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前,那片位于万骨坑边缘的废弃矿坑深处,化名林轩的鹿笙,刚刚完成了一次对临时洞府的初步构筑与对周边煞气的适应性修炼。此刻,她已置身于数百里外、更为繁华却也更加复杂的西麋集。
踏入坊市的那一刻,属于“林轩”的面具便已严丝合缝地戴上。这是一张属于底层挣扎者的面孔——经《弈天筹》辅助微调后,肤色略显粗糙,眉眼间带着常年奔波留下的风霜印记,眼神是那种见惯了世态炎凉后的温和与谨慎,将筑基九层的修为波动恰到好处地收敛在“略有实力却远非顶尖”的范畴。半旧的青色法袍上甚至还沾着些许来自矿坑的尘埃,一切都符合一个刚结束冒险、前来补给休整的散修形象。
坊市的喧嚣如同潮水般涌来。街道两旁摊位密布,叫卖声、还价声、议论声交织成一片混沌的交响。
“刚从‘黑风涧’猎得的‘碧眼蟾蜍’毒囊,炼制解毒丹的佳品!”
“祖传炼器手法打造的‘破甲梭’,穿透力极强,只剩三件!”
“大量收购‘阴髓石’、‘腐骨花’,有意者速来!”
在这片看似无序的喧闹之下,鹿笙的识海却如同一个高效运转的指挥中心。《弈天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解析着涌入的海量信息:左边摊位那株号称百年的“血灵芝”灵气流转有细微滞涩,恐是催熟产物;前方那伙高声谈论秘境见闻的修士,眼神闪烁不定,多半是在编织陷阱等待肥羊;远处茶楼二层窗口,一道隐晦的目光数次扫过人群,带着审视的意味……所有这些细节,都被“清心符种”加持下的超然心智捕捉、分析、归档。这不仅是修仙者的神识强大,更是将前世职场中练就的察言观色、风险评估的本能发挥到了极致。
她像一个最普通的顾客,在一个售卖基础符箓材料的摊位前驻足。拿起一沓普通的“火浣符纸”,指尖感受着其中微弱的火灵力。
“道友,这符纸如何卖?” 声音平和,带着散修特有的那份精打细算。
“四十五灵石一沓,质量上乘!”摊主是个满脸堆笑的中年人。
林轩轻轻摇头,手指在符纸边缘一抹,沾上些许纸屑:“火灵力不匀,纸质偏脆,三十灵石尚可。”语气不急不缓,却点中了要害。
一番看似寻常的拉锯,最终以三十五灵石成交。这并非她真需要这些低阶符纸,古器碗的转化之能和《弈天筹》的推演优化,早已让低阶符箓对她失去了吸引力。此举深意在于:一是维持人设,一个筑基散修采购日常消耗品合情合理;二是借此观察,从摊主的反应判断市场诚信度,从价格波动感知资源流向,从周围人的目光中评估自身是否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真正的目标,在于信息。她的脚步看似随意,却精准地拐入了坊市边缘一条相对冷清的巷道,停在了一家挂着“百闻阁”破旧木牌的店铺前。门帘低垂,光线昏暗。
掀帘而入,一股陈年墨锭混合着淡淡草药的味道传来。柜台后,一位戴着遮住大半面容的斗笠的老者,正低头擦拭着一枚古钱。
“打听事?”老者声音沙哑,头也不抬。
林轩走近几步,压低声音,用散修间常见的、带着几分试探与警惕的口吻问道:“想向老哥打听一下,万骨坑那边……近来可还安稳?另外,不知老哥是否听过,那种极阴之地,有没有可能……生出些反常的、偏向阳刚的物事?”问题提得极有水平,既验证了矿坑深处感知到的“阴煞潮增强”,又隐晦地指向了“业火红莲”可能伴生的“阴极阳生”特性。
老者擦拭的动作微微一顿,斗笠下的目光似乎扫了林笙一眼,带着审视:“万骨坑?哼,那鬼地方什么时候安稳过!上月阴煞爆发得邪乎,吞了几个不信邪的小家伙。至于阳刚之物?” 他嗤笑一声,带着毫不掩饰的嘲弄,“道友怕是听了什么江湖术士的浑话吧?那地方除了怨魂就是煞骨,还能长出金乌来不成?”
林轩脸上立刻浮现出恰到好处的失望与一丝被戳破幻想的窘迫,讪讪道:“唉,看来是我想岔了,多谢老哥提点。” 留下几块灵石作为咨询费,转身离去。老者的话虽未给出直接线索,但“阴煞爆发邪乎”印证了她的判断,而其断然否定的态度,反而暗示了此类机缘要么极隐秘,要么知之者甚少,风险与机遇并存。
接下来是处理“收获”。她来到坊市中专营矿产药材收购的区域,找了一家店面较大、招牌老旧的店铺,将之前在废弃矿坑外围“顺手”采集的一些“赤铁矿”、“阴凝草”等普通材料取出。讨价还价的过程再次展现了她的老练,对各类材料的品级、市价了然于胸,最终以一个合理的价格出手。此举一石二鸟:补充了灵石储备,更重要的是,巧妙地将“林轩”这个身份与“废弃矿坑”区域进行了逻辑关联,即便日后有人顺藤摸瓜,也只会查到有个散修曾在矿坑外围活动,完美掩盖了其深入探索并窥伺万骨坑的真实行径。这正是 “耍锅给人”、“挖坑下绊” 的高明之处,于无声处引导他人视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