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飞鸟集325首全解读 > 第91章 飞鸟集90:光与暗中的“一”——万物为一相,一相生万物

飞鸟集 90

在黑暗中,“一”视如一体;在光亮中,“一”便视如众多。

在静听着的松林之间。

In darkness the one appears as uniform; in the light the one appears as manifold.

一、文本解读:“一体”与“众多”的显现

这首诗的核心,在于探讨我们如何“看见”那个终极的“一”(the one)。“一”,在哲学和灵性层面,通常指宇宙的本源、绝对的实在、那个未分化的、统一的整体。泰戈尔指出,我们对这个“一”的观察,会因条件的不同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样貌。

“在黑暗中,‘一’视如一体”:“黑暗”在此处并非贬义,而是象征着一种混沌、未分化、不见细节的本源状态。在“黑暗”中,一切事物的具体形态和差别都消失了,我们无法用眼睛去分辨。此刻,我们所能“看见”或“感知”到的,正是那个“一”本身浑然一体(uniform)、没有任何差别的状态。

“在光亮中,‘一’便视如众多”:“光亮”则象征着显现、创造和分辨。光亮照耀之下,万物的细节、色彩、轮廓和差异被清晰地呈现出来。那个原本浑然一体的“一”,在光亮的“显现”作用下,就化作了我们这个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世界——即“众多”。

因此,这首诗并非是说“一”本身在变化,而是说我们的观看方式决定了它的呈现。当我们透过“光亮”去看现象界,看到的是“多”;当我们沉入“黑暗”,去体悟本体界,感受到的便是“一”。

二-、诗意探析:理一分殊的宇宙画卷

泰戈尔的这句诗,如同一幅写意的东方宇宙画卷,完美地描绘了“理一分殊”的哲学思想。“理一”便是那个在黑暗中浑然一体的“一”,“分殊”便是在光亮中显现为千差万别的“多”。

我们可以用水作比喻来体会这个意境。那个终极的“一”,就如一片在黑夜中看不见波澜的、幽深寂静的大海。它是“一体”的。而当白昼的“光亮”照耀在海面,我们便看见了无数闪烁的波光、翻滚的浪花、变幻的色彩……那个“一体”的大海,瞬间在我们眼中呈现为“众多”的景象。但我们深知,这万千景象,其本质依然是同一片海水。

这首诗与第84首(“在生的时候,一化为众多;在死的时候,众多和而为一”)形成了美妙的互文。可以说,“生”便是沐浴在“光亮”中,“死”便是回归于“黑暗”里。它们都在用不同的比喻,诉说着同一个核心智慧:我们所处的多姿多彩的现象世界,不过是那个单一、永恒的本体世界的不同显现。

这份智慧,邀请我们用一种更通达的眼光看待世界。它让我们在欣赏“众多”之美时,不忘记它们背后“一体”的根源;在向往“一体”的宁静时,不排斥它在“众多”中的活泼展现。

三、延伸思考:于“众多”中,看见“一体”

泰戈尔的这首诗,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极具价值的思维方式,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找到内在的统一与和谐。

在科学探索中:科学家研究的正是这个“光亮”下的“众多”世界——万千物种、漫天星辰、无数粒子。但他们最根本的渴望,却是要去探寻那隐藏在“黑暗”中的“一体”——那个统一所有物理现象的“万有理论”,那条贯穿所有生命演化的“核心法则”。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描绘的也是“众多”的世间万象,但他真正要表达的,往往是某个“一体”的主题或情感。一幅成功的肖像画,不仅是五官的精确组合(多),更是那个独一无二的灵魂(一)的呈现。

在人类社会中:这是这首诗一个重要的启示所在。我们的世界,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众多”世界——不同的肤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不同的观念。这种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正常状态,也是一种必然。然而,当我们的眼光只停留在“光亮”所照出的“不同”之上,甚至去想改变对方,便会产生隔阂乃至冲突,理性的方式和平相处,是各守其道。

泰戈尔的智慧在于提醒我们,要时常潜入“黑暗”中去思考。在那些外在标签(光亮中的“多”)之下,去感受那个“一体”的、共通的人性——我们有着同样的脆弱与坚强,同样的爱与恐惧,同样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真正的智慧,或许就是拥有这样一双“复眼”:既能清晰地看见“光亮”中每一个“多”的独特之美,也能深刻地洞见“黑暗”中那个“一”的普遍联结。能在姹紫嫣红中,看见那同一缕阳光;在万千溪流中,听见那同一个水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