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没有银子,交金子也是一样的。
如今金银的兑换比例是:1两黄金=10两白银。
换算一下,她们母女俩需要交10两黄金,刚好是一个金锭。
前些日子,杜若清点物资的时候,特意把黄老爷的那箱金子数了数,发现里面有500个金锭。
1个金锭=10两,500个金锭就是5000两金子,相当于五万两白银。
如果不是天灾**,杜若母女俩这辈子都不用愁了.
整日里吃吃喝喝,躺平一辈子都行。
待将所有的银子都逐一清点完毕,那些守城的官兵们这才不紧不慢地朝着她们挥了挥手,表示准许放行
于是,在花了一百两银子后,母女二人终于得已进城了。
现下虽是大半夜,但因为心里牵挂着户籍的事,所以便直接去县衙旁等着了。
东方的天空逐渐泛起鱼肚白,微弱的晨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
直到天光大亮,县衙旁边的那扇小门终于打开了。
杜若母女俩才跟随着流民队伍,去县衙办理新的户籍。
大景朝虽然设有女户,但数量稀少。
毕竟不是主流,衙门的人有些不愿意办。
但当杜若将一枚玉扳指悄悄塞进王主薄手中时,他原本紧绷的脸色就缓和了下来。
微微眯起眼睛,上下打量了杜若母女一番,然后点了点头,表示可以办女户。
自此,柳珠更名为杜明珠,娘俩都成了武连县人。
踏出县衙的那一刻,杜明珠(柳珠以后就改成杜明珠了)仍觉得如坠梦中,有些难以置信。
她下意识地捏紧自己的衣角,目光呆呆地望着远方,心中五味杂陈
曾经,每一年阿娘都会低声下气地恳求阿奶给自己上户籍。
因为只有拥有户籍,等到她出嫁之时,才能算得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但每次都被阿奶毫不客气的拒绝了,还要把娘俩痛骂一顿。
骂她们母女俩只会憨吃憨睡,不体谅家中生计艰难。
家里可没有闲钱去给她们上户籍。
没想到她今天竟然以这样的方式,拥有户籍了!
多年的心愿终于达成,杜明珠不禁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走吧!咱们去租房子去。”
杜若心疼的摸了摸女儿的头,带着她走远了。
见这城里还算安定,杜若准备留下来好好休整一番,补充一下物资。
毕竟那么多的金子,现在不花出去,以后可能都没地方花了。
还是变成物资,让人更安心一些。
而且天灾以后,金银一直在贬值,物价飞涨,也不知道现在粮价几何。
由于她还准备制作熟食,住在客栈里着实不方便,所以准备租一个小院子。
先是去了城内的牙行,让中人带着去看了院子。
最后杜若以每月十两银子的价格,租下了一个小院。
付了两个月的租金,这才带着明珠出去采购物资。
因为是灾年的缘故,街道上并不繁华,冷冷清清的。
就算有开门做生意的铺子,也多是卖些衣物或者其他生活用品。
很少看到有卖吃食的铺子或者摊子。
不说别的,就是吃食的原料从哪里来,就是个问题。
更别说还得防偷、防抢。
所以没有点本事,如今也不敢做吃食的生意。
母女二人转过两条街,才终于看到一个包子铺。
“老板,这馒头多少钱一个啊?”
杜若倒不是要买馒头,而是想打探这城中的物价。
“馒头三十文一个~”
老板说着,手脚麻利的掀开盖子,顿时一股浓郁的面香味扑鼻而来。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微微泛黄的馒头。
这里不比现代,即便是上等的面粉,其颜色也是淡黄色,做不到现代面粉那么白。
“三十文钱一个包子?”
杜若惊了,这才过去半年时间,价格已经翻了六倍了。
还记得她刚醒来的时候,带着明珠去县城,给娘俩各买了一个馒头。
那时候的馒头是五文钱一个。
又问了包子的价钱,发现都是天价之后,冲着热情的老板摆摆手,杜若果断带着女儿走了。
可能是这样的事情见多了,老板也没在意。
只轻轻叹了口气,动作熟练地将蒸笼原封不动地盖好。
嘴里嘟囔着:“唉,这生意真是越来越难做啦!”
就在这时,恰好有一位常客走进店里。
一进门就听到了老板的抱怨声,于是忍不住笑着调侃道:
“嗐,还不是你们的东西越卖越贵,如果能便宜些,咱们岂有不买的道理!”
老板听了这话,也是一脸无奈,苦笑道:
“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这城中的粮食一天一个价呢,哪里是我们越卖越贵,分明是粮食的价格越长越高!”
“哎!”
说到城中的粮价,客人也沉默了,两人对视一眼,都有些无力。
与此同时,杜若母女二人已经走到了城中最大的粮铺前。
杜若抬头望着那块醒目的招牌,上面清清楚楚地标示着各种粮食的价格。
看完,她也沉默了。
粮价已经上涨到这个地步了吗?
只见上面写着,一石糙米二十两,论斤卖三钱银子一斤。
白米和糯米更是贵出天价,一石白米三十两,一石糯米四十两。
因为北方盛产小麦,面粉倒是便宜一些,一石面粉二十五两。
即便是最为廉价的豆子,一石也卖到十五两银子。
粮价虽然上涨了,但是大家的收入可没涨。
城里寻常百姓家,一家人一年的收入可能都没有十两银子。
周边的农户就更别说了,一年下来,能挣个二两银子,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了。
大景朝的一石粮食,大约是现代的一百斤左右。
也就是说,一家人一年全部的工资,只够买五十斤糙米。
看来这些粮食不是卖给普通人吃的,他们的受众是城里的大户。
那城里这么多百姓吃什么?
杜若不愿去深想。
“掌柜的,给我来十石的白米、十石的面粉,还有五石的糯米!”
想起空间狭窄的面积,杜若忍痛喊道。
如果可以,她真想把铺子里的粮食都带走,可惜空间面积太小了,根本装不下。
而且还要装干净的水、熟食,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这些粮食都不一定能放得下。
等会回去,杜若准备把空间里的东西再好好整理一下,争取能放下更多的物资。
“竟要这么多的粮食??”
听到杜若的要求后,粮铺的掌柜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满脸狐疑地上下打量起眼前的这对母女来。
这看着,也不像是大户人家出来采买的下人啊!
掌柜心里正嘀咕着,就见这女人从怀里掏出几锭金子来,狠狠的拍在桌子上。
“银子老娘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