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开局岳飞薛礼,我称霸三国 > 第143章 宫宴闻报 袁绍异动

第一百四十三章 宫宴闻报 袁绍异动

长安皇宫的养心殿内,暖意融融。雕花窗棂外,几株寒梅开得正盛,鲜艳的花瓣映着午后的阳光,透着几分雅致。内殿的紫檀木圆桌旁,刘进正端坐主位,面前的玉盘中摆着十八道精致菜肴,两盏热气腾腾的汤品冒着袅袅白雾,虽称不上奢华,却也丰盛得恰到好处——这是刘进亲自定下的规矩,既不失帝王体面,又杜绝铺张浪费。嗯,刘进觉得,一顿才十八个菜,对于帝王来说,很少了。以后的历史书上一定会写自己勤俭节约的!

今天陪坐的是甄家五姐妹与张氏和甄嬛,她们皆是一身素雅宫装,眉宇间带着温婉的笑意。甄姜身为长姐,正细心地为刘进布菜,她身着月白襦裙,发髻上仅簪一支珍珠步摇,举手投足间端庄大气;甄脱、甄道挨着而坐,甄脱正低声与甄嬛说着什么,引得甄嬛掩唇轻笑,甄道则不时给身边的妹妹甄荣、甄宓夹些她们爱吃的菜肴。

甄荣与甄宓年纪还小,都还没及笄,她们梳着双丫髻,穿着粉色袄裙,活脱脱一对粉雕玉琢的娃娃。两人虽因为年纪关系还未被刘进纳入后宫,却早已在宫中住惯了,此刻正捧着小巧的玉碗,小口小口地扒着饭,偶尔抬起头,用清澈的眸子偷偷打量刘进,见他望过来,便慌忙低下头,脸颊泛起红晕,惹得众人一阵低笑。

张氏坐在刘进左手边,作为众女的母亲,她性子温婉贤淑,此时正将一碗刚盛好的乌鸡汤推到刘进面前:“陛下,这汤是用乌鸡、当归炖了三个时辰的,补气血,您多喝点。”

刘进笑着接过汤碗,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开来:“还是你细心。”

他向来不喜独自用餐,总觉得少了家的氛围,故而常召妃子们陪侍,一来二去,这养心殿的午膳倒成了宫中最温馨的时刻。

秋香与上官婉儿侍立在旁,秋香负责添酒布菜,动作麻利而轻柔;上官婉儿则侍立在一边,随时准备给刘进夹菜。她目光灵动,偶尔与刘进对视,便会露出一抹会心的浅笑。

外间的耳房内,典韦正与长子典满相对而坐,桌上的菜肴与内殿一模一样,甚至连汤品的温度都分毫不差。典满已十五岁,生得与典韦一般魁梧,只是眉宇间尚带着少年人的青涩,此刻正笨拙地用筷子夹着一块红烧肉,却总也夹不稳。

“吃慢点,没人跟你抢。”典韦粗声说道,自己却抓起一只酱肘子,大口啃了起来。他是刘进的贴身护卫,寸步不离,刘进感念他的忠勇,特允他父子二人随侍用膳,且膳食规格与自己相同——这在旁人看来是天大的恩宠,典韦却只当是分内之事,唯有每次看到桌上的菜肴,眼中才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激。

“爹,陛下待人真好。”典满终于夹起红烧肉,含糊不清地说,“将来我也要像爹一样,给陛下当护卫,保护陛下安全。”

典韦重重“嗯”了一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记住,咱爷俩这条命都是陛下的,谁敢动陛下一根手指头,先从咱父子尸体上踏过去!”

内殿的气氛正温馨,忽然听到殿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秋香探头一看,转身对刘进低声道:“陛下,是肖统领来了。”

话音刚落,肖清芳已一身黑衣地走进来,对着刘进盈盈跪拜:“奴婢参见陛下,参见各位娘娘。”她身姿挺拔,即便是行礼,也透着一股干练之气。

“起来吧,何事如此匆忙?”刘进放下玉筷,示意秋香给她搬个凳子。

肖清芳起身谢恩,方才说道:“回陛下,显儿回来了,还带回了关东各路诸侯的最新情报,事关重大,奴婢不敢耽搁,特来禀报。”

“显儿回来了?快让她进来。”刘进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苏显儿是梅花内卫的得力干将,也就是狄如燕!她常年在外打探消息,每次回来都能带来关键情报。

不多时,一身风尘仆仆的苏显儿走进殿内,她穿着寻常的青色布裙,脸上带着旅途的疲惫,却难掩眼中的精光。“属下参见陛下!”

“一路辛苦,坐下来一起吃点东西,边吃边说。”刘进指了指肖清芳身边的空位,“秋香,给显儿盛碗汤。”

苏显儿谢恩坐下,接过汤碗喝了一口,暖意驱散了些许寒意,这才开口道:“陛下,属下这次去关东,探得各路诸侯对曹操求援的反应……”

她语速沉稳地将各方动静一一禀报:吕布已率部南下江东,张超派张士诚出兵山阳复仇,刘繇上书表忠,张绣杀了曹操使者,正派使者来长安试探投降之意……

众人静静听着,甄家姐妹虽不懂军务,却也听得神色紧张;张氏与甄嬛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唯有刘进神色平静,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偶尔在苏显儿提到关键处时,才会微微颔首。

“……张绣那边,使者已快到函谷关,据说带了不少特产,看样子是真心想归顺。”苏显儿说完,端起汤碗又喝了一口,目光看向刘进,等待他的决断。

刘进沉吟片刻,手指在桌面上停顿。张绣是董卓余孽,当年参与过迁都长安,手上沾着不少汉臣的血,按说绝不能容;可如今他主动来降,若能接纳,倒是能向天下人展示朝廷的宽容,瓦解那些仍在观望的诸侯的抵抗之心……

“陛下,”上官婉儿见他沉思,轻声开口,一边用公筷给刘进夹了一筷子清蒸鲈鱼,“奴婢以为,张绣愿降,是好事。他麾下有贾诩这等谋士,若能为朝廷所用,亦是助力。再说,接纳张绣,正好向天下人彰显陛下的仁德,让那些仍在犹豫的诸侯知道,朝廷并非赶尽杀绝,只要真心归顺,皆有容身之地。”

刘进看向她,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心中对董卓余孽仍有芥蒂罢了。“你说得有道理。”他看向苏显儿,“贾诩此人,你了解多少?”

“贾诩足智多谋,当年董卓死后,正是他献策让张济逃往豫州,才让张济张绣躲过了一劫。此人虽有智谋,却似乎更重自保,若能加以约束,或可为朝廷效力。”苏显儿答道。

刘进点了点头,心中已有决断,扬声道:“高力士!”

外间的高力士连忙走进来:“奴才在。”

“传朕旨意,”刘进朗声道,“接受张绣投降,封张绣为裨将军,归入李靖麾下听令;贾诩暂授参军之职,派往秦琼军中效力。令他们戴罪立功,日后若有军功,再行封赏。另,命令寇准接待张绣的使者,赐使者锦缎十匹,酒肉若干,让他带回张绣那里,安抚军民。”

“奴才遵旨!”高力士躬身领命,转身匆匆去了。

刘进继续拿起玉筷,笑道:“好了,这事定了,咱们继续吃饭。显儿,多吃点,看你瘦的。”

内殿的气氛重新变得轻松起来,仿佛刚才的军国大事不过是席间的一段插曲。在刘进看来,张绣归降虽重要,却也不至于打乱自己的生活节奏——这便是他身为帝王的底气。

午膳过后,宫女们撤下碗筷,奉上消食的清茶。刘进端着茶盏,看着甄脱与甄道这对双胞胎打打闹闹,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这对小姐妹性子活泼,总能让他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

“陛下,午后阳光正好,要不要去偏殿歇歇?”秋香轻声问道。

刘进点头:“也好,脱、道儿,跟朕去午睡。”

甄脱与甄道对视一眼,脸上露出雀跃的神色,乖巧地走上前,一左一右牵着刘进的衣袖。就在三人准备起身时,殿外再次传来肖清芳的声音,这次却带着几分急促:“陛下,奴婢有紧急军情禀报!”

刘进眉头微蹙,示意双胞胎先去偏殿,这才对殿外道:“进来吧。”

肖清芳快步走进来,脸色比刚才更加凝重:“陛下,冀州梅花内卫八百里加急送来密报——袁绍动兵了!”

“哦?袁绍怎么说?”刘进放下茶盏,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袁绍坐拥冀州,兵强马壮,是关东最具实力的诸侯,他的动向足以影响整个战局。

肖清芳递上密报,沉声道:“袁绍已命鞠义率五万兵马北上,驻守河间,抵挡公孙瓒;他自己则亲率十万大军南下,号称二十万,说是要‘勤王讨逆’,实则是去支援曹操!”

她顿了顿,念出密报上的名单:“随袁绍南下的大将有颜良、文丑、吕威璜、淳于琼、蒋奇、赵睿、何茂、牵招;谋士则有审配、逢纪、郭图、荀堪、许攸、陈琳、辛评、辛毗……几乎是倾巢而出!”

刘进拿起密报,快速浏览着,眉头渐渐拧紧。袁绍这是铁了心要与自己为敌了!十万大军,加上曹操残部,还有刘表在南阳的牵制,局势瞬间变得复杂起来。

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肖清芳垂手侍立,不敢出声。她知道,这个消息对刘进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刚刚平定兖州的势头,很可能因为袁绍的介入而逆转。

刘进放下密报,指尖在上面轻轻敲击着,目光深邃地望向窗外,仿佛能穿透宫墙,看到千里之外冀州大军南下的烟尘。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他脸上,一半明亮,一半晦暗,让人猜不透他此刻在想些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