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飞鸟集325首全解读 > 第36章 飞鸟集35:鸟与云的向往——我们总在羡慕着自己所没有的

飞鸟集 35

鸟儿愿为一朵云。

云儿愿为一只鸟。

the bird wishes it were a cloud.

the cloud wishes it were a bird.

一、文本解读:一场天空中的相互凝望

这首诗以其完美的对称结构,呈现了两种自然意象间的互相羡慕与渴望。鸟与云,这两个天空中最常见的意象,在此刻相互凝望,并说出了对方成为自己理想的心声。

鸟儿的愿望:愿为一朵云。鸟儿,是自由的实体。它拥有翅膀,可以凭借自身的意志翱翔,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然而,它却羡慕云。因为它所拥有的,是一种有目的、需努力的自由。它羡慕云朵那种无需振翅、随风而行的、全然超脱的自由。它向往的,是一种摆脱了形体与意志束缚的、更空灵的存在状态。

云儿的愿望:愿为一只鸟。云儿,是空灵的幻梦。它可以随意变换形态,悠游自在地漫布天际。然而,它却羡慕鸟。因为它所拥有的,是一种无目的、无实体的自由。它羡慕鸟儿那种能够切实感受飞翔、能够与世界真实触碰的、有方向、有行动力的存在。它向往的,是一个能感知大地温度、能发出真实鸣叫的、更 \"实在\"的生命形态。

这首诗精妙地捕捉到:实体渴望空灵,空灵渴望实体;有目的的向往无目的,无目的的向往有目的。二者都看到了对方生命中的诗意,却忽略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二、诗意探析:“围城”内外的风景

泰戈尔的这则天空寓言,深刻地揭示了一种普遍的人类心理现象,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言的“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活在“鸟”与“云”的相互羡慕之中。

这首诗,是一面映照我们内心**的镜子。它让我们看到,不满于现状、向往他人的生活,几乎是人性的一部分。

那个为生计奔波的“鸟”,会羡慕那个悠闲自在的“云”。

那个无所事事的“云”,也会羡慕那个为目标奋斗的“鸟”所拥有的充实感。

这份“求之不得”的向往,本身就充满了诗意与伤感。它是人类一切梦想、艺术和不懈追求的源动力。但同时,它也是一切焦虑、嫉妒和不幸福的根源。诗人在此并未作出评判,他只是以一种悲悯的眼光,将这幅“相互凝望”的画面,安静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首诗的深层智慧在于,它暗示了鸟与云的价值,恰恰在于它们自身的“不可替代性”。鸟之所以为鸟,就在于它有力的翅膀和真实的体温;云之所以为云,就在于它变幻的形态和超然的身姿。它们若真能如愿以偿,世界反而会失去两种不同的美丽。

三、延伸思考:欣赏对方,也安于自身

这首诗最终是在引导我们,如何在“向往他人”与“接纳自我”之间,找到一个智慧的平衡点。它并非要我们杜绝一切“羡慕”,因为对他人的欣赏,是促进我们学习和成长的动力。它是在提醒我们,不要让这份羡慕,演变成对自身价值的否定。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扮演着“鸟”或“云”的角色。我们或许羡慕他人的才华、机遇或生活方式,这很正常。泰戈尔的诗,鼓励我们去欣赏那些我们所不具备的美好。

但更重要的是,在欣赏完之后,我们要记得“回家”,回到自己的生命形态中,重新审视和珍视自己所拥有的独特价值。

如果你是一只“鸟”,那就去尽情地、有力地飞翔,去体验那种有方向、有目标的成就感,那是“云”所没有的。

如果你是一朵“云”,那就去从容地、自在地舒卷,去享受那种无拘无束、超然物外的心境,那是“鸟”所渴望的。

真正的成熟,或许并非实现了“成为对方”的梦想,而是在深刻理解并欣赏了“对方”的美好之后,依然能够由衷地爱上作为“自己”的独特与不完美。那是一种“见过天地,仍安于当下”的从容。

鸟和云,诗人借助两个自然界中互相映衬而又截然不同的存在,表达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复杂愿望,展现了对未知生活、不同境遇以及理想状态的向往与渴望,以及对自我优势或价值的忽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