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从金土灵根开始证道长生 > 第64章 阵堂初窥

从金土灵根开始证道长生 第64章 阵堂初窥

作者:妖月众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8 12:18:10

两人沿着回廊向楼梯口走去,慕秋瑾脚步轻快,粉色裙摆在青石地面上划出灵动的弧线。

刚到二楼转角,便见一位身着灰布短褂的老者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用银铲翻动着陶瓮里的黑色膏体。

瓮口蒸腾的白气带着淡淡的松烟香,老者时不时伸手捻起一点膏体凑到鼻尖轻嗅,眉头随气息起伏微微蹙动。

“周伯,又在调试新墨呢?”慕秋瑾笑着打招呼,脚步却没停,低声对岩耕解释,“这位是周墨师,二楼的灵墨大多是他亲手调制的。他脾气古怪得很,最不喜人打扰,咱们小声些。”

岩耕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陶瓮壁上布满细密的冰裂纹,隐约有灵光流转,显然是件储灵法器。

老者指尖划过膏体的动作极缓,仿佛在抚摸易碎的珍宝,那专注的神情让岩耕不由自主放轻了脚步。

下到一楼,岩耕望着眼前的布局,好奇地问:“师姐,这一楼的区域划分看着很规整,不知各有什么讲究?”

慕秋瑾侧身示意,笑着答道:

“你看,门口正对面是材料调度与任务领取区域,相当于整个一楼的中枢。

左侧是材料分拣、加工区域,所有刚入堂的原材料都要在那儿处理。

右侧则是成品材料储存区域,经过处理的材料会存放在那里。”

两人正说着,一个穿绿袍的青年推着木车从阵法堂门进来,车上堆满拳头大小的灰色晶石,石面时不时闪过电弧般的蓝光。

“小心些!”慕秋瑾拉着岩耕往旁边避让,“那是雷纹石,蕴含先天雷气,碰撞过就会自行炸裂。”

绿袍青年见到慕秋瑾,笑着点头致意:“秋瑾师妹,这是刚从矿洞运回来的新石材,正要送去提纯室。”

他目光落在岩耕身上,带着几分好奇。

“这位是新来的徐岩耕师弟,以后就在阵法堂学习。”慕秋瑾介绍道,“这位是负责材料调度的林松师兄。”

岩耕连忙拱手:“林师兄好。”

林松爽朗一笑:“师弟客气了,以后需要什么材料尽管找我登记。不过可得记牢,一楼的材料哪怕是片木屑都要登记在册,损耗超过一成要扣贡献点的。”

他指了指木车,“这些雷纹石提纯后能做阵眼,师弟要是感兴趣,晚点可以来提纯室看看。”

“多谢师兄告知。”岩耕认真点头,将这话记在心里。

“岩耕师弟,走,我先带你去看看材料分拣、加工区。”慕秋瑾说着,便带着岩耕往里走。

刚进入区域,岩耕就闻到了混杂的气息,不禁问道:“师姐,这里的气息好特别,又有草木香,又有金属味。”

慕秋瑾解释道:

“这里是处理原材料的地方,自然气息复杂。你看,这数百丈宽的大厅被划分为一阶、二阶、三阶材料区,等级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

每个区域都有数十丈大的专柜,像矿石柜、兽骨柜、兽皮柜、灵木柜、灵玉柜、灵晶柜及特殊柜这些,都是按材料种类分的。

每个架子上的泛黄标签,是不同时期的弟子标注的,能让后人清楚材料的基本情况,柜前都有专人负责处理材料呢。”

两人在这个区转了近一个时辰,慕秋瑾带他看了提纯雷纹石的聚灵阵,讲解了不同木材的裁切方法,甚至演示了如何用灵火烘干受潮的晶石。

岩耕听得专心,时不时拿出随身携带的玉简记录,遇到不懂的地方立刻请教,慕秋瑾都耐心一一解答。

离开材料分拣、加工区,二人转到门口右侧的成品材料储存区域。

岩耕看着眼前的柜子,疑惑地问:“师姐,这里的柜子看着和刚才那边的不太一样,上面还有灵晶呢。”

慕秋瑾点头道:“没错,这里的柜子叫镇灵柜,和分拣区的普通柜子不同。

你看,每个柜门上都镶嵌着二十八颗星辰状的灵晶,它们按特定规律旋转,能把柜内溢出的灵力牢牢锁住。

这里存放的都是活性极强的布阵材料,要是灵力散了,材料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她走到最近的木架前,拿起一块巴掌大的黑色石头:“你看这个,认得吗?”

岩耕接过石头,只觉入手冰凉,表面布满蛛网状的金色纹路,指尖注入一丝灵力,纹路竟泛起涟漪般的光泽。“这是……玄铁母?”

他想起藏经阁《灵植、矿材图鉴》典籍里的记载,“据说能传导五倍以上的灵力波动?”

“不错嘛,还真知道。”慕秋瑾赞许点头,“不过这是伴生了金晶矿的玄铁母,价值比普通玄铁母高十倍。布阵时掺入少许,能让防御阵的韧性提升三成。”

她又拿起旁边一截泛着幽蓝光泽的木头,“这个呢?”

岩耕接过,仔细观察木材断面,年轮里隐约有光点闪烁,凑近轻嗅,带着海水的咸腥气:“难道是深海沉水木?”

“答对了!”慕秋瑾眼睛一亮,“这可是绘制水行阵纹的上好材料,不过性子极烈,必须用温玉盒封存,否则会吸走周围的水汽。”

她边说边打开旁边的玉盒,里面果然铺着一层乳白色的温玉,沉水木置于其上,周围的空气都带着湿润的凉意。

随后,慕秋瑾带着岩耕来到材料调度与任务领取区域。

岩耕看着中间的白玉鼎,好奇地问:“师姐,这个鼎好特别,上面还有个水晶球。”

慕秋瑾笑道:“这是灵牍玉鼎,整个阵法堂所有材料的进出都要在这儿登记,是最关键的中枢。”

她伸手在鼎耳上轻叩三下,水晶球光芒骤亮,浮现出密密麻麻的文字,

“你看,这是今日的出入记录,光是玄铁母就领走了十七块,都是三楼刻阵纹用的。每一笔记录都清清楚楚,还附着领用者的姓名和用途,用灵识书写的字迹灵动得像活物一样。”

岩耕凑近细看,看到一条“领用梧桐木屑三钱,用于调试灵墨”的记录,忍不住问道:“连几片灵木碎屑都要记?”

“那是自然。”慕秋瑾表情严肃起来,

“阵法堂的材料都是各峰弟子辛苦寻来的,浪费一点都罪过。就像这梧桐木,只有朝阳面第三枝的碎屑才有调和灵墨的效果,其他部分用了也是白用。”

她指着水晶球里的图谱,“这些材料的特性和用法,你都要在三个月内记熟,到时候考核要随机抽考三十种,错一样都算不过关。”

岩耕心中一凛,看着水晶球里滚动的数千种材料名称,暗自庆幸刚才认真听了讲解。

“差不多该去领你的初始任务了。”慕秋瑾看了看天色,领着岩耕往东侧的厢房走,“一楼管事刘师叔最是公正,他安排的任务都很合理。”

刚到厢房门口,就见个穿月白长衫的中年男子正在翻检账簿,他手指修长,握着支玉笔在账本上轻轻点划,每划一下,账本上的字迹就会泛起微光。

听到脚步声,他抬头看来,目光温和却带着审视。

“刘师叔,这是泰定师兄介绍来的徐岩耕师弟。”慕秋瑾行礼道,“您给他安排下初始任务吧。”

刘管事放下玉笔,打量了岩耕两眼:“徐泰定师兄的人?”

见岩耕点头,他从柜中取出个竹篮,“那先从分拣灵木开始吧。这里面是刚送来的青楠木枝,你要按照年份分拣,五十年以下的放左边,五十年以上的放右边。注意看木心的纹路,三十年的有三道银纹,五十年的是五道,别弄混了。”

岩耕接过竹篮,只觉入手沉甸甸的,里面整齐码着上百根手臂长的木枝。

他拿起一根细看,木心果然有银线般的纹路,隐约还能感觉到微弱的灵力波动。“请问师叔,分拣这些有什么讲究吗?”

“自然有讲究。”刘管事翻开一本图谱,“五十年以上的青楠木能做阵盘底座,三十年的只能做刻刀手柄。用错了材料,布阵时灵力传导就会出偏差,轻则阵法失效,重则伤及布阵者。”

他指了指墙角的堆木,“今天先分拣五十斤,明早巳时交来查验。做得好有五个贡献点,出错了可要倒扣。”

岩耕心中一喜,没想到初始任务就有贡献点拿,连忙应道:“弟子定会仔细分拣,绝不出错。”

……

二人返回灵纹室时,日头已斜斜划过中天,正是申时三刻。慕秋瑾自去内室整理散乱的灵纹图谱,岩耕向徐开颜拱手告辞,循着山道返回背牛峰下的洞府。

洞府内的青石地面尚带着晨露的凉意,他刚解下腰间杂物,洞外便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掀帘望去,竟是泰定师兄立在崖边,玄色道袍被山风掀起边角 —— 这位素来深居简出的师兄,竟破天荒地踏足此地。

泰定师兄并未入内,只将一个灰布储物袋递来。

岩耕指尖触到袋口的禁制,便觉一股沉凝的灵力波动,神识探入,六万枚灵石的温润光泽在袋中流转,显然是精心清点过的数目。

“宗门有要务,需离山三月。” 泰定的声音比往日更显低沉,目光扫过洞壁悬挂的修行手札,“你眼下在瓶颈期,若遇参悟不透的关隘,不必等我归来,径直去稚鹰阁寻鼓老。他早年曾指点过我凝气法门,对你应当有用。”

话音未落,他已转身掠下石阶,玄色身影转瞬便隐入峰下的云雾中。

岩耕握着尚有余温的储物袋,望着空荡荡的山道,方才那句 “师兄何时动身” 卡在喉间,终究没能问出口。

山风穿过洞府石缝,发出呜呜的轻响。他摩挲着袋口的纹路“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吧!”。

这平静的山门之下,早已暗流涌动。

岩耕沉下心,将青楠木枝倒在案上,对照着图谱仔细分拣。夕阳透过竹窗洒在木枝上,银纹在光线下愈发清晰,三十年的木枝灵气温和,五十年的则带着隐隐的锐劲,果然如刘管事所说,差别极大。

岩耕全神贯注,时而用指尖轻抚木心,时而注入一丝灵力试探,不知不觉间,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当最后一根青楠木枝分拣完毕,他才发现手腕竟有些发酸,灵识也消耗了不少。但看着案上整齐分好的两堆木枝,心中却充满了成就感。

完成分拣任务,岩耕终于有了闲暇,得以细细品读那本让他心心念念的《墨灵御阵基础入门》。

就着跳动的油灯,他翻开第一页,“阵者,聚灵为界,引气为纹……” 古朴的文字裹挟着淡淡的灵力波动,仿佛在低声诉说着阵法的奥秘,岩耕瞬间被吸引,连晚饭都抛到了脑后。

戌时,岩耕已将整本《墨灵御阵基础入门》通读完毕,对阵道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油灯的光晕在字里行间缓缓流转,那些先前看来晦涩难懂的字句,此刻在他眼中竟多了几分鲜活的意趣。

书中记载的九种基础阵法 —— 灵涡聚萃阵、灵网缚禁阵……等,他也已了然其基本原理与布设要点。

然而岩耕深知,阵法学习不过是刚刚起步。

今日在阵法堂一楼的见闻如潮水般在心头涌动:

林松师兄推车里雷纹石闪烁的电弧,印证着 “引气为纹” 需依托矿石灵力;

镇灵柜上星辰灵晶旋转的轨迹,恰是 “聚灵为界” 的具象呈现;

灵牍玉鼎中水晶球里滚动的数千种材料名称,则昭示着阵法根基在于对物料特性的精准把控……

他指尖轻轻摩挲着泛黄的书页,心中清明:往后的日子里,二楼的灵墨调配、三楼的阵纹镌刻,还有更多比青楠木分拣更复杂的学问等着他去钻研。

而这份探究之路,定然离不开慕秋瑾的指点、周墨师的点拨,以及身边诸多引路人的扶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