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开局岳飞薛礼,我称霸三国 > 第167章 诸侯并起 烽烟再燃

然而,相对于支持刘进的,反对刘进的世家就更多了。

冀州邺城的袁绍府邸,近来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各州世家的使者络绎不绝,送来的粮草、军械堆积如山,府门前的广场上,每日都有来自各地的壮丁被编入军队,甲胄碰撞声、操练呐喊声此起彼伏,一派鼎盛景象。

议事厅内,袁绍端坐主位,看着手中各州世家送来的投名状,脸上抑制不住地露出得意之色。身旁的许攸、逢纪等谋士满面红光,连素来沉稳的审配,眼中也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主公,自从刘进推行新政,短短两月的时间,我军兵力已达五十万,粮草更是可支撑三年,这都是托了刘进那小子的福啊!”逢纪抚掌大笑,语气中满是嘲讽,“他推行新政,得罪了天下世家,反倒让主公坐收渔利,真是天赐良机!”

审配也道:“何止兵力?各州世家为表忠心,送来的铁器、马匹不计其数。主公下令效仿刘进军队组建的三万铁甲军,如今已全员披甲,战马皆配马铠,战斗力远超寻常军队。再过一月,铁甲军规模可达五万,到时候挥师南下,定能一举荡平长安!”

袁绍捋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傲然。他从未想过,自己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拥有如此庞大的势力。刘进的新政,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面,激起的涟漪让所有恐惧家族利益受损的世家都向他靠拢——毕竟,如今放眼天下,唯有他袁绍有实力与刘进抗衡。

“青州的崔家、卢家已率部来投,带来兵马三万;幽州的韩馥旧部联合乌桓骑兵,愿听主公调遣;就连关中侥幸逃出来的几个世家,也将私藏的甲胄兵器尽数献上……”许攸一一禀报,声音中带着几分感慨,“主公,如今我军势大,当尽快制定伐汉大计,迟则生变。”

袁绍点头,目光扫过地图上冀州、青州、幽州连成一片的疆域,沉声道:“传我令,命鞠义,牵招各率五万大军,屯兵黎阳、白马,随时准备渡过黄河;命袁谭,高干操练铁甲军,务必做到令行禁止;另派使者前往青州,联络曹操,许以高官厚禄,让他从东线牵制刘进兵力。”

“主公英明!”众谋士齐声应道。

议事厅外,阳光正好,映照着邺城高耸的城墙与城外连绵的军营。袁绍站在窗前,望着这鼎盛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志得意满。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率军攻入长安,取代刘进,成为天下之主的场景。

只是他没注意到,审配望着那些送来的粮草军械,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这些世家的支持,看似无偿,实则都带着条件,将来若是真能平定天下,这些世家索要的回报,恐怕会让冀州不堪重负。但此刻主公意气风发,他终究还是将疑虑压在了心底。

与冀州的鼎盛相比,青州北海的曹操军营,显得有些寒酸,却透着一股紧绷的锐气。中军帐内,曹操正与程昱、曹昂查看军报,案上的油灯跳动着,映出他眼中的复杂神色。

“父亲,青州本地的王氏、赵氏已送来粮草五千石,愿意助我军扩充兵力。”曹昂指着军报,语气中带着一丝振奋,“加上之前收拢的残部,我军现有兵力五万,虽不如袁绍势大,却皆是百战余生的精锐。”

程昱补充道:“王氏、赵氏虽在青州不算顶尖世家,却掌控着北海的盐场与铁矿,有他们支持,我军的军械粮草暂无大碍。只是……他们也提出条件,希望将来主公能废除刘进的新政,恢复世家旧制。”

曹操冷笑一声,将军报拍在案上:“恢复旧制?这些世家,永远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若真能平定天下,我岂能让他们再像以前那般作威作福?”

话虽如此,他却也知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不能得罪这些世家。他沉吟片刻,道:“告诉王氏、赵氏,只要他们全力支持我军,将来之事,容后再议。另外,命曹仁,曹休加紧操练兵马,尤其是骑兵,务必做到来去如风——咱们兵力不足,只能以奇制胜。”

“是!”曹昂领命而去。

帐内只剩下曹操与程昱,气氛一时有些凝重。程昱看着曹操鬓边新增的白发,低声道:“主公,袁绍势大,又拉拢了众多世家,将来若是与我军反目,怕是难以抵挡。不如……暂且依附于他,待时机成熟再另做打算?”

曹操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倔强:“依附袁绍?当年我在兖州时,他便想吞并我,若非我拼死抵抗,早已身首异处。此人外宽内忌,绝非可托身之人。如今他势大,又有刘进这个大敌,咱们暂且与他虚与委蛇,却不能真的沦为他的附庸。”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北海与徐州的边境:“陈友谅在徐州拥兵十五万,此人野心勃勃,定然不会久居人下。咱们可暗中联络他,约定互为犄角,若是袁绍南下攻汉,咱们便趁机北上攻打公孙瓒,扩充实力,让陈友谅帮咱们防备后方。”

程昱眼中一亮:“主公此计甚妙!陈友谅与刘进素有嫌隙,又得徐州世家支持,定然愿意与我军联手。”

曹操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刘进推行新政,逼得天下世家抱团,却也给了咱们喘息的机会。这天下,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帐外的风带着渤海的咸涩,吹得军旗猎猎作响。曹操望着北方袁绍的方向,又看了看西方长安的位置,眼中燃烧着不灭的火焰——无论前路多么艰难,他都要活下去,要报仇,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徐州下邳,陈友谅的府邸原是陶谦的州牧府,如今已换了主人。陈友谅身着蟒纹锦袍,坐在陶谦曾经的座位上,接受着徐州世家的朝拜,脸上带着志得意满的笑容。陶谦已经于月前病逝,陈友谅彻底坐稳了徐州刺史的座位!

“陶谦老匹夫,经营徐州多年,到头来还不是为我做了嫁衣?”他心中冷笑,目光扫过阶下的世家代表——徐州最大的曹家,杨家、张家,王家一个个毕恭毕敬,送上的贺礼堆满了大堂。而陈家本就是他的本家,支持他自然不用说。

“主公,自您接任徐州刺史以来,各县世家纷纷响应,短短两月,已募集兵马十五万,粮草二十万石,足以与袁绍、刘进分庭抗礼。”谋士张定边躬身道,“只是广陵太守张超,虽愿服从主公号令,却提出必须为他报兄仇,否则便不接受调遣。”

陈友谅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随即笑道:“报兄仇?这有何难?不过,此时天下一心,不能节外生枝!传我令,徐州全境暂停推行刘进的任何政令,凡有敢提及均田、盐铁官营者,以通敌论处!告诉张超,只要他忠心办事,广陵太守之位,还是他的。至于其他的,日后我自会帮他!”

“主公英明!”众世家代表齐声赞颂,心中暗自松了口气——他们支持陈友谅,本就是为了抵制新政,保住自家产业,如今看来,这条路算是走对了。

而在千里之外的荆州襄阳,刘表的府邸内,正上演着一场关乎“天命”的讨论。吴郡朱家的代表朱桓,被朱元璋派来荆州,此时正慷慨陈词:“刘荆州乃汉室宗亲,德高望重,如今刘进倒行逆施,得罪天下,正是刘公取而代之,承继大统之时!我江东士族愿拥戴刘公为帝,共伐逆贼!”

刘表端坐主位,捋着胡须,脸上虽不动声色,眼中却闪过一丝心动。身旁的蒯良、蒯越对视一眼,蒯良上前一步:“主公,朱先生所言虽有道理,却需谨慎。如今袁绍在北,陈友谅在东,曹操在青,皆拥兵自重,若主公贸然称帝,恐成众矢之的。”

蒯越补充道:“兄长所言极是。不如先遣使者联络益州刘璋、徐州陈友谅、青州曹操、冀州袁绍,探探他们的口风。若众人皆有推戴之意,再行此事不迟。”

刘表点头,心中的冲动渐渐平复——他虽有野心,却也深知枪打出头鸟的道理。他沉吟道:“便依二公之言。命韩嵩为使,前往益州;王粲为使,前往徐州;再派傅巽,庞季为使者,分赴青州、冀州,务必摸清各路诸侯的态度。”

“是!”

使者离去后,刘表独自站在窗前,望着襄阳城外的汉江,心中思绪万千。他想起年轻时单骑入荆州的意气风发,想起这些年苦心经营的基业,若真能称帝,也算不负此生。只是……刘进的雷霆手段他早有耳闻,袁绍的野心更是昭然若揭,这条路,真的能走得通吗?

蛇灵的密探隐在襄阳城的角落,将刘表遣使联络诸侯的消息记在密信上,连夜送往长安。他们知道,这封信一旦送达,长安的那位年轻帝王,又将面临一场更大的风暴。

天下的局势,因刘进的新政变得愈发错综复杂。支持与反对的阵营壁垒分明,袁绍、曹操、陈友谅、刘表……各路诸侯借着世家的支持迅速壮大,一场席卷天下的大战,已在悄然酝酿。

而身处风暴中心的刘进,此刻正站在长安的城楼上,望着南方的天空。他知道,接下来的路,将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艰难,但他的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坚定。

乱世之中,唯有强者,才能定鼎天下。他,刘进,必将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