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剧变,如巨石落潭,激起的波澜远播四方,自然也传到了某些隐于山野、却心系天下的智者耳中。
襄阳城外百里,一处僻静的山谷草庐中。
一位其貌不扬、甚至可说有些短粗放旷,但双目开阖间精光四射的文士,正仔细阅读着一份份由各地友人、门生送来的书信简报。
这些信笺,几乎无一例外,都提到了同一个名字——赵将,以及他那支战无不胜、纪律严明、行事迥异的赤火军。
此人,正是与“卧龙”诸葛亮齐名,并称“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凤雏先生——庞统,庞士元。
与诸葛亮选择静待明主、深耕南阳不同,庞统性情更为疏狂跌宕,喜好游历,观天下大势,察各方豪杰。
他曾在江东周瑜麾下短暂效力,后因觉孙权不能尽用其才,便再次归隐,游历于荆襄之间,冷眼旁观着天下的分合走势。
刘表昏聩,蔡瑁专权,荆州内部倾轧,北有曹操虎视,东有孙权觊觎……
这一切,庞统都看在眼里,常叹明珠暗投,宝器蒙尘,偌大荆州,竟无一人可托付他安邦定国之策。
他甚至曾对好友戏言:“刘景升座下,皆守户之犬耳,非英雄也。”
然而,赵将和赤火军的横空出世,却像一道刺目的闪电,劈开了他眼前的迷雾。
起初,他也只以为是又一股势力较强的流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细节汇聚到他案头:
战术层面:水陆并进疲敝江东,闪电西进撕裂荆南,伴攻长沙巧取武陵,秋风扫叶轻定零陵,不战而屈桂阳之兵……
这一连串操作,行云流水,精准狠辣,对时机、空间、人心的利用妙到毫巅,绝非寻常将领所能为,其背后必有深通韬略、胸怀大局之高人参详!
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与民无扰,甚至开仓放粮?这彻底颠覆了乱世军队的形象。
庞统深知,令一支强军不劫掠,比让他们去攻城拔寨更难十倍!这需要何等强大的组织力和思想掌控?
“诛蔡瑁、抗曹操”是策略口号,但“均贫富”、“分粮于民”、“审判恶吏”……这些零星传来的政策,却指向一种他从未在任何一路诸侯那里见过的执政思路。这似乎……不是在争天下,而是在试图……“换人间”?
“政委”、“指导员”、“诉苦会”、“士兵委员会”……这些闻所未闻的新鲜词藻,勾勒出一个结构奇特、仿佛拥有自我净化和发展能力的组织形态。
庞统被深深吸引了,也深深困惑了。这赵将,究竟是何方神圣?这赤火公社,到底要做什么?
他动用了所有关系,甚至不惜冒险,终于获得了一些关于北疆“赤火社”以及其首领陈烬的只言片语。
南北呼应,理念一致!一个更加宏大、更加惊人的图景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
这绝非简单的割据势力!
这是一群试图用一套全新的、截然不同的规则来重塑天下的“狂徒”!
而他们,似乎真的在北方和南方,同时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功。
庞统的心,火热起来。
他自负经天纬地之才,却苦于找不到能真正施展的平台。
曹操?虽为雄主,然其麾下谋士如云,等级森严,且其手段酷烈,非仁政之所。
孙权?偏安一隅,重用的多是淮泗旧臣和江东大族,难以真正放手。刘表、刘璋之流,更不值一提。
而眼前这个赤火公社,这个赵将……
他们走的是一条无人走过的险路,但也正因如此,才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那里没有盘根错节的旧势力羁绊,没有论资排辈的官场沉疴,有的只是一片亟待开拓的空白和一套充满活力的新规则!
“若能助此势力成事……”
庞统的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冒险的光芒,“或许真能打破这数百年来治乱循环的死局,开创一番前所未有之新天地!这比辅佐任何一位现有诸侯,都更具挑战,也更有意义!”
风险极大!
赤火公社的理念离经叛道,为天下旧秩序所不容,前途必然荆棘密布,强敌环伺,随时可能粉身碎骨。
但——“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
庞统喃喃自语,脸上露出了决然之色。
他庞士元,岂是甘于平庸之辈?要投,就投这最具潜力、也最敢为天下先的明主!要赌,就赌这能开创未来的国运!
他不再犹豫,迅速修书几封,安排好后事。随即,他换上一身普通文士的青袍,背上简单的行囊,拒绝了仆从的跟随,独自一人,飘然南下。
他的目标,直指荆南,赵将军中。
他只带着一身的才学、一腔的热血和一份对新时代的憧憬,毅然决然地投向那片燃烧着赤色火焰的土地。
凤雏振翅,不再寻觅传统的梧桐,而是决意投向那棵浴火而生、试图焚烧旧世界的赤色奇木。
他的抉择,将为赵将和赤火南方面军,带来何等恐怖的智力加持?又将如何影响天下的大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