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面圣洛阳 帝心难测
穿过层层宫阙,小黄门将刘进引至一处灯火通明的偏殿。殿内陈设不算奢华,却透着一股皇家特有的威严,一名身着龙袍的中年男子正坐在榻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正是大汉天子刘宏。
“臣刘进,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刘进连忙跪倒行礼,心中却暗自打量。这位灵帝虽久居深宫,眉宇间却带着几分疲惫,眼角的细纹藏不住常年沉溺享乐的痕迹,只是那双眼睛偶尔闪过的精光,又让人不敢小觑。
“起来吧。”刘宏的声音不算洪亮,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早听说黄巾平叛,你立了大功,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手段,倒是难得。”
“臣不敢居功,皆是陛下天威,将士用命。”刘进起身垂首,姿态恭敬。
刘宏摆了摆手,示意小黄门退下,殿内顿时只剩下君臣二人。他沉默片刻,忽然问道:“刘进,你是朕的宗亲,说实话,像你们这些宗室子弟,是不是都觉得朕是个昏君,把这大汉江山折腾得不成样子了?”
刘进心中一惊,没想到皇帝竟会问出这种话。他略一沉吟,朗声道:“陛下此言差矣!臣不敢有此想法。大汉如今乱象丛生,实乃世家大族盘根错节,垄断朝堂,压榨百姓所致。他们手握权柄,却只知争名夺利,哪管天下疾苦?黄巾之乱,看似是流民作祟,实则是世家逼出来的祸事!”
刘宏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随即抚掌笑道:“说得好!说得好啊!”他站起身,在殿内踱了几步,“你倒是敢说。朕也一直觉得,那些世家才是国之大害!你看那黄巢,虽为草莽,却敢直面世家,朕其实……还挺欣赏他的,可惜太弱了,终究还是被世家联手灭了。”
他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又说起自己对付世家的手段:“朕这些年来设鸿都门学,就是想提拔些寒门子弟,制衡那些世家出身的官员;废宋皇后,立屠户出身的何氏,就是要打破世家联姻的圈子;重用宦官,也是想借他们的手,压一压那些士族的气焰;察举制里,朕也特意关照过寒门……可到头来,收效甚微不说,还闹出了这么多事。现在全天下都在说,朕宠信宦官,弄的天下民不聊生。却不知道,现在朕手下能用的也只有这些宦官。朕不用他们,就彻底成了那群世家的傀儡。”
说到这,灵帝刘宏也觉得自己有些失态。
刘宏叹了口气接着说:“黄巾之乱,算是给朕敲了警钟。再这么闹下去,那些世家怕是要掀桌子了。朕也是无奈,想来想去,就觉得还是得提拔些宗亲。比如刘虞就不错,刘焉也可以,你征讨黄巾有功,也是个可造之材,还有刘表、刘岱等人,都是可用之才。宗亲掌权,总比让世家把这江山掏空了好——便是将来宗亲里出了反骨,这天下终究还是刘家的,总好过落在外人手里。”
这番话听得刘进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没想到灵帝竟看得如此透彻,只是这份清醒来得太晚,且手段终究落了下乘。
“陛下圣明!”刘进连忙表态,“臣对大汉忠心耿耿,对陛下绝无二心,愿为陛下分忧,为大汉镇守四方,讨伐逆贼!”
刘宏看着他,眼中露出满意之色:“朕信你。说吧,这次平定黄巾,你想要什么封赏?只要朕能办到,都可以答应你。”
刘进心中早有计较,并且和自己手下的智囊团早就商议过。只不过,有些事情并不受他控制,他只能往好的地方争取。
他也知道直接求高官厚禄不但容易引起猜忌,世家大族也不会同意。且他真正想要的是稳固的根基。当然,也不能一下子就说出自己的目的。当下便说道:“一切全听陛下安排。”
刘宏笑了一下,才说道:“不用如此,朕每天和那些世家勾心斗角已经够累的了,你与朕是同族,朕就当你是自己人了有什么想要的,直说就好!”
刘进一听,火候也差不多了,于是躬身道:“臣别无所求,只是手下将士随臣出生入死,理当有所封赏。臣想着,北方边疆常年受胡虏侵扰,臣愿去北疆为大汉守边,恳请陛下恩准臣担任雁门太守一职。”
他顿了顿,又道:“臣麾下岳飞、薛仁贵、秦琼皆有将才,可任朔方、五原、云中太守;刘伯温智计过人,可任定襄太守。臣等定能为陛下守住北疆,不让胡虏越雷池一步。”
这北方五郡地处并州边陲,常年战乱,土地贫瘠,向来是世家不屑染指之地,刘进选这里,既是避开朝堂纷争,也是想将这片土地打造成自己的根基。至于人口问题,别忘了,刘进手里还有一张牌没打呢。
然而刘宏却摇了摇头:“你这请求,朕不能答应。”
刘进一愣,抬头看向皇帝。
“其一,朕暂时想把你留在身边,京中多事,正需你这样的年轻才俊辅佐。”刘宏缓缓道,“其二,你平定黄巾的功劳,只给个太守实在太小,传出去会说朕赏罚不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