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沙星海的星舟驶离三个月后,玄洲契约碑前的星纹藤突然迸发出耀眼的蓝光,藤叶间的星语花集体绽放,拼成一串流动的星轨符号——这是晶沙星海约定的“传信密码”。星澜立刻启动星网翻译器,符号化作清晰的文字:“星晶之种已培育成功,诚邀星海盟共绘‘万星共生图’,以星桥为媒,联结更多星海群。”
“万星共生图?”林溯看着文字,转头望向星纹藤顶端那道仍未消散的星桥微光,“看来晶沙星海不仅实现了星力共享,还在尝试联系其他被星雾壁垒隔绝的星海群。”
阿木怀中的星核碎片此刻也亮起微光,碎片上赤离的名字与星晶符号交织,浮现出“以图为引,无界同心”的字样:“赤离大哥的碎片在呼应这个提议!或许‘万星共生图’,就是初代星海盟没能完成的‘宇宙共生’愿景。”
灵汐这时收到来自星海学院的消息,星禾带着学徒小队,在新发现的“绿沙星”与原生星灵达成了共生协议,正带着星灵绘制的“绿沙星星脉图”赶回玄洲:“星禾说,绿沙星的星灵能感知到其他星海群的‘生命信号’,只要将各星海的星脉图、星灵印记汇总成‘万星共生图’,就能让星雾壁垒产生‘共鸣通道’,让更多星海群感知到我们的存在。”
林溯沉吟片刻,做出决定:“星澜,你带领技术队,以星网为基础,搭建‘星图汇聚平台’,接收各星域、各星海群的星脉图和印记;阿木,你整理赤离留下的初代星海盟资料,结合晶沙星海的星晶技术,研究如何让不同星海的星力在图中兼容;灵汐,你联系所有同盟世界和边缘星域,让他们绘制本地的星脉图,记录星灵与居民的共生故事,作为‘共生印记’;我亲自前往晶沙星海,当面商议‘万星共生图’的绘制细节,顺便将我们的星灵之种带给他们,完成当初的约定。”
一周后,林溯乘坐星舟,沿着星桥微光的轨迹,穿越星雾壁垒,抵达晶沙星海。眼前的景象令人惊叹——曾经荒芜的星球如今覆盖着星晶与绿植交织的森林,居民们与星灵并肩劳作,用星晶技术搭建的星驿,正源源不断地向星雾壁垒发送“和平信号”。
晶沙星海的为首生灵带着林溯来到“星晶圣殿”,殿中央摆放着一块巨大的透明星晶,上面已绘制出晶沙星海的星脉图,边缘还预留着无数空白区域:“这就是‘万星共生图’的载体,我们发现,它能吸收各星海的‘共生之力’,空白区域越多,能吸引的星海群就越多。但我们缺乏与星灵沟通的经验,无法获取完整的‘共生印记’,这正是需要你们帮助的地方。”
林溯拿出带来的星灵之种,将它嵌入星晶边缘的空白处。刹那间,星灵之种绽放出绿光,与星晶中的星力交织,玄洲的星脉图、星灵印记自动浮现,甚至连砾星居民用星灵枝叶搭建星驿的画面、雾星用绿光穿透星雾的场景,都化作细小的光点,融入星晶之中。
“这就是‘共生印记’的力量!”晶沙星海的生灵们惊叹不已,“不是冰冷的星轨数据,而是带着生命温度的故事与联结!”
接下来的一个月,林溯与晶沙星海的生灵们共同完善“万星共生图”。他们教会晶沙星海居民如何与星灵沟通,记录下第一份晶沙星海的“共生印记”;晶沙星海则分享了星晶技术,让星图载体能兼容不同星海的星力波动。当林溯带着初步完成的“万星共生图”返回玄洲时,星澜搭建的“星图汇聚平台”已收到来自二十个星域、两个星海群的星脉图和印记。
玄洲的第二届“星轨传承大典”当天,“万星共生图”被悬挂在共生林中央的星纹架上。图中,玄洲的星网光芒、晶沙星海的星晶纹路、绿沙星的星灵印记、砾星的星脉之心……彼此交织,形成一幅绚丽的宇宙画卷。来自各星域、各星海群的代表,依次走上前,将手中的星脉图和印记融入图中。
星禾带着绿沙星的星灵,用触角在图上留下一道绿色的星轨:“这是绿沙星星灵的‘友谊印记’,以后无论哪个星海群看到它,都知道这里有愿意交朋友的伙伴!”
晶沙星海的代表则将一颗培育成功的星晶之种嵌入图中,星晶之种绽放出蓝光,图的边缘自动开辟出一片新的空白区域:“这颗种子能吸引更多星海群的‘生命信号’,空白区域每亮起一道光,就代表有一个星海群感知到了我们的邀请!”
当最后一个代表完成印记融入,“万星共生图”突然爆发出耀眼的光芒,光芒穿透玄洲的天空,与星桥的微光、星网的金光交织,形成一道巨大的“共生光柱”,直冲宇宙深处。星纹藤上的星语花纷纷飘落,化作无数细小的星轨符号,随着光柱飘散,像是在向全宇宙传递“共生”的邀请。
大典结束后,林溯、阿木、灵汐、星澜和墨渊站在“万星共生图”前,看着图边缘逐渐亮起的一道道微光——每一道光,都代表一个新的星海群感知到了信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