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红楼美梦 > 第10章 金寡妇碰瓷反吃瘪 张太医诊脉开心药

暮色四合,金荣拖着两条灌铅的腿,踢开家门那扇吱呀作响的薄木板,仿佛踢在心上。他把自己狠狠摔进那张冰凉的硬木椅里,椅子发出一声不堪重负的呻吟。夕阳最后一点余烬透过窗棂,将他脸上那道未干的泪痕照得发亮,像蜿蜒的耻辱。

“娘啊——”他喉间爆发出受伤幼兽般的呜咽,猛地扑倒在金寡妇膝下,死死抓住母亲粗糙的衣襟,仿佛那是溺亡前唯一的浮木,“这书……是再也读不下去了啊!宝玉!秦钟!他们……他们联起手来,要逼死儿子啊!”他抬起泪痕狼藉的脸,每一个字都浸透了滚烫的羞愤与不甘,“儿子我……竟被逼着,给那秦钟……磕了头啊!”最后三个字,几乎是从齿缝里血淋淋地撕扯出来。

金寡妇枯瘦的手猛地一抖,针尖狠狠扎进食指,一颗浑圆血珠冒出来,竟也忘了疼。“磕头?”她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职业性的敏锐,“磕了几个?是响头还是闷头?旁边……可有人证?”那双被生计磨砺得异常精明的眼珠,瞬间燃起一丝微弱的光亮,仿佛暗夜里瞥见一点流萤——那是渺茫的“理”,更是渺茫的“利”。

金荣的心像是被狠狠捅了一刀,失望如冰冷的潮水灭顶而来。“娘!”他几乎是在嚎叫,“您……您怎的不明白!是宁国府啊!他们仗着宁国府滔天的权势,将儿子的脸面,踩进泥里,还要碾上几脚啊!”

“宁国府?!”

这三个字如同九天惊雷,轰然在金寡妇头顶炸开!方才眼中那点微弱的光瞬间被炸得粉碎,一丝痕迹也无。她整个人如同被抽去了骨头,瘫软下来,枯槁的手死死捂住心口,仿佛那里正汩汩流血。“我的儿!我的傻荣儿啊!”她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每一个字都带着濒死的绝望,“你怎么……怎么敢去招惹那活阎王的地界!那是珍大爷!那是跺一跺脚,京城都要抖三抖的珍大爷啊!我们这破瓦寒窑,填人家的牙缝……都不够看啊!”她猛地攥紧儿子的手臂,指甲几乎要掐进他的皮肉里,浑浊的泪汹涌而出,“磕得好!磕得及时!磕得救了我儿的命啊!我的儿……活着就好……活着就好啊……”那语气,竟充满了劫后余生的、荒诞的感恩。

金荣只觉得一口腥甜涌上喉头,眼前阵阵发黑。娘亲这瞬间的倒戈,比方才学堂里的屈辱更让他万箭穿心!他仿佛被整个世界抛弃在荒寒的冰原上。

“娘!您……您怎能……”他哽咽得说不出完整的句子,心碎成齑粉。

“傻孩子!你不懂!活着比天大!”金寡妇猛地压低声音,凑近儿子耳边,一股阴冷的气息喷在他脸上,带着一种扭曲的、令人心寒的快意,“娘听说……那秦钟的姐姐,宁国府蓉大奶奶秦可卿……病啦!病得邪乎,阎王殿前打转呢!你说……这是不是报应?是不是老天爷睁了眼?谁让他们仗势欺人,作践我儿?”她嘴角扯出一个狰狞的弧度,仿佛那缠绵病榻的可怜人,真是她意念中诅咒成功的祭品。

门帘“哗啦”一声脆响,如同裂帛,骤然打破了屋内令人窒息的绝望与扭曲。一道身影挟着风雷之势闯了进来,正是金寡妇的姑子,璜大奶奶。她一身半新不旧的绸衣,头上簪着朵颤巍巍的绢花,脸上每一道纹路都写满了“不平则鸣”。

“嫂子!荣儿!”她人未站定,那高亢尖利的声音已如锥子般刺穿了空气,“天塌了不成?我璜大奶奶的侄儿也敢欺负?真当金家是那路边的野草,任人践踏了?”她一把将瘫软在地的金荣拽起来,动作粗鲁却带着一股蛮横的庇护,“别哭!男儿有泪不轻弹!姑妈在此!这就去宁国府!找那珍大奶奶尤氏!我倒要问问她,宁国府还有没有王法天理!这委屈,璜大奶奶我定要替你讨回来!磕头?哼!我要他们赔罪!要他们赔礼!更要他们……赔钱!”最后两个字,咬得又重又亮,仿佛金锭子已在眼前叮当作响。

金寡妇黯淡的眼睛骤然被点亮,如同溺水者抓住了浮木,立刻扑上去紧紧攥住姑子的衣袖,涕泪横流地哀嚎:“她姑妈!您是明白人!您是常在贵人跟前走动的体面人!我们孤儿寡母……全指着您了!您就是我们头顶的青天啊!”她猛地回头,对着尚在发懵的金荣嘶声催促,“荣儿!傻愣着做什么!还不快给你姑妈磕头!你姑妈就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我们娘俩翻身的指望……全在她身上了呀!”

璜大奶奶在姑嫂二人涕泪交织的感激与金荣茫然而复杂的注视中,如同一位即将踏上神圣战场的将军,整了整衣襟,昂起头颅。那背影挺得笔直,带着一股“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要钱还”的悲壮与狂热,义无反顾地冲向了那座金碧辉煌的活阎王殿——宁国府。

璜大奶奶一路走,一路在心头擂鼓。她反复默念着精心编织的“正义”檄文,每一个字都像是淬了火的刀锋:“我是为骨肉亲情讨还公道!我为天理人心而战!(那明晃晃的赔偿金,也必将在天理之中!)”然而,当宁国府那两扇巨大的、朱漆金钉、狰狞石狮守卫的府门真正矗立眼前时,一股无形的、沉重的威压轰然落下。她深吸一口气,那气息却堵在胸口,又冷又硬。“为了金家!为了银子!冲!”心底一声嘶吼,她几乎是闭着眼,踏进了那深不见底的侯门。

她被引着,穿过重重雕梁画栋,脚步踩在光可鉴人的金砖上,轻飘飘的没有半分底气。终于见到了尤氏。璜大奶奶脸上那精心堆砌了十二分的假笑还未完全展开,尤氏已先一步扑了过来,一把攥住她的手。那手冰凉,带着微微的颤抖。

“我的好婶子!你可算来了!”尤氏未语泪先流,那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滚滚而落,瞬间便打湿了衣襟,更打懵了璜大奶奶的满腔“正义”。“我这颗心啊……早就被揉碎、碾烂,丢在油锅里煎了又煎了!”尤氏的声音嘶哑破碎,仿佛承受着世间至痛,“蓉儿媳妇……我那苦命的可卿啊!她……她不好了!很不好了呀!”一声哀嚎,凄厉得能刺破云霄,震得璜大奶奶耳膜嗡嗡作响。

璜大奶奶喉头一哽,舌头像打了死结:“珍大奶奶……您……您千万节……节哀……”她脑子里那篇慷慨激昂的控诉状,此刻被这汹涌的悲潮冲得七零八落,片纸无存。

尤氏仿佛抓住了一根倾诉的稻草,泣血般继续哭诉:“流水般的银子泼出去,堆成山的药灌下去……可她的身子,竟是一日比一日枯槁!两个月了……月信断绝……气息奄奄……这……这不是生生要我的命吗?”她哭倒在榻上,肩膀剧烈地耸动。

璜大奶奶僵立着,像个笨拙的木偶,手脚都不知该往何处安放。她搜肠刮肚,也只挤出几个干瘪的字眼:“大奶奶……宽心……宽心啊……”

“宽心?”尤氏猛地抬头,泪眼婆娑中射出怨愤的光,“如何宽心?她那不省心的兄弟秦钟!在学堂里不知又惹了什么滔天大祸,跟人动了手!打得天昏地暗!这消息……这要命的消息,不知怎么就……就传到了可卿耳朵里!这不是雪上加霜,这是在她心口上又狠狠捅了一刀啊!”尤氏捶打着胸口,字字泣血,“我们宁国府……是前世造了什么孽?要受这等锥心刺骨的煎熬!那惹是生非的……真是……真是……”她虽未指名道姓,但那怨毒的目光,已如无形的鞭子,狠狠抽打在璜大奶奶脸上。

璜大奶奶如遭雷击!秦钟打架?那不就是和自己侄儿金荣打的那一场?原来……原来自己满腔热忱要来讨伐的“恶人”,竟成了压垮秦可卿这病弱美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成了尤氏口中那十恶不赦、雪上加霜的罪魁祸首!她方才心中熊熊燃烧的“正义之火”和那点隐秘的“黄金梦”,瞬间被这兜头盖脸的冰水与无形的责难浇得灰飞烟灭,连一丝青烟都没剩下。

她脸上那层厚厚的脂粉再也遮不住底下翻涌的血色,红白青紫交错变幻,如同打翻了染缸。精心准备的讨伐之词,此刻变成了滚烫的烙铁,死死卡在喉咙里,灼烧着她,让她几乎窒息。她慌乱地抓起旁边小几上的茶盏,想借喝茶掩饰这灭顶的狼狈,手指却抖得不成样子。温热的茶水泼溅而出,淋淋漓漓洒在她簇新的绸裙上,烫得她“哎哟”一声惊叫,手忙脚乱,狼狈得如同被剥光了羽毛的鸟。

“呵……呵呵……”她干笑着,声音抖得不成调,“珍大奶奶……您……您千万……千万保重玉体……蓉大奶奶……她……她是九天仙子下凡尘……吉人……自有天相……”所有关于“赔罪”、“道歉”、“精神损失”的字眼,早已被碾碎在尤氏滔天的悲痛里。她搜肠刮肚,只能吐出些“静养”、“名医就在路上”、“否极泰来”之类苍白无力的陈词滥调,反复咀嚼。最后,在尤氏那依旧哀戚却似乎缓和了一丝的目光注视下,璜大奶奶几乎是落荒而逃。跨出宁国府那高高的门槛时,夕阳将她瑟缩佝偻的身影拉得老长,投在地上,写满了“狼狈”二字。那背影,哪里还有半分来时的雄赳赳气昂昂?只剩下一片被彻底碾碎的、灰溜溜的尘烟。

璜大奶奶那点微不足道的风波,在宁国府深如渊海的愁云惨雾里,连一丝涟漪都未曾留下。此刻,所有的心都悬在病入膏肓的蓉大奶奶秦可卿身上。终于,一缕微光穿透厚重的绝望——手持冯紫英引荐的“太医院金帖”的张友士张太医,踏着清露而来,宛如降临尘世、普度众生的仙人。

贾珍,这位在秦可卿病榻前焦虑得如同困兽的公爹,亲自迎至仪门,一路引着张太医穿过重重华美的庭院。他眉头深锁,眼底布满血丝,那焦灼几乎凝成实质,沉甸甸地压在张太医肩头。张太医何等人物,目光如炬,早已将贾珍那异乎寻常的关切与这深宅大院无形的压力尽收眼底。他心头雪亮:此症,沉疴痼疾;此人,身份贵重。此番诊治,如履薄冰,既需妙手,更需慧心。

锦帐低垂,药气氤氲,病榻上的秦可卿,气息微弱如风中残烛,一张脸白得近乎透明,仿佛最上等的薄胎玉瓷,轻轻一碰便要碎裂。张太医屏息凝神,三根手指轻轻搭上那截覆着轻纱、伶仃得令人心碎的皓腕。室内静得可怕,连银针落地都清晰可闻。张太医阖目,仿佛整个心神都沉入了那片微弱的脉息之海,在寸、关、尺间细细探寻着生命河流那几近枯竭的源头。时而,他眉峰紧蹙,如遇险滩暗礁;时而,又似有微弱清泉在指下流过,引得他眉宇间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舒展。侍立一旁的贾蓉(秦可卿的夫君),紧张得手心沁满冷汗,几乎要站不稳。贾珍更是焦躁地在方寸之地踱步,眼神片刻不离太医的手指,那目光沉得几乎要将太医的指尖洞穿。

良久,张太医终于缓缓收回手,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他并未捋须(或许此刻更需要一种无言的凝重),只是深深一叹,那叹息声里仿佛承载了千钧重担。

“大奶奶此症,”他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每一个字都带着医者的分量,敲打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上,“左寸沉数,乃心经血耗;左关沉伏,肝家气滞血凝;右寸细而无力,肺金元气大伤;右关虚而无神,脾土生化之源已绝……”一连串精微艰涩的术语,如同天外梵音,听得贾珍父子云山雾罩,只能茫然地连连点头,心中早已是惊涛骇浪,无声呐喊:“先生!求您……说句人间能懂的话吧!”

张太医目光扫过贾珍那张因过度焦虑而扭曲的脸,话锋一转,将那些精微的脉象化作触目惊心的现实:

“病根深种,在于‘水亏不能养木’(肾精枯竭,无以滋养肝木),以致‘肝木亢盛无制’(肝火熊熊,焚心灼肺)。此皆因‘忧思郁结,损伤太阴脾土’(万重心事,寸寸绞杀了生机),‘肝气横逆,疏泄乖戾’(那肝中之气,早已化作无形钢刀,在她五脏六腑里日夜凌迟)!”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石子投入死水,“由此,月信逾期不至(生命之泉已涸),心气虚而生邪火(心已成灰烬,却偏燃着虚妄的烈焰),故症见:昼则燥热焚身,如置洪炉;夜则盗汗淋漓,似沐寒雨;四肢百骸,倦怠如绵;一点精神,短少若游丝……”这番描述,精准如同亲历,字字句句都似蘸着秦可卿的血泪写成。帐幔深处,那气息奄奄的人儿,苍白的唇几不可察地微微翕动了一下,仿佛灵魂深处发出一声绝望的共鸣。

最后,张太医的声音沉入一片渺茫的雾气之中:“依小弟浅见,此病……尚有三分可挽之机。”他刻意停顿,那沉默重如千钧,“若服下此方,且天意垂怜,医缘深厚……或可期于来年春暖花开之时……”“三分可挽”、“医缘深厚”……这飘渺的词语,如同风中残烛,微弱得让人心胆俱裂。贾珍何等精明,那“三分”二字像冰锥扎入心口,眼底瞬间掠过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

张太医不再多言,提笔蘸墨。狼毫在雪浪笺上游走,留下一个个力透纸背的药名:人参、白术、云苓、熟地、归身、白芍、川芎、黄芪……墨迹淋漓,组成一个沉重的名字——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这些名贵药材,是补气养血、调和肝脾的猛将。然而,真正那味能起死回生的“药引”,却只能无声地写在张太医洞悉一切的眼神里,写在贾珍骤然一缩的瞳孔深处——那便是:莫再烦忧!莫再生嗔!莫再……让那无望的、沉重的、足以焚毁一切的情愫,继续蚕食她残存的生命之火!

那深重的忧思从何而来?那焚心的肝火因何而起?这深宅如海,暗流汹涌:公公那逾越伦常、令人窒息的“关爱”是烙铁;丈夫懦弱无能、撑不起一片天是寒冰;她自己那冰雪聪明、玲珑剔透的心,看透一切却无力挣脱,更是穿心利箭!张太医的方子,字字治身,句句诛心(直指那隐秘的、流血的病根)。他如何能明言:“珍大爷,您远离这病榻三尺,便是胜过人间仙丹!”他只能借这晦涩的医理,借“忧思伤脾”、“肝木忒旺”的诊断,向在座那心如明镜的明白人(尤其是贾珍)发出无声的呐喊:这病,根子在心!在那无形的牢笼!在日夜不息的精神凌迟!汤药只能暂缓沉疴,那真正能救命的“心药”,那改天换地的“环境”,非人力所能及,只在……一念之间啊!

贾珍双手微颤,接过那张墨迹未干的药方。纸上龙飞凤舞的药名,此刻却像一张张无声控诉的状纸。他喉结滚动,极力压下翻腾的心绪,脸上挤出一个极其沉重又极其复杂的神情,对着张太医深深一揖,声音干涩得如同砂纸摩擦:“先生……真乃……再世华佗!再造之恩……贾珍……铭感五内!”这“神医”二字,字字千钧,包含着多少“看破不言破”的惊惧、无奈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激?或许连他自己也辨不清了。

张太医不再停留,深藏起所有的洞察与叹息,袖着那份不菲的诊金(其中是否也夹杂着沉甸甸的“封口”之意?),飘然离去,如同来时一般,不带走一片云彩。留下偌大的宁国府,被更深的愁云笼罩。尤氏依旧在无声垂泪,那泪仿佛流不尽的长河。贾蓉依旧茫然无措,像个走失在迷雾中的孩子。贾珍独自站在那深得望不见尽头的回廊下,手中药方如烫手山芋,窗外残阳如血,将他孤长的影子拖在地上,扭曲而沉重。病榻之上,秦可卿在浓得化不开的药雾里,微微侧过头,一滴冰冷的、无声的泪,终于从紧闭的眼角悄然滑落,渗入锦枕深处——那苦到极致的药味里,她是否也品出了一丝被彻底洞穿、却依旧无力挣脱的……无边悲凉?那悲凉,比死亡本身,更让她万念俱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