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靖王的小厨娘又甜又软 > 第17章 残垣断壁,京城入梦来

接下来的几天,苏软桃都在废墟上收拾。

她把能找到的东西一一捡起来:母亲留下的擀面杖,虽然断了一截,但她还是用布擦干净,放进行囊;之前萧璟渊留下的那张字条,被泥水浸得有些模糊,她小心翼翼地铺在石头上晾干,然后折好,夹进母亲的食谱里;还有她做桂花糕用的木模子,上面还沾着点点干了的面粉,她用刷子一点点刷干净,紧紧抱在怀里。

张阿婆每天都来帮她,给她带些热粥和干粮。看到她收拾这些 “没用” 的东西,张阿婆忍不住叹气:“丫头,这些破烂玩意儿,带着也是累赘,扔了吧。”

“阿婆,这不是破烂。” 苏软桃摇摇头,把木模子放进布包,“这是娘留下的,是小馆的念想,我不能扔。”

张阿婆看着她执着的样子,心里又疼又暖,只好不再劝她。

这天傍晚,老周扛着一袋粮食来,放在苏软桃身边:“丫头,这是镇上剩下的一点粮食,你拿着路上吃。我跟你阿婆商量好了,你还是早点去京城吧,这小镇一时半会儿恢复不了,待在这里也没活路。”

苏软桃看着那袋粮食,又看了看老周满是泥污的手,眼眶一下子红了:“周叔,谢谢你…… 可这粮食,镇上的人也需要……”

“我们有办法。” 老周摆摆手,笑着说,“我跟几个猎户打算去山上打猎,总能混口饭吃。你不一样,你是要去京城的人,路上得吃饱,才能有力气赶路。”

苏软桃还想说什么,却被老周打断:“丫头,别跟周叔客气。你娘以前帮过我不少忙,我现在帮你,是应该的。你去了京城,要是混好了,别忘了回来看我们就行。”

夜里,苏软桃躺在临时帐篷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摸出布包里的玉佩,放在月光下看。玉佩上的 “璟” 字,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像一颗星星。她想起萧璟渊在小馆里的样子 —— 他吃当归羊肉汤时,会轻轻吹着汤面;他吃桂花糕时,嘴角沾了糖霜,会有些窘迫地擦掉;他离开时,回头看她的眼神,温柔得像江南的春水。

“萧璟渊…… 你现在在京城,过得好吗?” 她轻声问,声音在空荡的帐篷里回荡,却没有人回答。

她又翻出母亲的旧话本,找到夹在里面的那几张随笔。借着月光,她一字一句地读着:“京城御街旁,有桃花树数百株,春时花开,如云似霞,风过处,花瓣落满肩头,香飘十里。”“璟王府外,有一小桥,桥下流水潺潺,桥边有卖桂花糕的摊子,糕香混着花香,甜得人心都化了。”

母亲写的 “璟王府”,是不是萧璟渊的王府?他府外的桂花糕,是不是比她做的还甜?苏软桃的心里充满了好奇,也充满了期待。

她想起老周的话,想起张阿婆的叮嘱,想起自己对废墟说的那句 “我去京城”。是啊,她不能再犹豫了 —— 小馆没了,家没了,但她还有母亲的食谱,还有萧璟渊的玉佩,还有一双手,她能靠自己的手艺,在京城活下去。

第二天一早,苏软桃把收拾好的东西都装进一个粗布行囊里:母亲的食谱、萧璟渊的玉佩、断了的擀面杖、木模子、砂锅碎片,还有老周给的粮食、张阿婆缝的布衫。行囊虽然不大,却装得满满当当,那是她全部的家当,也是她全部的希望。

她走到小馆的废墟前,站了很久。

阳光洒在泥滩上,照亮了那几根断木,也照亮了她脚下的路。她对着废墟,深深鞠了一躬,轻声说:“娘,我要去京城了。我会带着你的食谱,好好活下去,等我混好了,就回来重建你的小馆,让‘桃记’的牌子,再挂起来。”

风轻轻吹过,带着河水的湿气,仿佛是母亲在回应她。

苏软桃直起身,抹了抹眼睛,转身往镇上的路口走。她没有回头,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 她怕一回头,就会忍不住哭出来,就会舍不得离开。她只能往前走,朝着京城的方向,朝着未知的未来,一步一步,坚定地走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