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 第125章 物理lv3,真正的学术魅魔【三合一】

第125章 物理lv3,真正的学术魅魔【三合一】

“预测数值和实验值几乎相同,相场模型的效果居然能达到这种程度。”

杨启航这时终于回过神来,面向张鲁平把报告文件递过去的同时,依旧难掩心中激动情绪,对相场模型的实际表现感到非常震惊。

主要他心里明白,这项课题仅才进行几个月。

张鲁平伸手接过文件垂下目光,看了眼便笑着交到身旁徐铭的手中。

“徐铭你看看。”

“结果基本符合预期。”徐铭浏览完方才杨工喊出来的几组数值给出回答。

相比现场其他人,整个人看上去较为冷静。

在构建新相场模型方程和辅助开发算法时,他获得大量学科经验值的过程中,对自己提出的思路方法可以称作是胸有成竹。

自然相信相场模型预测出的数值,和实验值基本不会出现多大偏差。

眼下报告只不过证实自己的判断。

反观站在后面,探过脑袋看向报告内容的,吕昂和林伟以及佟景行等人。

脸上肉眼可见的现出欣喜,顿时被巨大喜悦冲击。

“裂纹萌生时间和长度,都被模型精准预测,徐师弟的控制方程果然没问题。”

“引入深度学习概念才是神来之笔,只要在我们的算法求解器中输入,实测温控场的热循环曲线,仅需1.5个小时便能完成相场模拟计算,输出裂纹萌生的时间和位置以及临界厚度。”

“徐师弟的算法方案,极大提高了计算效率。”佟景行接过吕昂的话往下说。

五句话中最少有四句,都是对徐铭的崇拜。

俨然被其展现出的学术魅力折服。

而旁边,还沉浸在喜悦中的杨启航,听着几人对话逐渐觉得哪里不对劲。

他最早知道相场模型,便是张鲁平研究的领域。

因此他自然认为,此课题能在短时间内,确定如此惊人的进展,肯定是张鲁平的功劳。

然现在看似乎并非这么回事。

好奇心驱使下,杨启航没有把疑问埋在心里,直接看向张鲁平出声询问。

“张教授。”

“这位年轻人是你学生吗?”

“没错。”张鲁平满脸骄傲沉声确认。

话音才刚落下,紧接着又开口详细解释,完全不存在要把学生的功劳揽到自己身上。

“徐铭是我的博士研究生学生,在理论数学和编程算法领域都有深研究,此次让其参与相场模型课题,正是他解决相场模型方程的热弹性兼容问题。”

“除此之外还在算法上,提出深度学习概念,大幅度提高算法求解计算效率。”

“可以说要不是我这个学生,课题进度绝不会能有现在这么快。”

“我这也算是沾了自家学生的光。”

伴随张鲁平把话说完,杨启航眼睛越瞪越大,视线牢牢锁定在徐铭身上。

眼中满是好奇。

相场模型课题正式立项时间虽短,但前期他们航发集团已然和张鲁平接触许久,他作为集团方面代表,对张鲁平可以说颇为熟悉。

但却是首次听到对方,这么夸奖自己的一位学生。

得知相场模型取得如此大突破,主要功劳在眼前这位看上去双十年纪的学生身上,要说不惊讶那是假的。

约摸怔神数秒,才主动开口和徐铭搭话,同样没有吝啬自己的称赞。

“燕大果然是出青年才俊啊!”

“年纪轻轻便在科研上有这种水平,以后国家又要多出一位院士。”

“谢谢杨工对我的期望,不过我也是站在导师的肩膀上获得的这些成绩。”徐铭闻言没有任何迟疑,先是对杨启航的赞赏礼貌表示感谢,又保持谦逊替导师说话。

毕竟他讲的这些的确没毛病。

若非导师近几年潜心研究相场模型理论,成功填补国内在此领域的空白。

他就算能力再强天赋再高,短时间内也难实现突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眼下相场模型的效果,是在导师理论的基础上演化。

杨启航把徐铭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对徐铭的观感顿时又提升很多。

忙摆手接话。

“年轻人谦虚是好事,但该是你的成绩就是你的。”

“知道吗?”

“有了你们的相场模型,今后涡轮叶片的寿命,我有把握提升到百分之两百。”

“并且预计能减少百分之六十的试车试验次数。”

“缩短国产发动机研发时间。”

发自内心有感而发之下,说完他又把注意力转到旁边的张鲁平身上。

说道:“张教授这是收了个天才学生啊。”

“徐铭确实是数学天才。”张鲁平脸上都快笑开了。

他这个年纪,说实在还能取得的学术成果,已然称得上非常有限。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恐怕眼下的相场模型,就是他最大的科研成果。

因此比起别人称赞他本人,更爱听夸自己学生。

然而他脸上堆出的笑容还未维持多久,就被杨启航接下来的一句话,表情瞬间凝固在脸上整个人猛地一怔。

“那个小徐啊……博士毕业,要不来我们航发集团?”

杨启航一脸期待,刚抛出这个问题,紧随其后又开口多补充几句。

“你放心。”

“咱们航发集团各项待遇很高,有任何条件都能提?”

他心里面非常清楚,如今放眼全国,优秀的人才都是抢手资源。

每年各大国有集团私企,以及研究所实验室,都想尽办法到处挖人才。

甚至因某个人,几个院士吵的脸红脖子粗。

徐铭作为燕大的博士生,参与相场模型课题,在理论数学和编程算法上,展现出这么惊人的天赋,绝对值得他们航发集团拉拢挖墙脚。

要知道有时候可能因为某个人,困扰许久的技术难题便有可能轻松解决。

可惜刚想继续往下讲,却被张鲁平猛地打断。

“老杨。”

“现在就想着挖人,是不是太早了点?”

张鲁平差点就要气笑了,课题刚取得成功,不说庆祝吃饭后续对接的事,居然当面挖他的学生。

这种事他又不是头次遇到,自然有着丰富应对经验。

丢出两句话,没等杨启航接口,又继续回怼。

“徐铭今年暑假刚参加国际数论会议,并受在会议中进行特邀报告。”

“所构建的多尺度解析筛法,成功证明数论领域关于斐波那契数无穷性问题外,还引起了数论界震动。”

“他现在可是国内,最有希望拿到菲尔兹奖的人。”

“怎么能去你们航发集团。”

“那岂不是要埋没掉,未来世界级数学家。”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自从徐铭参加国际数论会议,并决定优化多尺度解析筛法研究孪生素数猜想,便成为了整个国内数学界的希望。

都期待徐铭能成为第二个陶哲轩,在三十岁前拿到菲尔兹数学奖项。

彻底打破国内堪称耻辱的零记录。

尤其今年奥运会圆满成功,国内运动员顺利斩获多枚金牌银牌。

结果在数学界,多年来对于数学奖项还是颗粒无收。

没有拿出手的硬实力,又如何在国际立足。

就好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那也是展现出超过gps的定位精度后,才被国际认可纳入igs标准频段,并要求全球接收机进行升级。

可以说丝毫不夸张的讲,要是他真让杨启航把徐铭给挖到航发集团。

估计第二天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田纲院士,就要找上门来兴师问罪不成。

毕竟参与某项课题帮忙,和直接进入集团是不同的。

杨启航作为航发集团高级工程师,平日主要研究国产航空发动机的技术攻关,对于数学界的新闻不怎么关注。

本以为徐铭只是有较高数学天赋,对编程算法的研究水平很厉害,就想着给自家集团挖个人才回来,说不定还有助于国产航空发动机的技术升级。

结果听完张鲁平的这些话后,完全有些愣住,万万没想到对方最大的成绩。

竟是在纯数领域。

国内数学家期待的菲尔兹奖种子。

这哪还敢挖人。

他可不想被被那些高校的数学教授院士,给找上门狠狠说教。

要被扣个埋没数学人才的名头,那乐子就大了。

不过念头思索至此,他依旧没完全放弃想法,只是换了个委婉的说法。

“没想到理论数学才是你最擅长的,当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但就算不进我们航发集团,以后也可以多合作嘛。”

徐铭展现出来的成绩越多,恰恰证明是真正的天才并非单纯言语称赞。

在这种情况下,肯定要打好关系,

以后若能合作便是好事。

把杨启航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徐铭也是哭笑不得。

刚才面对邀请正不知该怎么回应,好在导师主动把话题给接了过去,现在话说到这个份上自然顺着回应。

“没问题杨工。”

而全程将这幕看在眼里的吕昂和佟景行他们,心里面则是羡慕的不行。

航发集团搁国内好歹也是说一说二的,每年不知道有多少博士生抢破头想进去。

关键他们竟丝毫不觉得,徐铭选择拒绝有问题。

好在导师并没有忘记他们几个,正想着这些,耳旁顿时又响起自家导师的声音。

“你们航发集团要是缺少人才,我这几个参与了相场模型课题的学生都不错,另外小佟他们作为科学计算工程学院的博士生也适合你们。”

“张教授推荐的人,那肯定没问题,谁有意向随时可以和我们商谈。”杨启航脸上堆着笑满口答应下来。

对此吕昂和佟景行他们,自然非常惊喜,起码毕业后多了一个选择。

倒是林伟这时神色略显复杂。

相比较其他人,他和徐铭接触的无疑最多,还一同参与了两个项目。

几乎每次遇到的教授院士,都对徐铭赞不绝口。

千方百计的想要挖人。

简直都称得上是学术魔魅。

无论哪个教授甚至院士遇到,都会被吸引,并且没有任何悬念。

不过羡慕归羡慕,心底却并无别的心思。

只因徐铭之所以能展露出学术魅魔气质,全靠他自身的天赋和学术水准。

这点旁人无论如何都羡慕不来。

接下来的时间,杨启航自然不敢耽搁,首先将验证结果上报集团领导层。

晚上更是聚餐庆祝。

期间航发集团某董事长亲自到场。

在回学校的路上,车内氛围显得非常欢快,其中林伟主动打开话匣子。

“导师。”

“咱们的课题是不是可以结题了?”

从解决相场模型兼容问题,到优化算法,开发出相应的工业求解器,到现在验证实验取得成功,整个课题也算是圆满成功进入收尾阶段。

这个时候提结题的事情,显然没有任何问题。

张鲁平自然清楚这点,闻言未作迟疑,便开口给出肯定的回答。

“确实可以结题了,接下来就撰写结题报告,至于航发这边只剩下把求解器集成到他们cae平台,倒也不需要去费太长的时间。”

说到这里时,脸上不由得涌现几分感慨。

记得当初他在国内对于相场模型研究,完全空白的情况下毅然投入其中。

陆陆续续投入不少时间。

直到今年才完成相关理论和算法方向。

本以为这会是新的难关开始,不知道需费多长时间才能取得突破性成果,然实际情况却偏离预期。

先是徐铭仅用几天时间,就构建新的相场模型方程。

后面又提出深度学习概念优化算法,并在短短几个月配合团队完成开发。

拿到实验值报告文件的那刻,不免有些恍惚。

有一点吕昂说的确实不错,他们对相场模型课题研究的周期已然打破学校记录。

不过作为导师,他觉得这时候再提这件事,会显得有些絮叨便没再开口参与话题。

任由林伟和吕昂他们,讨论起元旦假期。

“再过几天可就是元旦了,你们有什么计划吗?”

正值临近元旦假期,又课题顺利结题,在这种高兴的日子中不去放松散散心怎么能行,这能够调整自身心态和思维为投入新一轮学习做准备。

“我打算回家一趟。”林伟接过吕昂的话茬回答。

他们家在燕京周边城市,来回并不需多长时间,正常赶到假期,只要没什么事情他都会回去。

至于杜翰文则幽幽说道:“有学妹约我出去跨年。”

此话一出。

顿时迎来众人的鄙夷。

在唏嘘几句后,大家心照不宣把目光,纷纷落到旁边座位徐铭身上。

顿了两秒还是吕昂率先开口询问。

“徐师弟。”

“你假期有规划吗?”

“当然有了。”徐铭点点头如实回答:“我准备研究我自己的博士课题。”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