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星窟的危机解除,林溯一行人伴着晨光返回玄洲主城。刚入城门,便见各族百姓聚集在街道两侧,看到他们归来,纷纷投来感激的目光,孩童们举着自制的星纹小旗,欢呼声响彻街巷。阿木望着眼前的景象,之前战斗的疲惫瞬间消散,握紧引星令牌笑道:“林大哥,原来守护玄洲,是这样让人安心的事。”
林溯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落在空中稳定散发金光的界核上:“这只是开始,我们还要做很多事。”他转头对灵汐吩咐,“你先去星象台,确认七星轨迹是否完全恢复,顺便推演密道通往的裂隙边缘情况,防止墨渊卷土重来。”灵汐点头应下,提着星象仪快步离去。
议事殿内,各族首领早已等候。看到林溯手中的星核和阿木父亲怀中的古籍,长老会会长率先起身:“林溯小友,辛苦你们了!玄洲能渡过此劫,全靠你们力挽狂澜。”林溯将星核放在殿中央的星纹阵眼上,沉声道:“此次危机虽解,但隐患仍在——墨渊逃入裂隙边缘,暗星阁残余势力尚未清除,更重要的是,他提到的‘星主’,可能是比暗星阁更可怕的威胁。”
阿木父亲翻开古籍,将星衍留下的“旧怨可解,新危当防”八字展示给众人:“千年前的恩怨,源于理念分歧,如今墨渊执迷不悟,但暗星阁中或许有被蒙蔽的修士。我们既需防备新的危险,也可尝试化解旧怨,避免更多人沦为邪术的傀儡。”
各族首领纷纷点头,南方部族首领起身道:“我们愿意派出族内修士,协助搜索暗星阁残余势力,同时修复各地防御阵,绝不让邪阵有机会再次成型。”北方部族首领也附和:“星象台若需要人手推演星轨,我们族内擅长观星的长老随时待命。”
林溯心中涌起暖意,正欲开口,灵汐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脸上带着复杂的神色:“林溯,七星轨迹已完全恢复,但我推演裂隙边缘时,发现那里的空间波动很异常,像是有新的裂隙正在缓慢形成,而且……”她顿了顿,递过星象图,“我在星象中看到一丝微弱的紫色光芒,和之前紫渊身上的气息很像,却更浓郁。”
“紫渊的气息?”林溯眉头一皱,“难道暗星阁还有其他与异界勾结的渠道?”阿木突然开口:“林大哥,我记得在陨星台时,那枚星纹石子与古籍共鸣时,曾闪过一丝紫色微光,当时我以为是错觉,现在想来,或许和这紫色气息有关。”
阿木父亲立刻取出星纹石子,放在古籍旁。石子刚接触到古籍的光芒,便发出淡淡的紫光,与星象图上的光芒遥相呼应。“这石子是在星轨圣地门口捡到的,”阿木父亲沉思道,“星轨圣地是守护者传承之地,或许这石子是‘星主’留下的印记,用来标记玄洲的‘弱点’。”
林溯当机立断:“看来我们不能只被动防御。墨尘、苏清颜,你们带队前往裂隙边缘,一方面搜索墨渊和暗星阁残余,另一方面探查新裂隙的情况,务必小心,若遇强敌,不要硬拼,及时传信求援;阿木前辈,麻烦你带着古籍和星纹石子,前往星轨圣地,或许能从圣地的传承中找到关于‘星主’的线索;阿木,你跟我留在主城,协助灵汐完善星轨防御阵,同时训练各族修士使用星纹符纸,提升整体防御能力。”
众人领命离去,议事殿内只剩下林溯、阿木和灵汐。灵汐看着星象图上的紫色光芒,轻声道:“林溯,你说‘星主’会不会已经在靠近玄洲了?”林溯望着界核的金光,沉声道:“不管他是否靠近,我们都要做好准备。星衍留下的话,‘新危当防’是提醒,也是警示,我们必须尽快找到‘星主’的弱点,才能真正守护玄洲。”
接下来的半个月,玄洲上下都投入到防御加固与线索探查中。林溯和阿木带着各族修士,在主城周围布下层层星纹防御网,阿木的七星之力与引星令牌的契合度越来越高,已能独立主持小型防御阵;灵汐则日夜守在星象台,通过星核的力量,将星象推演范围扩大到裂隙边缘,虽未找到墨渊的踪迹,却摸清了新裂隙的形成规律——只要界核稳定,新裂隙便会缓慢收缩。
这日,阿木父亲从星轨圣地返回,手中拿着一枚古朴的星纹玉佩,脸上带着喜色:“林溯小友,我在圣地的密室中找到了这个!这是星衍当年留下的‘星约佩’,上面记载着,‘星主’源于异界的‘陨星之核’,力量与星轨同源,却能吞噬星核之力,唯有集齐七枚‘星灵玉’,借助七星轨迹与界核的合力,才能将其封印。”
“星灵玉?”林溯接过玉佩,玉佩上的星纹与引星令牌相互呼应,“那星灵玉在何处?”阿木父亲翻开古籍,新的星纹文字正在缓缓浮现:“古籍显示,七枚星灵玉散落在玄洲各地的‘星脉节点’,落星沼泽、陨星谷、星轨圣地……我们之前去过的地方,都有星脉节点,只是当时未察觉。”
阿木兴奋地举起引星令牌:“那我们现在就去寻找星灵玉!有令牌在,一定能感应到星灵玉的气息!”林溯笑着点头,转头对灵汐说:“灵汐,你通过星象仪定位所有星脉节点,我们制定路线,逐一寻找星灵玉。同时,传信给墨尘和苏清颜,让他们在裂隙边缘探查时,留意是否有星灵玉的踪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