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还需要李雨桐陪苏晚,陈琛不敢给她一线操作岗,难道开设备的,苏晚一个电话打过来,她扔下作业直接就走吗?
就把她留在了办公室。
一大早,行政主管王璐不等她上班就催她说:“小李,赶紧来公司,今天要开股东大会,所有办公室在岗员工,一律参加,你要提前半个小时到公司,接受调度和安排。”
王璐主管就跟印象中严厉的教官一样,声音又快又重:“龙城矿业是否脱胎换骨在此一举,希望各位员工当成一场硬仗来打,谁掉链子谁走人。”
李雨桐也不免紧张,直到确信时间充裕,这才给苏晚发消息:“你跟姓陈的蜜月度完了吗?他现在还在不在家?今天公司出什么事了吗?”
苏晚说:“人还没走。正在刷牙。没觉得有什么事情呀,是什么事情?你确定出事了吗?”
其实就是单纯的股东大会,但是股东大会的内容却很骇人。
每次一提起收购,小股东们就在待价而沽,你说100万,他等着150万,你说150万,他又觉得亏了,你让第三方做的公正评估,他说他看不懂,他看得懂他也不相信。
李雨桐一到公司,手里拿上办公室的材料,就赶紧用手机给自己的上级啪啪拍照。
不是?
这有什么阴谋吗?
这是犯罪分子感觉自己的罪恶即将隐藏不住,要注销公司,希望消弭痕迹吗?
但问题是,这都是人家的企业行为,你不能说别人不能清算散伙呀。
为了掌握第一手情况,李雨桐全副武装,窃听器,针孔摄像头,行动耳机一应俱全准备出来。
与她相对应的小组十几名组员也各就各位,各种监听监视设备一字摆开,全面对接现场。
组长宋青书兼任了龙城市公安局的副职,目的是想深挖龙城的兄弟会成员,眼下这次会议虽然突然,使得他们应变仓促,但十几名组员都是精兵强将,紧急应变绰绰有余。
就是?
正常人卧底难当呀。
就像李雨桐。
她警校毕业,虽然成绩优异,痕迹学,犯罪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理论上都是过关的,但问题是,你具体打入犯罪份子身边,你就会发现,作为一名人类活动,特别是隐藏的犯罪分子,他的思想行为并不是全部都是有意识的,比如他吃饭掉了米,喝粥喜欢转碗,你能肯定这些行为分析下来,对侦破挖掘是有意义的?
李雨桐是警察,她干护工是真不行,就是加急给她恶补,她也缺乏一个护工的基本素养。
而且她现在只算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她的年龄,她的心理,她的成熟和演戏能力,真的不行。
但要说苏晚。
通过李雨桐的反映,则已经完全沦陷了。
陈琛对她太好了。
人都是有两面性的,你不能说一个罪犯就没有情感、荣辱和恩仇、欲念,而且他们还惯会伪装。
他对苏晚好得令人发指,以至于同为警察,照顾苏晚的李雨桐,都被他挑出百般不是,差点被开除。
宋青书把陈琛列为兄弟会新一代,这一代人出去上过学,究竟本来就是兄弟会成员,还是上学后被人发展起来的很难确定,他也曾派人秘密赶往新市,通过那边的警方来了解这个人在新城的历史。
结果发现,此人除了不久前差点被前妻的闺蜜告发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黑历史。
因为没有纳入警察重视的范围,加上一直从事商业活动,当地警方也很难还原其个人经历。
他回到办公室,再次拿出新市公安部门提交的档案,性别,民族,年龄,婚姻状况?
已婚?
这应该是离婚后,没有及时去户籍科变更造成的。
现在去推测加入组织的时间?
第一种可能,是自幼培养,他的族人中,比如死掉的陈局长,就是兄弟会成员,他可能是很早就被发展成成员了。
第二种可能是他前妻的家族,他前妻的母系家族其实是新市的一个涉黑家族,只是在沿海城市发达对犯罪份子打击力度很大,家族早就完成了转型。
第三种可能,就是回来之后,被他的姘头夏娟和夏娟的前夫发展为兄弟会成员了。
大数据局那边也有结论。
在他们的通讯软件上,也不存在针对他们组织和犯罪行为的公开讨论,就是有,也是带出来的,跟他们内部的人勾心斗角有关的寥寥几句。
但你要说没关系。
兄弟会怎么把自己的资产交给这个人了呢?
电话铃声响起。
这是龙河矿业内其它卧底打过来的,他们的股东大会已经要召开了。
宋青书站起来,前往小组办公区,他们利用现有技术已经搭建了一场现场直播,而且不只是卧底在直播,电台的人也来了。
一辆价格不菲的汽车一停下,安保人员,陈琛在公司养的几个亲信兄弟,媒体竟然也在跟着,他们邀请了当地媒体……
一个组员道:“卧槽呀。电视台全程直播的话,我们费功夫监视个鸟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