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从抓小偷开始立一等功 > 第120章 蛛丝马迹与雷霆暗手

沈青云在绵水的棋局上,清晰地划分出明暗两条线。明线上,他推动着创明科技的引进和绵钢的重组,这是发展的旗帜,是凝聚人心的希望;暗线上,他对准了棚户区改造这块硬骨头,这里淤泥沉积,牵扯着绵水最深层的利益神经。

审计局副局长孙悦亲自带人进驻了城投公司和规划局的档案室,名义上是配合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她们的工作细致而沉默,如同考古学家般在浩如烟海的卷宗里寻找着被时间掩埋的真相。

在城投公司历年与开发企业对接的会议纪要副本中,孙悦敏锐地注意到,关于“鼎峰置业”退出前的最后一次协调会,记录极其简略,只写了“因企业自身战略调整原因,暂缓参与本项目”,但与会人员名单里,除了城投的赵辉,还有一位让孙悦瞳孔微缩的名字——市政府副秘书长,钱卫东。

钱卫东,是市委副书记张涛在政府口的重要联络人,也是张涛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

与此同时,在规划局调阅的土地评估报告底稿中,审计人员发现了一份未被采用的、由另一家评估公司出具的初稿。这份初稿对该片区土地的估值,比最终采用的报告高出近百分之二十。规划局经办人的解释是“初稿评估方法不符合规范”,但这个理由在孙悦这位专业人士看来,十分牵强。

“低评估,高地价……”孙悦在心中默念,一个可能性浮现在脑海:有人故意压低土地评估价,造成“开发价值不高、流拍合理”的假象,实际是在为未来某个时刻,以某种方式低价获取这块土地做准备?而钱卫东的参会,是否意味着张涛副书记的触角,早已伸到了这里?

她没有声张,只是将所有疑点证据,包括那份不同的评估报告、带有钱卫东名字的会议纪要,都秘密复印,整理成一份单独的、绝密的报告,直接送到了沈青云的办公桌上。

公安局长吴军那边的进展同样关键。经侦支队对赵辉的初步摸底有了惊人发现。赵辉的妻子名下,突然在三年前,也就是棚户区改造计划首次提出后不久,注册了一家小型建材公司。这家公司几乎没有任何实际业务,但其银行账户却在近期收到了一笔来自省外、高达一百万元的“咨询费”,汇款方是一家与房地产毫无关联的贸易公司。

“时间点、金额、汇款方的可疑,都指向这可能是一笔精心伪装的行贿资金。”吴军向沈青云汇报时,语气带着办案人员特有的冷静与锐利,“而且,我们追踪了沈市长您提供的那辆黑色轿车,车牌是套牌,但通过沿途监控追踪,发现它最后消失的区域,是‘鼎峰置业’母公司旗下的一处私人会所附近。”

线索开始交叉印证:赵辉有重大受贿嫌疑,其行为与“鼎峰置业”及其背后势力可能存在关联;张涛的秘书钱卫东曾参与相关会议,张涛本人又对棚改工作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关心”。

“看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盘踞在规划、城投甚至更高层面的利益同盟。”沈青云目光冰冷,“他们的目的,就是冻结这片土地,等待时机,或者逼迫政府接受他们的条件,以极低的成本攫取巨大的开发利润。”

沈青云感到一阵寒意。这不仅仅是为了钱,更是一种对公共资源的掠夺和对政府权力的绑架。张涛在这个同盟中扮演什么角色?是核心,还是默许的保护伞?高振远书记,对此是真的一无所知,还是也采取了默许甚至纵容的态度?

他知道,现在动赵辉,可能会惊动背后的更大人物,导致证据被销毁,人员潜逃。但不动,棚改工作就无法推进,几千户居民就要继续在苦难中等待。

“吴局长,”沈青云沉吟片刻,做出决断,“对赵辉,以及那家收款公司,进行深度监控,查清资金最终流向和所有关联账户。同时,对钱卫东进行外围调查,注意他的通讯和社会关系,但要绝对保密,不能让他有所察觉。时机成熟之前,按兵不动。”

他需要更完整的证据链,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

为了打破僵局,沈青云决定在政府常务会上,将棚户区改造工作正式提上日程,并成立由他亲自挂帅的专项工作组,强行推动。

会议上,当沈青云提出要“排除万难,限期启动”棚户区改造时,会场出现了短暂的寂静。随即,分管城建的副市长率先开口,语气为难:

“市长,您的决心我们理解。但是,这片区域的情况确实特殊,前期几家开发商都知难而退,也说明了问题的复杂性。是不是……可以先让下面把基础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比如更详细的成本核算、更完善的安置方案……”

他的话,几乎是重复了之前张涛和规划局长的论调。

这时,一向在会上比较沉默的常务副市长李伟,却出人意料地表示了支持:“我觉得沈市长的提议很有必要。棚户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不能因为存在困难就无限期拖延。成立高规格的专项工作组,有利于统筹协调,打破部门壁垒,我赞成。”

李伟的表态,让沈青云有些意外。李伟是本地干部,平时作风稳健,甚至有些保守,他的支持,是出于公心,还是看到了某种风向的变化?

有了李伟的支持,其他几位副市长的态度也开始松动。最终,会议原则通过了成立专项工作组的决议。

然而,散会后,沈青云回到办公室不久,张涛的电话就又来了。这次,他的语气不再那么“关心”,而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强硬:

“青云同志,听说政府常务会决定要强力推动棚户区改造了?效率很高嘛。不过,我要提醒你一下,这么重大的决策,按照程序,是不是应该先在市委这边通个气,上个常委会研究一下?毕竟涉及到稳定和大局嘛。”

沈青云心中冷笑,这是要利用市委的领导地位来施压和拖延了。他平静回应:“张副书记,成立政府层面的专项工作组,是政府职责范围内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加快前期工作和方案研究。待形成成熟方案后,自然会按程序提交市委常委会审议。请市委放心,政府这边会把握好节奏和力度的。”

他滴水不漏地将张涛的“程序”要求挡了回去,既遵守了规则,又扞卫了政府推动工作的主动权。电话那头,张涛沉默了一下,最终只是“嗯”了一声,便挂了电话。

交锋愈发直接,沈青云感到背后的阻力正在加大,张涛似乎有些沉不住气了。

当晚,沈青云在办公室处理文件时,常务副市长李伟敲门进来,说是汇报创明科技项目的一个细节问题。谈完正事,李伟却没有立刻离开,他端起茶杯,看似随意地说了一句:

“沈市长,您来绵水时间不长,但干的都是实事、硬事,大家有目共睹。绵水啊,有些地方积弊太深,就像那老房子的地基,看着没事,其实里面都快被蛀空了。动的时候,得格外小心,找准承重墙,不然容易出大事。”

沈青云心中一动,抬起头,看着李伟。李伟的目光与他短暂接触,里面似乎包含着某种深意,随即又垂下眼帘,吹了吹茶杯里的浮沫。

“李市长的提醒很及时。”沈青云缓缓说道,“正因为地基不稳,才更需要加固甚至重建。只要方法得当,准备充分,再深的积弊也能清理。关键是,要找到那些真正关键的‘蛀虫’。”

李伟点了点头,没有再接话,放下茶杯起身:“时候不早了,市长您也早点休息。” 说完便告辞离开。

李伟这番没头没尾的话,像一个强烈的信号。他是在暗示棚户区问题背后的水很深,牵扯到绵水权力结构的“承重墙”?他是在提醒沈青云不要轻易去碰,还是在表明他愿意在关键时刻提供某种支持?沈青云意识到,李伟这个本土派的实力人物,其态度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变量。

多条线索在沈青云的脑海中交织、碰撞。赵辉的受贿证据、钱卫东的关联、张涛的屡次阻挠、李伟的微妙暗示、以及那片在沉默中等待了太久的棚户区……

他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远处那片在夜色中只有零星灯火的灰色区域,目光坚定。

“承重墙……”他低声重复着李伟的话,“那就让我看看,这堵墙到底有多厚,里面又藏着多少蛀虫。”

他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吴军:“吴局长,监控不能放松,同时,做好随时收网的准备。我要在最适合的时候,敲掉第一块砖。”

他知道,与张涛乃至其背后势力的正面冲突,已经不可避免。这场围绕棚户区改造的较量,将是他能否真正在绵水立足,能否撕开旧有利益格局的关键一战。他需要耐心,更需要果决。全国性任职所需要的,不正是这种在复杂局面中,敢于并善于打硬仗的能力吗?

夜色深沉,绵水的棋局,已至中盘,杀机暗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