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开局岳飞薛礼,我称霸三国 > 第105章 兵源之忧 名医入仕

第一百零五章 兵源之忧 名医入仕

晨曦微露,长安宫城的演武场上已响起清脆的剑鸣。刘进身着劲装,手持一柄长剑,正与张出尘切磋剑法。张出尘的剑势轻盈灵动,如弱柳扶风,剑尖划过空气带起阵阵涟漪;刘进的剑法则刚猛有余,章法稍逊,却凭着一股韧劲与她拆招,两人身影交错,剑光闪烁,倒也有几分相映成趣。

“陛下这招‘横扫千军’,力道是够了,只是转身稍慢,若遇强敌,恐会露了破绽。”张出尘手腕轻翻,长剑如灵蛇般缠上刘进的剑刃,轻轻一挑便卸去他的力道,声音中带着几分指点。

刘进收剑而立,额上已见薄汗,笑道:“出尘剑法精妙,朕自愧不如。看来往后还得多向你讨教。”

正说着,演武场入口传来脚步声,有凤卫营女兵来报,王猛先生求见。刘进于是让她便请王猛进来!

很快,王猛便身着朝服,神色凝重地走了过来。刘进见他模样,便知有事,挥手止住张出尘:“王先生来得正好,可是有要事禀报?”

王猛躬身行礼,目光扫过场中散落的剑穗,沉声道:“陛下,臣方才清点府库军备与兵马名册,发现一个棘手的问题——长安城内的守军,怕是有些不够用了。”

刘进心中一凛,将长剑递给一旁伺候的内侍,走到场边的石凳上坐下:“哦?王先生详细说说。”

“陛下请想,”王猛取出随身携带的竹简,摊开在石桌上,“当初陛下自并州出兵时,麾下共有二十五万大军。其中五万由陛下亲自率领入关,岳飞将军带走十万南下接收董卓旧部,再加上孔融、刘和二位将军带来的兵马,以及收编的董卓降兵,扣除征战损耗,总兵力一度达到二十万出头。十三太保的卫鼎军,也是从这些兵马中精挑细选的。”

他用手指点着竹简上的数字,继续道:“后来,陛下给了秦琼将军三万兵马,又允他在洛阳周边募集两万,合计五万镇守虎牢关一带;岳飞将军西征凉州,带走了八万精锐;昨日李靖将军北征匈奴,又领走五万大军。这前后加起来,便是十六万兵马外派。再加上伍云召等八位太保带走的八千卫鼎军,如今留在长安及周边的兵马,满打满算只有三万多,不足四万。”

刘进眉头渐渐蹙起:“三万多……确实少了些。长安作为帝都,宫城守卫、京畿防务都需兵力,还要兼顾防备南面的袁术,一旦有突发状况,恐怕难以应对。”

张出尘在一旁听着,也忍不住道:“袁术在南阳、豫州拥兵数十万,若得知长安兵力空虚,难保不会趁机北上。陛下是该早做打算。”

王猛点头道:“张姑娘所言极是。袁术野心勃勃,其麾下虽无顶尖名将,却胜在兵多将广,若真要动兵,三万兵马确实难以抵挡。而且,如今我军两线作战,西征北讨皆需粮草军械接济,长安作为中枢,绝不能出半点差错。”

刘进指尖轻叩石桌,沉吟道:“王先生说得有理。兵力是立国之本,长安更是重中之重,确实不能大意。只是……如今各处兵马皆有安排,抽调不易,该如何补足呢?”

王猛似乎早有准备,拱手道:“陛下莫急。臣来之前,已核算过我朝如今的总兵力与人口基数,或许有解决之法。”

“哦?总兵力有多少?人口又有多少?”刘进来了兴致。自他登基以来,各地人口与兵马数时有变动,尤其是系统几次奖励人口,他还未仔细核算过总数。

“启禀陛下,”王猛朗声道,“如今我朝总兵力,算上秦琼将军镇守洛阳的五万、岳飞将军西征的八万、李靖将军北征的五万,再加上长安及周边的三万余,以及各地郡县守军、薛仁贵手下的四万兵马,十三太保余下的卫鼎军,总计已达三十六万!”

“三十六万?”刘进微微颔首。这个数字远超他最初起兵时的规模,足以支撑两线作战,已是乱世中不可小觑的力量。

王猛话锋一转:“至于人口,更是喜人。臣昨日刚从户部得到最新统计,如今陛下治下,司州(含长安、洛阳)、并州全域,再加上新纳入的部分郡县,总人口已近七百万!”

“七百万?!”刘进猛地站起身,脸上满是难以置信。他记得灵帝在位时,司州作为京畿重地,连同长安、洛阳在内,人口也不过近四百万;并州虽地广,算上黑山军、白波军等流民,也只有两百多万。两者相加,满打满算六百多万,可经董卓之乱,洛阳焚毁,长安遭劫,按理人口该大幅锐减才是。

“陛下有所不知,”王猛解释道,“董卓乱政确实导致司、并二州人口损耗近百万,尤其是洛阳周边,十室九空。但后来陛下平定关中,招揽流民,又有百万人口加入进来,而近来几日,近来几日,张居正大人又发现了之前世家藏匿的近百万人口没有登记造册,张居正大人已经全部彻查后登记完毕。如此此消彼长之下,才达到如今的数目。”

刘进这才恍然,心中却一阵唏嘘。灵帝时司、并二州本有六百多万人口,一场董卓之乱便折损近百万,可见乱世之残酷。那些消失的人口,或是死于兵祸,或是死于饥荒,或是流离失所,成为乱世的牺牲品。要不然系统奖励两百万人口,现在人口更少,养活现在的兵马都成问题,更不要说曾兵了。

“唉,逝者已矣,多说无益。”刘进叹了口气,目光重新变得坚定,“当务之急,是用好这七百万人口,让百姓能安稳度日。对了,王先生,以如今的人口基数,若再招募四万兵马,财政上能否支撑?”

王猛抚须笑道:“陛下放心。如今我朝占据雍、并、司三州核心地带,关中沃野千里,并州畜牧业兴旺,再加上缴获董卓的粮草与府库积蓄,财政尚算宽裕。别说四万兵马,便是再招募十五万,也能养得起。”

他话锋微顿,语气变得谨慎:“只是,如今我军已两线作战,西征凉州、北征匈奴皆需耗费大量粮草军械,谁也不知后续会不会有新的战事。若一下子招募过多兵马,恐会让财政储备捉襟见肘,不如稳妥些,先招募四万应急,余下的视情况再做打算。”

“王先生考虑周全。”刘进大喜,“便依你所言,招募四万兵马!先生你配合于谦,尽快从各地青壮中挑选精悍之士,编入禁军,加紧操练,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故。如此一来,我朝总兵力便有四十万,足以支撑局面了!”

“臣遵旨!”王猛躬身领命,眼中也闪过一丝欣慰。有了这四万兵马,长安的防务便无后顾之忧,陛下也能更从容地应对各方挑战。

两人正商议间,演武场入口忽然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一名凤卫营的女兵快步走来,单膝跪地:“启禀陛下,尚书令刘伯温先生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哦?刘先生来得正好,快请他进来。”刘进笑道。刘伯温向来沉稳,若非重要之事,绝不会在这个时辰前来打扰。

片刻后,刘伯温的身影出现在入口处,他身着青色官袍,手中拿着一卷文书,身后还跟着一位老者。那老者须发皆白,身着粗布长衫,背着一个药箱,虽面带风霜,却目光炯炯,精神矍铄。

刘进初见那老者,觉得有些眼熟,待看清其容貌,顿时大喜过望,快步迎了上去:“莫非是华神医?!”

那老者正是华佗,他见状也拱手笑道:“陛下还记得老朽,真是荣幸。”

“神医与朕有誓,朕怎会忘记?”刘进连忙请两人到石凳上坐下,又命人奉上热茶,“朕当年在扬州时,曾与神医有言,许诺若神医愿来,必为你搭建施展医术的平台,没想到今日竟真能得见神医,实在是幸事!”

华佗抚须笑道:“陛下当初虽在危难之际,却仍心系百姓疾苦,许诺建馆传医,老朽早已心动。如今陛下登基为帝,国泰初定,老朽便应约而来,想为陛下的盛世,尽一份绵薄之力。”

刘伯温在一旁补充道:“陛下,华神医近日刚到长安,臣听闻消息,便立刻带他来见陛下。神医不仅医术通神,更心怀济世之志,若能得他相助,实乃万民之福。”

刘进深以为然。乱世之中,疫病横行,战士伤残,百姓病死,多少人因缺医少药而殒命。若能推广医术,培养医者,便能挽救无数生命,这比打赢一场战争更有意义。

“神医有此心,朕感激不尽。”刘进当即起身,朗声道,“朕现在就下旨,在长安城内选址,开设‘医学堂’,由华神医担任院长,负责传授医术、编撰医书、诊治病患。医学堂内的人事任免、药材采购、课程设置,全由神医做主,朝廷会全力支持,所需经费、人手,只管开口!”

华佗没想到刘进如此干脆,眼中闪过一丝激动,起身对着刘进深深一揖:“陛下如此信任,老朽定当竭尽所能,将毕生所学传于后人,让天下百姓免受疾病之苦!”他行医一生,最大的心愿便是将医术发扬光大,让更多人能治病救人,刘进的旨意,恰好圆了他的夙愿。

“神医不必多礼。”刘进扶起华佗,笑道,“医学堂之事,便劳烦神医与刘先生一同操办,越快越好。朕等着医学堂开课的好消息。”

“臣等遵旨!”刘伯温与华佗齐声应道,两人相视一笑,眼中都充满了期待。

送走刘伯温与华佗,刘进站在演武场上,望着初升的朝阳,心中一片畅然。兵力的问题即将解决,又得华佗这样的神医相助,这盛世的根基,似乎越来越稳固了。

他回头看向张出尘,笑道:“看来今日是个好日子,不仅解了兵源之忧,还得了神医相助。走,咱们再练几招,就当是庆祝了。”

张出尘笑着拔出长剑:“陛下有令,臣妾自当奉陪。只是这一次,陛下可别再被臣妾挑落剑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