍着脚酸赶路,现在听到大房媳妇数落谢老三一家,闻言立刻帮腔:\"就是!不孝子孙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娘?金宝可是咱们谢家的长孙也才坐了一小会,你看那谢秋芝这个死丫头,一个女娃竟是坐了一整日了。\"

两天的赶路谢广金和谢广贵心里已经把“孝子”两个字撕得只剩边角,昨天谢老太坐地大哭之后,前后邻居看他们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往日标榜自己才是最孝顺的,现在只想给以前的自己几个耳光,倒是真正孝顺的谢老三现在倒是对爹娘不闻不问。

他们受不了前后的邻居质疑他们是装孝子的眼神,所以今天商量好,轮流让谢老太和谢老汉上车坐车,但每每看到谢老太和谢老汉坐在车上,他们两房和牛马驴子一样轮流拉着车,心里就不痛快。

谢广金一抬头,看见远处谢广福父子俩搭把手的人都没有,他们又诡异地平衡了:

“至少咱还有半大小子、闺女能顶事,老三那边除了谢锋,全是废的!”

王翠翠啐掉嘴里的沙土:“哼,让他们逞能去!回头累垮了,看他们还怎么装仁义!”

李萍把绳子往肩上一甩,心里冷笑:

“谢老三家就谢锋一个顶用,李月兰那懒妇再舒坦,也撑不了几天!”

五里路在平时不过半个时辰的脚程,如今却像永远走不到头,日头西斜时,临漳州低矮的城墙终于近在眼前。

城墙下搭着十几个草棚,应该是所谓的\"补给点\",但看起来简陋得可怜,十几个衙役懒洋洋地守在粥棚前,大锅里飘着几片菜叶,清水般的汤映不出人影。

\"就这?\"陈进虎跳下马,脸色难看地走向为首的衙役,\"张班头,这次比上月还敷衍啊!\"

张班头掏了掏耳朵,漫不经心道:\"陈头儿,你也知道现在什么光景,能有点汤水就不错了,知州大人自己都三个月没见荤腥了。\"

谢秋芝一家排在队伍中间,闻着那寡淡的汤水味,胃里直泛酸水,更令人心惊的是城墙根下或坐或卧的流民,个个瘦得皮包骨,眼神空洞地望着他们这些新来的逃荒者。

\"领完汤水的赶紧走!\"张班头高声吆喝,\"别在城墙下扎营,这里病气重!往东二里有个土坡,那儿安全。\"

陈进虎骂了句脏话,还是得硬着头皮去让队伍排队,谢秋芝听见张班头高亢的声音道:\"...知州大人开恩,特许你们的人进城采买。城南市集会开到子时,物价嘛...现在什么世道大家也知道...\"

谢秋芝和谢锋交换了个眼神。这话听着就不对劲。

与此同时,临漳州衙门的后堂里,知州赵德全正与师爷对饮。虽说是\"饮\",杯中不过是淡如清水的劣酒,配着一碟盐水煮豆。

\"大人,又一支逃荒队伍到了。\"师爷捻着胡须道,\"按您的吩咐,已经让他们进城采买了。\"

赵德全冷笑一声:\"这些泥腿子逃荒,身上多少都藏着点家底。本官这是给他们机会花钱消灾。\"他啐出一颗豆壳,\"其他州府怎么做的?\"

\"回大人,隔壁汝阳府倒是实打实熬粥,听说稠得都能立筷子。\"师爷小眼睛闪着精光,\"结果怎样?如今难民越聚越多,林知州压力颇大。\"

\"蠢货!\"赵德全嗤笑,\"本官早就说过,这年头做清官死得快。\"他忽然压低声音,\"交代下去了?\"

师爷会意:\"城南所有商铺都打过招呼,米价翻倍,盐价翻三倍。药铺的藿香、甘草统统涨价。对了,当铺也准备好了,那些难民撑不了多久就会典当细软...\"

赵德全满意地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咱们辖下的村子,迁徙名单定了?\"

\"定了。\"师爷叹气,\"按朝廷要求,三十六个村子全部要迁。大人,以后这临漳州怕是...\"

\"管他呢!\"赵德全一挥手,\"趁现在能捞一笔是一笔。等人都走光了,这官我也不做了,回老家买地去!\"

两人碰杯,发出得意的笑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