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红楼美梦 > 第48章 香菱诗海情迷路 赦老扇祸血泪残

红楼美梦 第48章 香菱诗海情迷路 赦老扇祸血泪残

作者:摸锦姬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8 07:39:18

薛蟠对着那面菱花镜,只觉得一颗心直往下沉,沉进了那深不见底的寒潭里。镜中的人儿啊,哪还有往日里京城阔少的半分风采?分明是个被打得七零八落的可怜人儿!那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像是谁在他脸上肆意泼洒的油彩,竟是这般触目惊心!

“天哪!天哪!”他捶胸顿足,声音里带着哭腔,“我薛蟠何曾这般狼狈过?这京城里,怕是连三岁孩童都要指着我的脸笑话了!我不能,我不能就这样认输啊!”

薛姨妈闻声赶来,见他这般模样,心都要碎了:“我的儿!我的心肝!你何苦这般折磨自己?那外面的世界风波险恶,娘怎么放心让你去闯啊!”她捧着儿子的脸,眼泪扑簌簌地落下来,每一滴都像是滚烫的烛泪,灼痛了薛蟠的心。

“娘!”薛蟠抓住母亲的手,眼神炽热得像要喷出火来,“您不懂!您不懂啊!儿子这回是铁了心要重新做人!我要让所有人都看看,我薛蟠不是只会惹是生非的纨绔子弟!我要去做一番大事业,让那些瞧不起我的人都刮目相看!”

宝钗静静地立在门边,嘴角含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那笑容里,有几分怜惜,几分无奈,还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怅惘。“哥哥既然有此雄心,倒也是件好事。只是不知哥哥所谓的大事业,究竟是怎样的宏图大计呢?”她的声音轻柔得像一片羽毛,却在薛蟠心上撩起一阵涟漪。

薛蟠顿时来了精神,双眼放光:“妹妹!你哥哥我这次要做的,可是惊天动地的大买卖!你可知道南边有一种会发光的石头?在黑夜里能发出柔和的光芒,比那月光还要皎洁,比那星光还要璀璨!我要把它们都运回来,让整个京城都为我的夜光珠疯狂!”

薛姨妈终究拗不过儿子的倔强,只得含泪为他打点行装。那一箱箱的绫罗绸缎,一件件的金玉玩物,哪里像是要去行商?分明是要去开一场盛大的宴会!小厮们面面相觑,却谁也不敢多言。

临行那日,薛蟠意气风发地跨上骏马,回头对母亲和妹妹挥手:“等着我吧!我一定会风风光光地回来!”阳光洒在他尚且青紫的脸上,竟也映出几分豪情来。

薛蟠前脚刚走,香菱后脚就像一只挣脱了牢笼的金丝雀,扑棱着翅膀飞进了大观园。啊!这园子里的每一片叶子都在向她招手,每一朵花儿都在对她微笑!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连空气里都弥漫着自由的味道!

这日,她信步走到潇湘馆外,只见竹影婆娑,清风徐来,竟是别有一番天地。她悄悄探头望去,但见黛玉歪在竹榻上,一袭白衣胜雪,手中执着一卷诗书,正自吟哦。那声音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听得香菱的心都揪了起来。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黛玉曼声吟道,眼角似有泪光闪烁。

香菱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一个箭步冲了进去,扑通一声跪倒在黛玉榻前:“林姑娘!好姑娘!求求您,收下我这个不成器的徒弟吧!我愿意为您做牛做马,只求您教我写诗!教我读懂那些美丽的句子!”

黛玉被她吓了一跳,待看清是香菱,不禁莞尔:“快起来!你这是做什么?写诗又不是什么难事,何须行此大礼?”她伸出纤纤玉手,轻轻点了点香菱的额头,“不过你既然有此心,我倒可以指点你一二。只是这写诗啊,最重一个'悟'字。你若真心想学,先去把王摩诘的五言律读上一百遍再说。”

香菱如获至宝,捧着那本《王右丞集》,像是捧着一件稀世珍宝。从此,大观园里多了一个痴痴傻傻的身影:时而在假山旁凝神静思,时而在花树下念念有词,时而在溪水边徘徊踟蹰。她的世界里,只剩下那些跳跃的诗句,那些优美的韵律。

“宝姑娘!宝姑娘!”香菱猛地推开蘅芜苑的门,发丝凌乱,眼窝深陷,可那双眼睛却亮得吓人,“我懂了!我终于懂了!原来'行到水穷处'不是真的没有水了,而是说人心里的路走到尽头了啊!'坐看云起时'也不是真的在看云,是在等待命运的转机啊!多么美妙!多么深刻!”

宝钗正在绣一幅牡丹图,被她这么一吓,针尖直直刺进了指尖。一滴鲜红的血珠渗出来,在白绢上晕开一小朵残梅。“哎呀!”宝钗轻呼一声,无奈地看向香菱,“我的好妹妹,你这又是何苦?学诗本是雅事,何至于把自己折磨成这个样子?”

可是香菱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吃饭时,她对着碗里的米粒发呆:“'粒粒皆辛苦',这平仄似乎不太对...”走路时,她撞上了桃树还不自知:“'人面桃花相映红',这意境真是美得让人心碎...”夜里,她常常突然从梦中惊醒,摸索着纸笔,在黑暗中写下灵光乍现的诗句。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某个深夜里,她又一次从梦中惊醒,迫不及待地点亮烛火,将梦中所得的诗句急急写下。值夜的丫鬟们都被她吓坏了,私下里都说香菱姑娘是被诗魔附了身。

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香菱终于写出了三首咏月诗。当她战战兢兢地将第一首呈给黛玉时,心跳得像是要冲出胸膛。

“月儿圆又亮,挂在柳梢上。嫦娥偷眼看,吴刚砍树忙。”

黛玉读着读着,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又急忙用帕子掩住口:“好香菱,诗贵含蓄,你这般直白,倒像是市井叫卖一般。还要再下功夫才是。”

香菱毫不气馁,又呕心沥血作了第二首。这一次,她恨不得将所有的华丽辞藻都堆砌上去:

“玉魄冰轮转碧穹,蟾宫桂影锁玲珑。清辉漫洒琼楼玉,素魄遥分阆苑风。”

宝钗看了,轻轻摇头:“这诗好比是将珠宝匣子打翻了,虽然璀璨夺目,却失了真趣。还要再炼。”

接连的打击让香菱几乎心碎。她抱着诗集在潇湘馆外的竹林里徘徊,身影单薄得让人心疼。黛玉远远望着,都不禁为她揪心。

终于,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香菱伏案而眠。梦中,一位衣袂飘飘的仙子对她含笑颔首。她猛然惊醒,提笔疾书: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写罢,她虚脱般地瘫倒在地。第二天,当这首诗传到诗社众人手中时,所有人都震惊了。探春拍案叫绝,湘云连声赞叹,就连黛玉眼中都流露出赞赏的神色:“香菱,你终于悟了!”

那一刻,香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她捧着那页诗笺,泪水模糊了双眼。终于,她在这诗意的世界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就在香菱沉醉于诗词世界的同时,荣国府的另一个角落里,正在上演着一出血泪交织的悲剧。

贾赦不知何时迷上了古扇,尤其对那个名叫石呆子的穷书生手中的二十把旧扇子情有独钟。那可不是普通的扇子啊!那是前朝名人的真迹,是历史沉淀的瑰宝!

“琏儿,你去!无论如何也要把那些扇子给我弄来!”贾赦的眼睛里闪烁着贪婪的光芒,“不管花多少银子,我都要得到它们!”

贾琏领命而去,费尽唇舌,将价钱出到五百两银子,可那石呆子却像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不卖!就是不卖!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命根子!就是饿死冻死,我也不能卖!”

贾琏无功而返,贾赦气得暴跳如雷:“没用的东西!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他眼珠一转,想起了刚刚升任京兆府尹的贾雨村。

贾雨村闻讯,立刻心领神会。不过几日功夫,一桩“拖欠官银”的案子就安在了石呆子头上。如狼似虎的衙役冲进那间破旧的茅屋,翻箱倒柜,最后“搜”出了那些古扇作为“赃物”。

石呆子哭天抢地,声音凄厉得让人心碎:“天哪!还有没有王法了!那是我祖上传下来的命根子啊!”可他的哭喊换来的只是一顿拳打脚踢。这个可怜的人儿,就这样家破人亡,生死未卜。

贾雨村谄媚地将锦盒捧到贾赦面前:“恩相,几把破扇子而已,那刁民竟敢私藏赃物,下官已经严办了。”

贾赦抚摸着那些古扇,笑得合不拢嘴:“好!好!雨村啊,还是你办事得力!”

站在一旁的贾琏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忍不住低声嘟囔:“为了几把扇子,害得人家破人亡,这算什么本事...”

这句话像是一根针,刺破了贾赦得意的泡沫。他勃然大怒,抓起桌上的端砚就朝贾琏砸去:“小畜生!你敢编排起老子来了!”

贾琏躲闪不及,额角被重重砸中,鲜血顿时涌了出来。他眼前一黑,踉跄着倒退几步,险些摔倒在地。

“滚!给我滚出去!”贾赦的咆哮声震耳欲聋。

贾琏捂着血流不止的额角,跌跌撞撞地逃了出来。他的心比伤口还要痛,还要冷。刚走到穿堂,就遇见了急忙寻来的平儿。

“二爷!我的二爷!这是怎么了?”平儿见到他满脸是血,吓得魂飞魄散,急忙上前搀扶。

贾琏忍着剧痛,将事情经过断断续续道来。平儿听得柳眉倒竖,银牙紧咬:“好个贾雨村!真是个狼心狗肺的东西!为了几把扇子,竟做出这等伤天害理的事情来!天打雷劈的玩意儿!”

她一边骂,一边心疼地扶着贾琏往屋里走:“快回去,我给您上药!这起子黑了心肝的,早晚会有报应!”

就在这时,宝钗带着莺儿从蘅芜苑方向走来,手中捧着一个白瓷罐子。见到这番情景,她急忙上前关切询问。

平儿像是见到了亲人,将满腹的委屈和愤怒尽情倾吐。宝钗静静地听着,脸上的笑容依旧温婉,眼神却渐渐深沉。

她将白瓷罐子递给平儿:“这是暹罗进贡的海上方配的棒疮药,最是灵验。快给琏二哥哥敷上吧。”莺儿在一旁补充道:“我们姑娘听说府里不太平,特意找出来的。”

平儿千恩万谢地接过。宝钗的目光掠过贾琏额上的伤口,又仿佛穿透了这园中的繁华景象,看到了那些不为人知的阴暗角落。

“这世上的事,原也难说得很。”她轻轻叹息,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有人在这园子里,为了几句'精华''玉魄',神魂颠倒,呕心沥血;可出了这园子,却有人为了一把扇骨、几笔旧墨,就能翻云覆雨,断人生死。雅耶?俗耶?清耶?浊耶?真真是一笔糊涂账了。”

说完,她微微颔首,转身离去。夕阳将她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平添了几分寂寥。

贾琏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又看看身边仍在愤愤不平的平儿,再想想还在为诗词痴狂的香菱,最后想到那个不知下落的石呆子和他的二十把古扇,只觉得一阵眩晕。

这大观园里的风花雪月,终究隔着一层精致的纱幕;而那纱幕之外的血腥与残酷,才是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模样。香菱诗中那声对嫦娥的痴问,在这残酷的现实中,显得那么遥远,那么凄凉。

“走吧,平儿,”贾琏的声音疲惫不堪,“回去上药。”他最后望了一眼蘅芜苑的方向,那里,一个痴心诗意的女子,或许正为终于得到认可的诗作而欣喜若狂。

这园中的“雅”与园外的“俗”,如同光与影,永远相随,永远交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