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王道·霸道·人间道
---
咸阳·章台宫
晨露未曦,宫墙内外的梧桐叶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扶苏手持竹简,在回廊下踱步,眉头紧锁。自嬴政病情好转后,这位长公子便被赋予了监国之责,每日批阅奏章至深夜。
\"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轻佻的声音从头顶传来。
扶苏抬头,只见赵陈翘着腿坐在飞檐上,手里抛接着一颗青枣。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先生!\"扶苏连忙行礼,\"您何时来的?\"
\"刚来。\"赵陈翻身落下,衣袂翻飞却不带起一丝风声,\"看你愁眉苦脸的,被奏章欺负了?\"
扶苏苦笑:\"近日各地上报,六国遗族蠢蠢欲动,赵高余党尚未肃清,而朝廷新政推行受阻……\"
\"停停停。\"赵陈掏了掏耳朵,\"说人话。\"
\"就是……\"扶苏斟酌词句,\"不知该如何治理这天下。\"
赵陈咬了口青枣,汁水四溅:\"早说啊。\"
他随手将枣核弹入池塘,惊起一尾红鲤:\"走,带你去个地方。\"
---
【市井·学堂】
咸阳西市,人声鼎沸。赵陈带着扶苏穿行在人群中,不时停下买串糖葫芦或包炒栗子。
扶苏的锦衣早已换成寻常布衣,但挺拔的身姿依旧引来不少目光。
\"先生,我们来这里做什么?\"
\"上课。\"赵陈指了指前方。
那是一座简陋的学堂,竹篱为墙,茅草覆顶。二十多个孩童坐在蒲团上,跟着一位白发老翁诵读《论语》。
朗朗书声穿过集市喧嚣,竟有种奇异的宁静。
\"王老先生曾为齐国博士,如今在咸阳教蒙童识字。\"赵陈低声道,\"你去听听。\"
扶苏不明所以,但还是整了整衣冠,走到学堂窗外。
老翁正在讲解\"仁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一个扎着总角的小女孩举手:\"先生,要是坏人不听话怎么办?\"
老翁捋须微笑:\"以德化之。\"
\"要是化不了呢?\"
\"以礼教之。\"
\"要是教不会呢?\"
老翁不恼,从案下取出一根戒尺:\"那就打手心。\"
孩童们哄笑起来。
扶苏却如遭雷击,呆立原地。
赵陈啃着糖葫芦凑过来:\"明白了吗?\"
扶苏喃喃道:\"德化为先,礼教次之,刑罚为末……\"
\"错。\"赵陈吐出山楂籽,\"重点是——该打手心时别犹豫。\"
---
【军营·演武】
离开学堂,赵陈又带扶苏去了城北大营。
正值操练时分,数千将士列阵如林。蒙恬高踞将台,令旗挥动间,军阵忽如长蛇迂回,忽如鹤翼展开,杀气冲霄。
\"蒙将军治军如何?\"赵陈问。
扶苏由衷赞叹:\"令行禁止,如臂使指。\"
\"知道为什么吗?\"
\"军纪严明?\"
赵陈摇头,指向一名正在纠正新兵姿势的老卒:\"你看他。\"
那老卒满脸风霜,左袖空荡荡的,却用仅剩的右手耐心帮年轻士兵调整长矛角度。做完这些,他从怀里掏出半块干粮,掰开分给几个面色饥黄的少年兵。
\"蒙家军的规矩——\"赵陈轻声道,\"将领最后吃饭,最先冲锋。\"
扶苏怔住。
\"霸道不是欺凌弱小,而是让强者守护弱者。\"赵陈拍了拍他肩膀,\"军队如此,治国亦然。\"
---
【酒肆·论道】
日暮时分,两人来到城南酒肆。
赵陈熟门熟路地拐进后院,老板竟是他旧识——正是那日赠酒的老汉。
\"哟,贵人又来啦!\"老汉笑着端出桑落酒,\"这次带朋友?\"
\"我学生。\"赵陈大咧咧坐下,\"把你腌的鹿肉切一盘。\"
酒过三巡,扶苏终于忍不住问道:\"先生,何为王道?何为霸道?\"
赵陈啃着鹿肉,满嘴油光:\"简单,对手不听话,从他身上压过去——这叫王道。\"
扶苏若有所思:\"那霸道呢?\"
\"对手听话了,也从他身上压过去。\"
\"这……\"
\"开玩笑的。\"赵陈灌了口酒,\"其实就一句话——该讲道理时讲道理,该动手时别含糊。\"
他蘸着酒水在桌上画了个圆:\"孔孟之道是什么?是压之前告诉人家一声。墨家呢?是帮着弱者一起扛。法家?是先把规矩立明白。\"
扶苏盯着那个渐渐蒸发的水圈:\"那先生之道呢?\"
\"我?\"赵陈咧嘴一笑,\"谁欺负我学生,我揍谁。\"
老汉在一旁哈哈大笑:\"赵小哥还是这般混不吝!\"
笑声中,扶苏忽然离席,郑重一拜:\"学生受教。\"
---
【宫墙·夜话】
回宫路上,华灯初上。扶苏忽然在宫门前驻足。
\"先生,我还有一问。\"
\"放。\"
\"若王道、霸道皆不可为,该当如何?\"
赵陈望向宫墙上那轮明月,轻声道:\"那就做个人吧。\"
\"做人?\"
\"嗯。\"赵陈笑了笑,\"会哭会笑,会犯错会后悔,会被一碗羊肉泡馍感动得稀里哗啦的……普通人。\"
他解下墨玉葫芦塞给扶苏:\"送你个毕业礼物。\"
扶苏拔开塞子闻了闻,却是普通的冰红茶。
\"记住了。\"赵陈转身挥手,\"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候到了,味道自然就好。\"
他的背影消失在长安街的灯火中,唯有声音随风飘来:
\"对了,鹿肉钱还没付,记你账上啊!\"
扶苏捧着葫芦,哑然失笑。
月光如水,宫墙内外,梧桐叶沙沙作响。
(第一百一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