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心处,那枚“归墟道印”残符散发着温润而苍凉的意蕴,如同在鹿笙周身撑开了一层无形的薄膜。来自归墟道域那无孔不入的“存在否定”压力骤然减轻,神识虽仍被压制在三丈方圆,却不再有泥牛入海的凝滞感,反而能清晰地感知到三丈之内那些破碎法则碎片流淌的细微轨迹。
《弈天筹》的反馈也随之变得清晰:
「‘归墟道印(残)’已激活。暂得外环行走之权。」
「功用:小幅提升寂灭法则抗性,弱化道域环境压制,可辨近前法则之轻重,逾丈即昏。」
「警示:道印运行需持续消耗宿主丹元。维持当前,约耗半成,随战随增。」
「状态:丹元充盈。」
(险算与资粮持用:明晰了持此符印行走的基础代价。)
鹿笙心念微动,并未立刻深入,而是先进行了一番「先察外境」。她维持着【尘影符】与【坤元敛迹】的叠加状态,身形与气息完美融入周遭的昏暗与死寂,如同一个不存在于此间的幽灵。她小心翼翼地移动,试探着道印权柄的边界。
她发现,凭借道印,她能隐约感知到哪些法则碎片相对“温和”,哪些则内蕴狂暴,随时可能引爆。这让她能提前规避风险,选择最优路径。同时,她尝试引导一缕极其微弱的丹元,通过道印与一片相对稳定的“空间结构”碎片接触。
「接触已成。可略作解析,增益对‘空间寂灭’道韵之悟。所耗甚寡。」
《弈天筹》传来信息,并同步开始记录碎片内蕴的道纹规律。
鹿笙立刻停止。(藏锋守拙,以待天时:不急于求成,避免不必要的损耗与瞩目。) 她的目标是深处那更核心的牵引,而非路边这些零散的「路边微义」。了解规则,利用规则,但绝不贪恋规则下的微末之利。
她开始顺着“沉降流”与寂灭令的牵引,向着归墟更深处潜行。有了道印庇护,速度提升了不少,消耗也控制在可接受范围。沿途的景象愈发光怪陆离,她看到崩塌的星辰虚影在寂灭道韵中化作绚烂而致命的烟花,也看到断裂的因果线如同飘荡的蛛网,稍一触碰就可能引动未知的反噬。
行进约莫一个时辰后,《弈天筹》突然传来警示:
「前方三点方向,道韵波动异常。察觉非自然能量残留,似有他者近期经过。能量属性辨明:蕴‘生机掠夺’与‘阴魂厉啸’之性,十之七八相似于幽冥气机。」
有人先到了?还是幽冥道的人!
鹿笙眸光一凝,瞬间将隐匿状态提升到极致,同时毫不犹豫地再次动用了一张宝贵的【衍卦符】。符箓燃烧,卦象于识海演化,最终指向——【火泽睽】。
「卦象显示,二人同行,心志相背。宜静观其变。」
(察言观色,借力打力:通过卦象洞察潜在的人际龃龉,立下“鹬蚌相争”之策基。)
幽冥道两人,内部不和?鹿笙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此讯可大用。
她更加谨慎地收敛一切气息,如同最耐心的猎手,借助沿途破碎的法则残骸作为掩体,缓缓向前摸去。很快,前方景象映入“眼”中——那是一片相对开阔的“虚无”地带,两道周身缠绕着灰黑色幽冥鬼气的身影,正悬浮于空,与一团不断扭曲、散发着混乱与杀戮意念的暗红色【孽煞魔魂】对峙。
那两人,一者身材高瘦,面色苍白,手持一杆招魂幡,气息阴冷沉稳,已有金丹中期修为。另一人则矮壮许多,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焦躁与贪婪,操控着九柄幽光闪闪的骨刺,修为在金丹初期巅峰。
“赵师兄!这孽煞魔魂核心的那点‘不灭怨火’可是炼制‘九幽噬魂幡’的主材之一!你我联手,速速拿下它!”矮壮修士语气急切。
高瘦的赵师兄却是不紧不慢,挥动招魂幡,荡开魔魂的一次扑击,声音沙哑:“钱师弟,稍安勿躁。此獠秉承归墟戾气而生,凶悍异常,需以幽冥鬼气慢慢消磨其凶性,方能完整摄取‘不灭怨火’,急不得。”
鹿笙藏在暗处,冷眼旁观。她清晰地看到,那赵师兄看似稳重,每次出手却都留有余力,并未真正下死手,反而像在利用这魔魂消耗那钱师弟的丹元和耐心。而钱师弟攻势猛烈,骨刺翻飞,却屡次被魔魂逼得手忙脚乱,消耗巨大。
(精准站队,挖坑下绊:洞察赵师兄的“养寇自重”与“消耗同门”之心,决意暗中助推一把。)
机会来了。
鹿笙心念电转,《弈天筹》全力推演。她不能直接攻击,那会暴露自身。但她可以“借刀杀人”。
她将目标锁定在那钱师弟操控的一柄袭向魔魂侧翼的骨刺上。就在骨刺即将命中,魔魂本能侧身闪避的瞬间,鹿笙双眸之中,一点璀璨的星芒极速闪过,神识之力以《弈天筹》记载的“星罗棋布”之术,凝成一缕微不可查的“神念之针”,并非攻击实体,而是精准地“拨动”了魔魂那混乱意识中关于“威胁感知”的一根“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