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善后余波,东瀛迷雾
晨雾氤氲,太湖之水在微熹的晨光下泛着粼粼波光,沉剑潭恢复了往日的幽深静谧,昨夜那星光璀璨、魔气滔天的异象仿佛只是一场集体幻梦。唯有潭边昏迷不醒的胡三娘、被赵陈随手丢在地上如同死狗般的朝廷内鬼,以及一粟道人那悲喜交加的啜泣声,证明着方才种种惊心动魄的真实不虚。
“三娘…三娘你醒醒…是老道我没用,没能早点救你出来…”一粟道人小心翼翼地探查着胡三娘的脉息,发现她虽气息微弱,但体内那股阴冷邪异的魔气已然消失,只是元气亏空得厉害,如同大病数十载,不由老泪纵横,又是后怕又是庆幸。
胡绯跪坐在母亲身旁,紧紧握着母亲冰凉的手,眼泪吧嗒吧嗒地掉,但眼神中已有了主心骨,她抬头望向赵陈,带着哭腔问道:“前辈,我娘她…”
“无性命之忧了。”赵陈宽慰道,“只是神魂与气血损耗过度,需长时间静养调理。待离开此地,我开一副固本培元的方子,再以金针渡穴之术疏导经脉,月余应可苏醒,但要恢复如初,非一年半载之功不可。”
听闻此言,胡绯和一粟道人才算真正松了口气,连声道谢。
赵陈目光转向地上那名昏迷的内鬼,对一粟道人吩咐道:“此人关系重大,看好了,别让他死了,也别让他有机会自尽。他脑子里还有些东西,或许日后有用。”
“前辈放心!贫道就是拼了这把老骨头,也绝不让这邪魔歪道再耍花样!”一粟道人连忙拍着胸脯保证,取出几道特制的符箓,毫不客气地贴在内鬼的额头、胸口、四肢关窍处,将其一身残存的内力与可能隐藏的邪术尽数封禁,又用结实的牛筋绳捆了个五花大绑。
处理完这些,赵陈的视线再次投向那已无异常的石壁沉潭,神识如网般细细撒开,感知着周遭。湖面上,那些昨夜闯入的各方人马早已作鸟兽散,逃得无影无踪,只留下几艘破损的船只和些许打斗痕迹,在晨雾中显得格外狼藉。远处,隐约还能听到一些仓皇远遁的破空声和舟楫划水声。
“跑得倒快。”赵小魔冷哼一声,她调息片刻,脸色已恢复红润,手持星晷,微微感应,蹙眉道,“福地入口彻底封闭了,空间节点也变得极其隐晦,若非星晷,几乎无法察觉。而且…那祭坛被毁,魔气被净化后,整个福地的灵气似乎也正在缓慢内敛沉降,怕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轻易开启了。”
“如此也好。”赵陈淡淡道,“逍遥子前辈设此福地,本为传承道统,静待有缘,而非成为野心家与邪魔的狩猎场。经此一闹,暂时封闭,反倒清净。”
他顿了顿,语气微沉:“只是没想到,魔尊之手,竟已伸得如此之长,连朝廷内部、慕容世家,乃至吐蕃密宗,都可能有其暗子或合作者。此番计划虽被我们挫败,但其图谋绝非仅此一处琅嬛福地。”
想到搜魂所得的信息,赵陈眼中闪过一丝凝重。那内鬼记忆中关于“魔尊”的信息虽碎片化,且被下了极强的禁制,导致关键处模糊不清,但几个关键词却令人心惊: “东瀛” 、“圣山” 、“八岐” 、“血祭” 、“通道” 。
这些词汇串联起来,指向一个极其危险的阴谋:魔尊的真身,很可能就潜伏在东瀛的某座圣山(极可能是富士山)之中,借助某种特殊的地脉环境或封印掩盖自身气息,并通过发展信徒、挑动纷争、进行大规模血祭等方式,试图构建一条稳定的、能让其部分力量甚至意识降临这个世界的通道!
琅嬛福地计划,只是其中一环,利用此地的空间特性和闯入者的能量作为祭品。而类似的节点,或许在其他地方也存在。
“东瀛…”赵陈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个地名。这个世界的地理与他所知前世略有相似又有不同,东瀛扶桑与中原隔海相望,历来有交流,但也充斥着海盗侵扰、武道流派争斗等纷乱。若魔尊真身藏匿于彼处,倒也符合其隐秘阴险的特性。
“前辈,您是说,那魔头的老巢在东瀛?”胡绯听到了这个词,擦干眼泪,好奇又愤恨地问道。
赵小魔也看了过来,星晷微微发光,似乎对这个地名也有所感应。
“十有**。”赵陈点头,“根据此贼记忆碎片,魔尊正在东瀛策划重大阴谋,琅嬛福地只是其计划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尽快将此事告知中原武林正道与朝廷,早做防范。同时…”
他目光扫过胡三娘和内鬼:“…需先安置好他们,再从长计议。”
“贫道在苏州城外有一处隐秘别院,可暂做落脚之地!”一粟道人立刻接口,“绝对安全,且药材齐全,便于为三娘疗伤!”
“如此甚好。”赵陈颔首,“事不宜迟,我们即刻动身。”
当下,由一粟道人引路,赵陈以柔劲托起胡三娘,赵小魔提着那名被捆成粽子的内鬼,胡绯在一旁小心护持,几人施展轻功,迅速离开了太湖缥缈峰区域。
一路无话,很快便来到苏州城外西山脚下的一处清幽竹林。竹林中掩映着一座小巧却精致的院落,白墙黛瓦,颇为雅致,正是了一粟道人的私产。
将胡三娘妥善安置在静室床榻上,赵陈立刻写下一张药方,交给一粟道人:“速去按方抓药,三碗水煎成一碗,先喂她服下,稳住元气。”
“是!”一粟道人接过药方,匆匆离去。
赵陈又让胡绯去打来热水,亲自为胡三娘施针。只见他出手如电,一根根细如牛毛的金针精准刺入胡三娘周身大穴,手法玄妙无比,隐隐带着一丝阴阳无极的道韵。随着金针渡穴,胡三娘苍白的脸上渐渐泛起一丝极淡的血色,呼吸也似乎平稳有力了些许。
胡绯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大气都不敢出,眼中充满了希冀。
做完这一切,赵陈才稍稍松了口气,来到外间。赵小魔正看守着那名内鬼,见他出来,开口道:“此人神魂中的禁制很强,强行搜魂所得有限,且极易触发反噬使其毙命。若要得知更多,需得慢慢磨掉那些禁制,或者…找到更擅长此道的高手。”
“无妨。”赵陈摆摆手,“知道魔尊可能藏身东瀛,已是重大线索。具体的,或许可以从其他渠道打听。慕容家、朝廷六扇门、甚至…东瀛本土的势力。”
他沉吟片刻,忽然问道:“小魔,你的星晷,可能感应到极东之地的异常能量波动?尤其是与魔气相关的?”
赵小魔闻言,闭目凝神,双手捧着星晷,缓缓将自身神识与星晷之力结合,向着东方无限延伸。星晷中心的星河缓缓旋转,投射出朦胧的光晕。
良久,她睁开眼,眸中带着一丝疲惫与惊疑:“感应非常模糊,距离实在太远了。但…在东方的海平面尽头,确实存在着一片极其庞大、晦暗、且充满怨憎与毁灭气息的能量场,如同蛰伏的巨兽,与昨夜那魔念同源,却强大了千倍万倍不止!只是似乎被什么力量束缚着,难以完全扩散开来。”
这个结果,与搜魂所得相互印证了。
“果然在那里…”赵陈目光锐利起来。
这时,一粟道人抓药回来了,立刻亲自去煎药。赵陈则走到院中,负手望着东方天际,若有所思。
中原武林如今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魔尊阴谋、各方势力角逐、朝廷暗探…再加上一个远在海外的巨大威胁…这潭水,是越来越深了。
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直接远赴东瀛?未免太过贸然,且中原根基未稳,诸多事宜未了。
先将消息传递出去?可信度几何?又会引起怎样的波澜?
还有慕容复、朝廷那些人,昨夜狼狈逃窜,今日又会作何反应?是否会猜到些什么?
一系列问题在赵陈脑中飞速闪过。
“前辈。”胡绯轻轻走到他身边,眼神坚定地说道,“等我娘情况稳定了,我想跟您一起去东瀛!我要亲手找那魔头报仇!”
赵陈看了她一眼,摇了摇头:“你修为尚浅,东瀛之行危机四伏,非你所能应对。当务之急,是照顾好你母亲,勤修武艺。报仇之事,不急在一时。”
胡绯闻言,虽有些不甘,但也知道赵陈说的是事实,默默低下了头。
“不过,”赵陈话锋一转,“或许有件事,你可以帮忙。”
胡绯立刻抬起头:“前辈请吩咐!”
“你久居江南,又与李府、慕容氏有些纠葛,对苏州乃至江南道的各方势力、消息渠道应有所了解。”赵陈缓缓道,“我要你暗中留意,近日苏州城内外,可有关于东瀛使者、商人、浪人,或者中原与东瀛秘密往来的一切不寻常消息,尤其是与‘圣山’、‘祭祀’等关键词相关的。一有发现,立刻告知我。”
打探消息,尤其是市井江湖层面的消息,有时候地头蛇比绝顶高手更管用。
胡绯眼睛一亮,立刻点头:“是!前辈放心!包在我身上!我这就去联系几个信得过的姐妹和丐帮的朋友!”
说完,她竟是一刻也等不得,风风火火地就往外跑。
“切记,暗中进行,勿要打草惊蛇。”赵陈叮嘱道。
“知道啦!”胡绯的声音远远传来,人已消失在竹林外。
赵小魔走到赵陈身边,望着胡绯远去的方向,轻声道:“你打算从本地情报入手?”
“嗯。”赵陈点头,“魔尊谋划甚大,在中原必有呼应之人,与东瀛也定有联系。苏州城作为江南重镇,水陆码头,若有蛛丝马迹,这里最可能发现。我们先在此暂住几日,一边为你胡姨疗伤,一边等消息,同时…”
他目光再次转向东方,眼神深邃如海:
“…我也需好好想想,该如何‘拜访’一下那东瀛圣山了。”
海的那边,是敌人,是谜团,亦是一场即将席卷天下的风暴源头。
而风暴眼,此刻正悄然停留在苏州城外这片安静的竹林小院里。
(第八十一章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