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红楼美梦 > 第84章 老父亲查课血压高 贾宝玉议亲拉警报

秋风,卷着残叶,在荣国府的朱漆大门前打着旋儿。那一片片枯黄的叶子,像是谁撕碎的信笺,诉说着说不尽的心事。贾宝玉垂首走在抄手游廊上,每一步都踏在忐忑的心跳上。方才父亲突然传唤,他的心头便像压上了一块巨石,沉甸甸的,几乎要喘不过气来。

“孽障!”

书房的门帘刚刚落下,那声熟悉的呵斥便如惊雷般炸响。贾政端坐在太师椅上,面色铁青,手中的书卷重重拍在案几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

宝玉的身子微微一颤,像是秋风中的一片叶子。他垂着眼睑,不敢去看父亲那双能穿透人心的眼睛。

“近日都读了些什么书?”贾政的声音冷得像冰。

“回、回老爷的话,”宝玉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正在读《论语》、《孟子》......”

“可曾学做文章?”贾政的目光如利剑般刺来。

宝玉的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他感到喉咙发紧,仿佛被什么无形的手扼住了。“学、学了几篇......”

贾政冷哼一声,随手拈起一张纸,丢在宝玉面前:“就以‘君子喻于义’为题,即刻作来!”

宝玉接过纸笔,手微微发抖。他抬眼望向窗外,只见几竿翠竹在风中摇曳,忽然想起黛玉前日咳血的模样,心中一痛,竟不知从何下笔。

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书房里静得只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贾政的眉头越皱越紧,眼看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就在宝玉抓耳挠腮之际,忽然灵光一现,想起昨夜在潇湘馆外听见黛玉抚琴时吟诵的诗句。他心下一动,笔尖便在纸上飞舞起来。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者,心之所向也;利者,欲之所趋也......”

他写着写着,竟不知不觉将平日里与黛玉论诗谈词时的心得也写了进去。那些灵动的思绪,那些超脱世俗的见解,如泉水般涌出,连他自己都感到惊讶。

贾政接过那几页墨迹未干的文章,起初仍是满面寒霜,但读着读着,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虽然文章辞藻过于华丽,逻辑也不甚清晰,但其中竟有几分难得的灵气。

“这......当真是你写的?”贾政的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诧异。

宝玉怯生生地点头,心跳如擂鼓。

贾政长长叹了口气,那叹息里竟有几分复杂的情绪:“虽辞意不甚清,到底还算成篇。”

这一刻,宝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抬起头,第一次在父亲眼中看到了一丝——哪怕只有一丝——的认可。那种感觉,就像在漫长的寒冬里,突然看到了一枝早开的梅花。

贾母得知此事后,那双历经沧桑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她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时机。

“政儿,”她将贾政唤到跟前,声音温和却不容置疑,“宝玉年纪不小了,他的婚事,该定下来了。”

贾政在母亲面前永远是恭顺的:“老太太看准了谁,就是谁。儿子没有不依的。”

贾母满意地点点头,开始细细道来:“咱们这样的人家,娶媳妇最要紧的是性情温婉,模样周正。要我说啊,宝丫头那孩子,真是再好不过了。温厚和平,行事稳重,模样更是百里挑一......”

她每说一句,贾政就点一次头。薛宝钗确实符合他对儿媳的所有期望——端庄、贤淑、知书达理。

“儿子也觉得甚好。”贾政终于表态,“回头我就去与薛姨妈商议。”

窗外,一片梧桐叶悠悠落下,仿佛预示着某个不可逆转的决定已经做出。而此时此刻,在潇湘馆的竹林深处,黛玉正对着一地落花出神,完全不知自己的命运正在被决定。

“姑娘,起风了,回屋里坐吧。”紫鹃轻轻为黛玉披上斗篷。

黛玉微微摇头,目光依然停留在那些凋零的花瓣上:“你看这些花,开时轰轰烈烈,落时却这般凄凉。”

紫鹃心中一酸,知道姑娘又在伤春悲秋。自从那日咯血之后,黛玉的身子就一直不见好转,反而日渐消瘦。

“宝二爷前日送来的燕窝,姑娘可要再用些?”紫鹃试探着问。

听到“宝二爷”三个字,黛玉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但随即又黯淡下去。她轻轻咳嗽起来,那声音撕心裂肺,让紫鹃的心都揪紧了。

“他......他近日可好?”黛玉的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

紫鹃正要回答,忽然听见外面传来脚步声。袭人笑吟吟地走进来:“林姑娘,宝二爷在老爷面前作了好文章,老爷竟夸了他呢!”

黛玉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那笑意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却短暂。

而此时在荣国府的另一处院落里,一场风波正在酝酿。

巧姐病了,病得很重。凤姐守在女儿床前,眼泪止不住地流。这个在贾府呼风唤雨的女子,此刻只是一个无助的母亲。

赵姨娘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她带着马道婆,假惺惺地前来探病。

“哎哟,我看大姐儿这病......”赵姨娘阴恻恻地开口,“怕是凶多吉少啊?要真有个三长两短,也好早点给她后来的小爷们腾地方不是?”

这话像一把淬毒的匕首,直刺凤姐的心窝。她猛地抬头,正好看见站在窗外的凤姐那张惨白的脸。

王熙凤浑身发抖,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想起多年前赵姨娘用巫蛊之术害她和宝玉的往事,新仇旧恨一齐涌上心头。

“好你个下作娼妇!”她在心里嘶吼,“黑心种子!你们给我等着!”

但她强忍着没有发作,只是转身离去,那背影决绝而冰冷。

夜色渐深,潇湘馆内烛影摇红。

黛玉靠在窗边,望着天边那弯残月出神。不知为何,今夜她总觉得心神不宁,仿佛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姑娘,该歇息了。”紫鹃又一次催促。

黛玉轻轻摇头:“我再坐一会儿。”

她取出宝玉前日送来的那块旧帕,上面还残留着淡淡的墨香。那是宝玉特意为她抄写的诗稿,字字句句都透着关切。

“你放心......”她想起宝玉说这话时的神情,那双总是带着笑意的眼睛里,此刻盛满了她看不懂的忧愁。

忽然一阵咳嗽袭来,她急忙用帕子掩住口。待咳嗽平息,帕子上赫然染上了一抹殷红。

紫鹃吓得脸色发白,正要喊人,却被黛玉拦住了。

“别声张......”黛玉虚弱地说,“不要让外祖母知道。”

窗外,秋风呜咽,像是为这薄命的红颜奏响的挽歌。

次日清晨,贾母房中的气氛格外凝重。

“宝玉的婚事,就这么定了。”贾母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宝丫头是最合适的人选。”

王夫人连连点头:“老太太英明。宝丫头性子沉稳,定能约束宝玉上进。”

邢夫人虽然心中另有打算,却也不敢反驳。

只有王熙凤站在一旁,心思早已飞到了生病的女儿身上。她想起赵姨娘那恶毒的诅咒,恨得牙痒痒。

“凤丫头,”贾母突然唤她,“你去薛姨妈那里走一趟,把这事透个风。”

王熙凤连忙收敛心神,应声道:“老祖宗放心,我这就去。”

她走出房门,阳光刺得她眼睛发痛。这一刻,她忽然想起黛玉那双含愁带怨的眼睛,心中竟生出几分不忍。

薛姨妈得知这个消息后,喜忧参半。喜的是女儿终于有了归宿,忧的是宝玉那不着调的性子。

“宝丫头,”她拉着女儿的手,欲言又止,“贾府来提亲了......”

宝钗正在绣花,闻言手微微一颤,针尖刺破了手指。一滴血珠渗出,染红了雪白的绢子。

她默默吮去血珠,脸上看不出喜怒:“全凭母亲做主。”

可是当她独自一人时,却对着窗外发了好一会儿呆。她想起宝玉那些离经叛道的言论,想起他看黛玉时专注的眼神,心中泛起一丝苦涩。

“或许,这就是命吧......”她轻轻叹息,那叹息消散在风中,无人听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