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枢石室,万古死寂。无名者——石厉,盘膝而坐,身形仿佛已与身下岩石、与那缓缓旋转的黑色晶体、与这整片寂灭废墟融为一体。然其体内,正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蜕变。
自将那枚蕴含祭坛莲籽本源与残留意志冲突的奇异结晶彻底炼化后,海量精纯的寂灭能量便不断冲刷着寂灭道基的壁垒。此刻,在这绝对寂静、绝对死寂的环境催化下,量变终于引发质变。
轰!
一声唯有她自身能闻的巨响自丹田爆发!寂灭道基那早已雄浑无比的罡元海洋,骤然掀起滔天巨浪,旋即又以更磅礴之势向内坍缩、凝练!道基壁垒在极限压力下轰然破碎,又于寂灭真火的灼烧中重塑,变得更加宽广、更加坚韧!其内奔涌的罡元,色泽愈发深邃,沉凝如万载玄冰,灼烈如地心熔岩,完美交融,运转间自生道韵。
筑基第七层,水到渠成!
然而,变化远未停止。道基的突破如同引信,点燃了更深层次的进化。识海之中,那株毁灭黑莲欢欣摇曳,莲瓣舒展,其上玄奥纹路疯狂蔓延,变得更加复杂深邃。莲心那拳大的漩涡急剧扩张,吞噬、炼化神识之力的速度暴涨!
《九幽噬神录》自主疯狂运转!这门得自寂灭令、专修神魂的上古法诀,于此地可谓如鱼得水。此前修炼,多是汲取外界煞气中蕴藏的残魂碎片与负面情绪锤炼神识,进度虽稳,却终究缓慢。而此刻,在炼化那结晶所得的精纯本源与突破道基的双重刺激下,法诀竟势如破竹般冲破了某个长久以来的瓶颈!
嗡!
无名者只觉神魂一震,仿佛挣脱了某种无形枷锁,感知瞬间变得无比清晰、无比辽阔!神识覆盖范围陡增数倍,且更加凝练,如臂指使。心念微动,神识便可化虚为实,形成无形屏障或进行更精妙的操控。这正是《九幽噬神录》踏入中成境界的标志——神识化形,幽噬万物!
更令人惊喜的变化,发生于识海空间。随着她修为与神魂之力的双双突破,那原本仅有数百立方米的空间壁垒向外急速扩张!短短数息之间,便已稳固成长宽高各约九米二、容积接近八百立方米的广阔空间!空间壁垒更加坚固,隐隐流动着混沌光泽,神识在其中运转更为顺畅自如。
一连串的突破带来的磅礴能量与信息流,几乎要将她的心神淹没。然而,在这极致的力量膨胀中,无名者的道心却异乎寻常的平静,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空明澄澈。
一段源自灵魂深处、又似与这寂灭之地万古道韵共鸣的古老经文,自然而然地于心间流淌,正是那蕴含无上智慧的《道德经》: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虚寂到极致,守持清静至诚。万物蓬勃生长,我从而观察其循环往复的规律。万物纷纭众多,最终都要各自返回其本根。返回本根就叫做静,静就是回归本源。回归本源是永恒的规律,认识永恒的规律叫做明澈。
于此绝地死境,连番谋算搏杀,修为精进,然内心执念、得失之虑,何尝不是一种扰动?此刻,在这接连突破的狂潮中,她反而体悟到了“寂灭”二字的更深层含义——非是单纯的毁灭与死寂,而是超越生死对立、回归本源的“静”,是洞悉万物循环往复之“常”的“明”。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道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做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的纯真状态。
她拥有寂灭真火这等焚世之力(雄),却始终藏锋守拙,隐于底层,借势而为(守雌)。这并非怯懦,而是对“道”的践行。唯有如此,方能在这凶险绝地保全自身,积聚力量,如同溪涧汇聚细流,终成江海。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
最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痕迹;最善于言谈的,不会有瑕疵可指摘;最善于计算的,用不着竹码筹策…
这不正是《弈天筹》与自身一路行事的写照吗?于无声处落子,借力打力,功成弗居,所有行动皆不露痕迹,如同大道运行,无形无相,却无所不至。
在这玄妙的顿悟中,她刚刚突破的境界迅速稳固下来,磅礴的力量被完美掌控,心神与这片寂灭之地更加契合。通过阵枢,她甚至能感受到那祭坛莲籽核心传来的一丝微弱的、仿佛被安抚了的波动。
「寂灭…非终焉,乃开端。死之境,实为生之根。」
明悟此理,她的道心愈发通透坚定。此番突破,不仅是实力的飞跃,更是道境上的升华。
修为巩固的刹那,无名者没有丝毫懈怠,《弈天筹》以前所未有的强度推演运转,星轨纵横,严密监控着那枚深埋于祭坛阵法脉络中的“暗棋”与莲籽核心的每一丝微弱联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