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队抵达“域外之域”新星球的第三个月,玄洲的星海学院收到了第一份来自学徒的报告——星禾用星力水晶绘制的影像里,新星球的原生星灵正围着一块巨大的星纹石碑,用头顶的触角轻轻触碰石碑上的纹路,石碑则散发着柔和的绿光,将星灵的触角与纹路连成一片。
“这些星灵在‘唤醒’石碑。”星澜将影像投影在议事厅的屏幕上,指着石碑中央模糊的图案,“图案和星源之境的星晶碑很像,但多了一些从未见过的星轨符号,墨渊说,这可能是初代星海盟与原生星灵签订的‘共生契约’。”
林溯看着影像中星禾认真记录星纹的样子,笑着点头:“让学徒们跟着星灵学习,比在学院里读书更有意义。阿木,你之前研究过赤离留下的星核碎片,能从这些符号里看出什么吗?”
阿木凑近屏幕,盯着那些星轨符号,突然眼神一亮:“这些符号是‘星力共享’的古老写法!你看,这个像‘星茧’的符号,代表原生星灵的本源;这个像‘星网’的符号,代表星海盟的星力;两者交织在一起,意思是‘以星灵之根,养星海之脉;以星海之力,护星灵之境’。”
话音刚落,星网突然传来墨渊的紧急传信,声音带着激动:“林溯首领!石碑被星灵唤醒后,浮现出完整的契约文字!初代星海盟当年确实和这里的星灵签订了共生契,约定双方共享星力,互不侵犯。但后来星海盟内乱,契约被遗忘,星灵为了保护石碑,才用星雾将它隐藏起来!”
灵汐立刻调出新星球的星力监测数据:“难怪新星球的星脉这么稳定!原生星灵一直在用自身本源滋养星脉,而星脉反过来又为星灵提供生存能量,这才是最完美的‘共生平衡’!”
林溯沉吟片刻,做出决定:“星澜,你带着学院的‘星灵守护部’导师,立刻前往新星球,协助墨渊解读契约全文,把这种‘星力共享’的模式记录下来,推广到各个星域;阿木,你整理赤离留下的资料,结合契约内容,在学院开设‘共生契约课’,让学徒们明白,真正的共生不是单方面付出,而是相互成就;我和灵汐留在玄洲,筹备第一届‘星轨传承大典’,等他们带着契约回来,就在大典上向所有同盟世界宣布这个发现。”
半个月后,星澜和墨渊带着完整的契约文本回到玄洲。文本用星纹古字写在一张半透明的“星灵皮纸”上,纸的边缘还残留着星灵的本源气息,轻轻触碰,就能感受到其中流动的温和星力。
“这份契约不仅记录了星力共享的方法,还提到了‘星灵之种’。”墨渊指着文本中的一段文字,“星灵之种是原生星灵的本源结晶,将它种在各个星域的星脉旁,能让星脉更稳定,还能让当地的星灵与星海盟建立联系。新星球的星灵已经同意,赠予我们一百颗星灵之种,让我们分给各个同盟世界。”
灵汐看着星灵之种——那是一颗颗像小星茧的透明晶体,里面包裹着细小的绿光,兴奋地说:“我们可以在‘星轨传承大典’上,让每个世界的代表亲手种下一颗星灵之种,和新星球的星灵正式建立共生关系!”
大典举办当天,玄洲的共生林旁挤满了人。八十个世界的使者、星拓者的代表、星海学院的学徒和守护者们,都围着一块新搭建的“契约碑”。碑上刻着从新星球带回的共生契约全文,顶端镶嵌着一颗最大的星灵之种,散发着柔和的绿光。
星禾作为学徒代表,第一个走上前,将自己绘制的新星球星灵画像贴在契约碑旁:“这是新星球的‘星叶灵’,它们教会我,星力不仅能用来战斗和修复,还能用来交朋友。”说完,她从星澜手中接过一颗星灵之种,小心翼翼地种在契约碑前的土壤里,刚埋下,种子就破土而出,长出带着星纹的小芽,小芽顶端的绿光与碑顶的星灵之种遥相呼应。
紧接着,各个世界的使者依次上前,种下星灵之种。赤芒界的使者种下种子后,种子立刻融入周围的赤银土壤,长出带着火焰纹路的枝叶;冰晶星的使者种下的种子,枝叶上凝结出细小的冰晶,却透着温暖的光芒;瀚海族的使者将种子种在装满海水的玉盆里,种子竟在水中生根发芽,与水里的星力水晶相互滋养。
当墨渊种下星拓者星域的种子时,所有种子突然同时亮起,枝叶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绿色的星轨光带,环绕着契约碑,与天空中的星网光芒连成一片。新星球的星灵通过星网传来一阵欢快的“星语”,虽然没人能听懂,但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它们的喜悦。
林溯站在契约碑前,对着众人高声说:“今天,我们不仅传承星轨守护者的信念,更要延续初代星海盟与星灵的约定!这份‘共生之契’告诉我们,星海的强大,不在于掌控多少星力,而在于与多少生灵建立信任与联结。从今天起,每个同盟世界都要守护好星灵之种,让‘星力共享’的模式,在星海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