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从抓小偷开始立一等功 > 第61章 借调市局

重生从抓小偷开始立一等功 第61章 借调市局

作者:垂拱殿的馨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8 12:29:17

“老爷子”集团的覆灭,在中江省乃至更高层面都引发了持续而深远的地震。一批隐藏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蛀虫”被连根拔起,政治生态为之一清。论功行赏,在此案中展现出过人胆识、坚定立场和卓越办案能力的沈青云,自然进入了组织部门重点考察的视野。

清源县的工作已步入正轨,灾后重建和生态产业园发展势头良好,王大山等一批经过考验的干部能够独当一面。就在沈青云准备带领清源迈向新台阶时,一纸调令,打破了他原有的轨迹

调令来自滨江市市委组织部,内容并非平级调动,而是“借调”——借调沈青云至滨江市公安局,担任局长助理,同时兼任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市扫黑办”)副主任。

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安排。局长助理虽非局领导班子正式成员,但地位特殊,通常被视为进入核心决策圈的预备步骤。而兼任市扫黑办副主任,则明确指向了当前政法系统的中心工作之一。

前来与沈青云谈话的,是市委组织部长和市政法委书记,规格很高。

“青云同志,这次借调,是市委和市政法委经过通盘考虑、慎重研究决定的。”政法委书记语气严肃,“‘老爷子’案虽然告破,但其盘踞多年,流毒尚未完全肃清,社会面上一些黑恶势力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能有余孽潜伏。我们需要一位政治过硬、敢于斗争,同时又熟悉基层和复杂案件情况的同志,去加强市公安局的力量,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组织部长接过话:“你在清源的表现,尤其是在巨大压力下坚持原则、破局攻坚的能力,有目共睹。这次借调,既是重用,也是锻炼。希望你能跳出县级层面,在市一级的平台上,开拓视野,积累经验,特别是在协调各方、处理复杂政法事务方面,有所建树。”

沈青云心中明了,这是组织为他打开的一扇新的大门,也是一场更为严峻的考验。市公安局,那是真正的“刀把子”,权力大,责任更重,内部关系和外部环境也远比一个县复杂。

“感谢组织的信任和培养。”沈青云表态坚决,“我坚决服从安排,一定尽快转变角色,熟悉情况,在市局党委的领导下,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绝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滨江市公安局大楼气势恢宏,与清源县公安局不可同日而语。沈青云的到来,在市局内部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局长周卫国是位老公安,身材魁梧,声音洪亮,眉宇间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煞气。他亲自接待了沈青云,态度不算热情,但也谈不上冷淡,保持着公事公办的礼貌。

“青云同志,欢迎啊。你的大名,我可是如雷贯耳。”周卫国开门见山,“局里情况比较复杂,扫黑任务重,压力大。你来了,主要精力就放在扫黑办那边,配合常务副主任,也就是刑侦支队的赵伟政委,把工作抓起来。有什么不清楚的,多向赵政委请教,也可以直接向我汇报。”

话虽如此,沈青云能感觉到一种无形的隔阂。他一个“外来户”,直接从县委书记任上空降过来,虽然级别是正处,但在论资排辈、讲究专业能力的公安系统,难免会引来一些审视和怀疑的目光。尤其是那位常务副主任赵伟政委,表面上客气,眼神里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审视和……或许是一丝竞争意味?

沈青云的办公室被安排在扫黑办区域,与赵伟的办公室相邻。他带来的唯一“自己人”李卫国,因为在此次大案中功勋卓着,被正式提拔为清源县公安局局长,无法随行。在市局,沈青云几乎是一个“光杆司令”

沈青云没有急于烧“三把火”,而是沉下心来,一头扎进了厚厚的卷宗里。他需要快速了解滨江市黑恶势力的现状、特点,以及前期扫黑工作的进展和难点。

几天下来,他发现情况确实不容乐观。滨江市作为区域**通枢纽和工业重镇,流动人口多,经济业态复杂,滋生黑恶势力的土壤依然存在。卷宗里记录了不少案件:有盘踞在建筑工地、砂石运输领域的“沙霸”、“石霸”;有控制部分农贸市场的“菜霸”、“市霸”;有通过“套路贷”非法敛财,进而暴力催收的犯罪团伙;还有渗透到娱乐场所,从事黄赌毒活动的恶势力。

这些案件,有的已经告破,但更多的线索查着查着就断了,或者抓到一些小鱼小虾,难以触及核心。许多卷宗里都隐约提到一个词——“保护伞”。虽然“老爷子”倒了,但谁又能保证,没有新的“保护伞”在暗中滋生?

一份关于城东“金湾娱乐城”多次被举报存在黄赌问题,但每次检查都“平安无事”的卷宗,引起了沈青云的特别注意。记录显示,最近一次联合检查前,似乎总有风声走漏

坐在办公室里看材料终究是隔靴搔痒。沈青云决定走出去,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听一听真实的声音。他没有通知分局和派出所,只带了扫黑办一名刚参加工作、背景相对简单的年轻干警小陈当司机和记录员。

他们走访了被“市霸”欺压过的菜农,听他们哭诉如何被强行收取高额的“管理费”;他们暗访了曾被“套路贷”逼得差点家破人亡的小企业主,了解犯罪团伙的作案手法;他们甚至以普通顾客的身份,深夜进入“金湾娱乐城”外围的酒吧,感受那里的氛围。

在一处正在拆迁的城中村,沈青云遇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她的儿子因为不愿接受极不合理的补偿条件,被一伙不明身份的人打伤,至今躺在医院。老人拉着沈青云的手,老泪纵横:“政府要拆,我们支持,可总不能让我们活不下去啊!那帮人凶得很,派出所来了人也管不了……”

听着老人的哭诉,看着周围破败的环境和远处已经立起的豪华楼盘广告牌,沈青云的心情异常沉重。发展经济、城市更新是好事,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如何杜绝黑恶势力与不法商人、甚至与内部**分子勾结,侵吞国家与百姓利益?这是他这个扫黑办副主任必须直面和解决的问题。

基层调研归来,沈青云对滨江市的扫黑除恶形势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他梳理思路,向周卫国局长和赵伟政委做了一次详细的汇报,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选择群众反映最强烈、背后可能涉及“保护伞”的几起典型案件,如“金湾娱乐城”问题和城东拆迁领域的涉黑线索,作为突破口,成立专案组,集中攻坚。

“沈助理的想法很好,切中要害。”赵伟率先表态,但话里有话,“不过,‘金湾’那边情况比较复杂,牵涉面广,调查起来阻力不会小。城东拆迁那块,更是利益纠缠,盘根错节。我们需要周密部署,找准切入点,避免打草惊蛇。”

周卫国局长沉吟片刻,一锤定音:“就按青云同志的意见办!成立两个秘密侦查专班,‘金湾’那边由赵政委你亲自牵头,拆迁领域的线索,由青云同志负责。要注意保密,证据要扎实,行动要果断!有什么困难,直接向我报告!”

走出局长办公室,沈青云知道,真正的较量开始了。在市局这个大舞台上,他不仅要与明处的黑恶势力斗,还要警惕暗处的“保护伞”,更要协调好内部复杂的关系。这对他而言,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也是仕途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历练。

他站在市局办公室的窗前,俯瞰着滨江市的繁华景象。这片繁华之下,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黑暗与不公?而他,即将手持法律的利剑,去涤荡这些污浊。

新的征程,已然开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