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从抓小偷开始立一等功 > 第109章 山的那边

重生从抓小偷开始立一等功 第109章 山的那边

作者:垂拱殿的馨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8 12:29:17

飞机降落在这西南省会城市时,已是傍晚。沈青云婉拒了当地政府部门的接待,与早已等候在此的王磊会合,两人直接驱车,驶向那个藏在深山里的云川县。

车子离开高速公路,驶入盘山公路。夜色如墨,只有车灯撕开前方一小片黑暗。道路狭窄、颠簸,一边是陡峭山壁,另一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司机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盘旋而上。

“习惯了就好。”王磊递给沈青云一瓶矿泉水,语气带着无奈的自嘲,“我们这啊,别说高铁,就这条‘生命线’,还是前两年才勉强拓宽硬化了的。就这,一场大雨下来,塌方、落石是常事。招商引资?人家老板来一趟,吓都吓个半死,还投什么资?”

沈青云默默地看着窗外掠过的、在车灯照射下忽明忽暗的嶙峋山石和深谷黑影。这与林峰平坦的国道、繁忙的高速形成了鲜明对比。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基础设施落后”这几个字背后沉甸甸的分量。这不仅仅是经济指标,更是关乎生命安全和发展可能的生死线。

“不容易。”沈青云由衷地说了一句。这两个字,包含了太多的含义。

王磊叹了口气:“是啊,不容易。所以,你们林峰烦恼产业怎么‘高’起来,我们愁的是怎么‘有’起来。有时候,看着这大山,真是觉得无力。”

深夜,车子终于抵达云川县城。县城很小,依山而建,灯光稀疏,最高的建筑不过七八层,宁静得仿佛与世隔绝。空气中弥漫着山区特有的湿润和草木清香。

第二天一早,王磊便拉着沈青云下乡,去看“云端山货节”的主会场——一个利用镇上空地临时搭建的场地,以及几个准备参与直播的农户家。

他们首先来到高山茶叶种植合作社。社长是一位皮肤黝黑、手指粗糙的中年汉子,叫老杨。他捧出自家炒制的茶叶,热情地请书记和“省里来的大领导”品尝。茶叶品相一般,但入口后那股浓郁的山野气息和回甘,让沈青云颇为惊讶。

“我们这茶,天生天养,没用过化肥农药,就是卖不出价钱。”老杨搓着手,眼神里既有期盼也有忐忑,“外面那些包装好看的,我们弄不起。以前都是等贩子来收,价格压得低。这次王市长搞这个山货节,还要上网,大伙儿心里都没底,不知道行不行……”

沈青云仔细询问了茶叶的产量、采摘标准、炒制工艺。他发现,这里的茶叶缺乏统一标准和品牌包装,完全处于产业链的最底端。

接着,他们又走访了一家养殖林下土鸡的农户。女主人正在院子里用手机尝试着给几只捆好的土鸡拍照,动作笨拙,背景杂乱。她不好意思地对王磊说:“王市长,这……这网上的人,能看清咱这鸡是好是坏不?咋说才能让人家相信这是真的跑山鸡啊?”

看着农户们那质朴而充满渴望的眼神,沈青云的心被深深触动了。他们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依然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努力地想抓住任何一丝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比任何工作报告都更直观,更有冲击力。

“王哥,问题看出来了。”在前往下一个点的车上,沈青云对王磊说,“好东西缺标准,缺品牌,更缺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和供应链。光搭个台子让他们上去吆喝,还不够。”

王磊点头:“是啊,我们也急。可县里财力有限,专业人才更是稀缺。这次山货节,也是硬着头皮上,希望能闯出点名气。”

下午,“云端山货节”在略显简陋却充满乡土气息的布置中开幕了。王磊主持,沈青云作为特邀嘉宾做了简短发言。他没有讲大道理,而是分享了自己品尝高山茶叶和林下土鸡的感受,用真诚的语言为云川的农产品“站台”。

“我相信,来自云川大山深处的这份纯净和天然,一定能够打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他的话语通过扩音器在山谷间回荡,也通过几个本地网红的手机直播间,传向了网络世界。

活动现场,有穿着民族服饰的姑娘小伙表演歌舞,有炒茶、织布等传统技艺展示,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几个临时搭建的直播间。当地选出的几个有点镜头感的年轻人,正在卖力地介绍着茶叶、菌菇、腊肉、蜂蜜等特产。他们的讲解还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镜头构图、灯光都显得粗糙,但那份努力和真诚,却格外动人。

沈青云在一个直播间外驻足观看。主播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正手忙脚乱地应对着屏幕上弹出的问题,旁边合作社的老杨紧张地搓着手,时不时补充两句关于茶叶种植的大实话,场面有些混乱,却又充满了生机。

王磊在一旁苦笑:“你看,就是这样,土是土了点。”

沈青云却摇摇头,目光深邃:“王哥,别小看这份‘土’。这恰恰是最真实、最可贵的东西。我们现在缺的,有时候就是这份真实。关键是如何把这份真实,用更有效的方式传递出去。”

他当即用自己的手机,进入了云川的直播间,下单购买了几份茶叶和菌菇。“我带头支持一下。回去后,我也让我们林峰工商联的朋友们关注一下,看看能不能帮你们对接一些更稳定的销售渠道。”

王磊紧紧握住沈青云的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山区的夜晚格外寂静,繁星满天。沈青云和王磊在县委招待所简陋的房间里,喝着当地产的苦荞茶,深入交谈。

王磊敞开心扉,大倒苦水,从争取项目资金的艰难,到留住本土人才的困境,再到应对上级考核与尊重本地实际之间的两难。

沈青云静静地听着,不时提问。他发现,王磊面临的许多问题,其本质与林峰有相通之处,都涉及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短期政绩与长远发展的平衡、以及如何真正激发内生动力。只是,在这里,这些矛盾因为资源的极端匮乏而被放大得更加尖锐和原始。

“王哥,你们这里很难,但优势也很独特。”沈青云分析道,“生态是无价之宝。不要总想着模仿东部搞工业,就把‘生态’和‘特色’这两篇文章做足。比如你们的茶叶,能不能申请有机认证?能不能请专家来提升一下加工工艺和包装设计?直播带货不能只看销量,更要把它作为品牌建设和消费者互动的平台……”

他将自己在林峰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些思路,结合云川的实际,进行了“降维”阐述。他强调精准、耐心和持续的品牌培育,而不是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

王磊听得连连点头,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听你这么一说,我心里亮堂多了!是啊,急不得,得一步一个脚印。”

交谈中,沈青云的手机响了,是张辰发来的信息,汇报了林峰的最新情况:龙腾集团方面态度有所松动;对“彪哥”团伙的侦查取得重大突破,初步掌握了其涉嫌强迫交易、故意伤害等多项犯罪证据,并发现其与已被控制的王宏宇存在密切资金往来。

沈青云回复:“按计划推进,注意策略,我明日返回。”

放下手机,他望向窗外沉静的群山。这一次短暂的西南之行,像一次心灵的洗礼。他看到了发展的另一种维度和更为艰巨的挑战,也看到了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在困境中迸发出的惊人韧性。这让他对“发展”二字有了更深刻、更富有人情味的理解。

山的那边,是另一种中国。而了解和带领这样的中国前进,需要比处理林峰问题更宏大的视角、更坚韧的意志和更深厚的情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