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天灾逃荒:我过之处,寸草不生 > 第122章 建房子

天灾逃荒:我过之处,寸草不生 第122章 建房子

作者:昭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8 07:05:34

一个成熟的烧砖师傅,一天能捏200-400块青砖。

具体多少还跟是不是规模化生产、模具是否高效、同事之间是否能默契配合等诸多因素有关。

但是杜若这里新手比较多,而且作业规模化、标准化的程度不高。

目前一天下来,每个人的产量大概在250块左右。

好在她请了十个人,每天能有2500块左右的产出。

当然这里是刨除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后面的烧制工作,粗略计算的。

既然青砖已经在烧制了,房子的地基也该打起来了。

杜若准备修建既能防寒,又能储存粮食,甚至还兼具防御功能的房子。

古代没有钢筋和水泥,只用青砖的话,想要牢固,对粘合剂的要求就比较高。

糯米灰浆好是好,可她舍不得粮食。

说句不好听的,这天灾**的,也不知道能住多久呢,没必要费这个粮食。

所以她准备用石灰砂浆来代替,可惜来辉山这么久,也没见着石灰的影子,她已经让蔡婶子去帮她打听了。

并且承诺,只要找到石灰,便给五十两银子的赏钱。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她对蔡婶子很有信心,不行的话,她只能去姜格那里问问了。

设计图她已经想好了,借鉴古代堡垒的结构,房子修建里外两层。

受制于材料、工艺和设计者的水平。

而且她们母女俩才两个人,也没必要修建太多的屋子,所以只准备修建两层高的房子。

一楼第一层大门进去,左右两边都是上二楼的楼梯,外层建筑会修建多个窗户,主要是为方便御敌和逃跑。

第二层大门进去,才是母女二人居住生活的地方。

一楼她准备修三间屋子,一间是居住的,一间是厨房兼会客厅,还有一间是洗澡的地方。

至于茅厕,则准备修在后院里。

主要是古代都是旱厕,茅房在屋子里根本无法住人,实在不行,拎个马桶进屋也行。

居住的房间,她准备弄上火墙和火炕,对抗严寒。

还准备自己偷摸挖一个地窖,以备不时之需。

二楼则只有两间屋子,主要是作为储存室用的。

等秋收的时候,她空间里肯定装不完所有的粮食和蔬菜,所以需要准备专门的储藏室。

二楼的四周弄一个环绕的走廊,方便观察敌情。

而且不管是一楼还是二楼,里外层建筑的窗户都是错开的,这样就算外面放冷箭,也不怕。

主体建筑修好,她还准备在堡垒的四周围一个三米高的围墙。

这样就能在院子里种些蔬菜,和晾晒粮食。

当然,设想是美好的,青砖也不是问题,人力也不是问题,就差石灰了。

好在,蔡婶子也没让她失望,几天后就传来了好消息。

“东家,你让俺们找的白色石头,是不是这样的?”

此时正值中午,娘俩在窑洞门前晒太阳,顺便看顾田地呢,就见蔡婶子一脸兴奋的跑过来。

接着神秘兮兮的从衣兜里掏出一小块呈灰白色的石头。

杜若接过来端详了一会,发现的确是石灰岩,顿时眼前一亮。

“你们在哪找到的?还有多少?离咱们这远不?”

“这是俺表弟一家在一处山崖下找着的,那山崖上全是这样的石头,离咱们这且有段距离勒!”

蔡婶子眉飞色舞的说。

接着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又开始诉苦:

“东家,您不知道,自从您说了这事,俺就发动全家去找了。”

“怕耽误您的事,连俺们小叔子一家,还有俺娘家,甚至还有俺表弟一家都发动出去了。

咱们把附近的山头都找遍了,这些天,俺们表弟一家更是天没亮就出门去给您找石头了......”

“放心吧!只要带我去看过石头,若是确如你所说的那样,这五十两我立马就给你!”

“你来我这这么久了,应该也知晓我的脾气,我这个人是从不食言的!”

知道她想说什么,杜若直接给了她一个定心丸。

想要让别人给你办事,自然不能只靠一张嘴,该给的钱就要给人家。

“嘿嘿!俺这不是怕您忘了嘛。”

蔡婶子嘿嘿笑着,心总算放回了肚子里。

这些天他们为了找这石头,可是连觉都没睡好,都是为了这五十两银子呐。

“东家!您看,咱们是现在去看,还是挑个时候再去?”

“现在就去吧!”

杜若说着,把窑洞的门锁上,便带着明珠跟着蔡婶子出门了。

蔡婶子说有段距离,确实是有段距离的。

三人午时左右出发,在未时末快申时初的时候,才到山崖边上,大约走了三个多小时。

“阿娘,这山好漂亮啊!”

看着眼前呈现灰白色的裸露山体,明珠有些惊叹的说。

“这就是石灰岩!”

看着眼前的大片山崖都是这样的石头,杜若忍不住扬起嘴角。

石灰岩经过煅烧,就会变成生石灰。

生石灰加水“消化”,就能变成熟石灰,也就是氢氧化钙。

熟石灰是建筑行业中常见的材料,可以作为粘合剂,也能作为抹面材料,具有很好的粘合效果和防水作用。

她是不准备贴瓷砖的,所以以后的装修材料,准备用石灰抹抹墙就得了。

一直到回去的路上,杜若的心情都很好。

回到村里的时候,才交代蔡婶子:

“烧砖十个人可能不够,你另外再找二十个人去烧砖。”

“且我这房子也要动工了,需要一百个打地基的人,能找着人不?”

杜若说着,看向蔡婶子。

“找人倒是容易,如今春耕都差不多了,大家也该空闲出来了,后面来的流民没分到多少地,如今正到处找活干呢!”

“给朝廷种地,一天才七十文,大家都抢着干!

咱们这一天一钱银子(一百文),大家还不抢破了头?”

“就是......这打地基的人是不是有些多了?”

蔡婶子犹犹豫豫的看向杜若,村里谁家起房子需要一百个人打地基啊!

“这你不用担心,早日把地基打出来,才好开展后面的工程,今年还需要修建房子呢,要赶工期了!”

如今是农历五月中旬,东北的秋收在农历九月左右。

只有四个月的时间!

四个月的时间里,想要把房子修出来,甚至把院墙砌出来,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

毕竟古代的生产力摆在这里,没有机器帮忙,那就只能堆人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