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开局岳飞薛礼,我称霸三国 > 第103章 北境风云起 汉廷立铁规

第一百零三章 北境风云起 汉廷立铁规

并州,晋阳城外的军营辕门处,一杆“薛”字大旗在朔风中猎猎作响。

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薛仁贵身着亮银甲,端坐于帅位之上,手中紧攥着刘进发来的旨意,目光扫过帐内众将,此时,他手下的将领,经过几次调派,还有冉闵,张辽,徐晃,杨志,史进,张燕,庞万春,周青,薛贤徒,姜兴本,姜兴霸,王新溪,王新鹤,李庆红,李庆先等十余人,又有近些年投奔的并州本土人才杜畿,张既二人为薛仁打理管军中大小事物,在加上于毒等黑山军首领,可以说,也是人才济济。

薛仁贵看着众人,沉声道:“陛下有旨,命我等挑选两万精锐,北上试探契丹虚实,不得恋战,随机应变。韩当、张合二位将军及杜如晦军师不日便到,在此之前,我等需定下北上之策。”

帐内顿时响起一片轰然应和之声。冉闵按剑起身,豹眼圆睁:“将军!末将愿为先锋!那契丹不过是草原新起之辈,何足惧哉?待末将率军冲杀一阵,定叫他们知道我大汉天威!”他话音未落,身上那股悍勇之气已让帐内温度仿佛都降了几分。

张辽上前一步,拱手道:“冉将军勇猛,末将佩服,但若论北上之事,还需谨慎。契丹骤然崛起,必有过人之处,我等当先探清其虚实,再定进退之策。末将愿率五千骑兵为前部,负责侦查敌情。”他言辞沉稳,句句切中要害,显露出多年征战的沉稳。

徐晃紧接着出列:“末将以为,并州乃北方根基,需留足够兵力镇守。若大军尽出,恐后方有失。末将愿留守晋阳,协同史进、庞万春二位将军,确保粮道畅通,防备匈奴异动。”他心思缜密,立刻想到了后方稳固的重要性。

薛仁贵点头赞许:“公明所言极是。并州不可无重兵驻守。这样,便由公明为主将,史进、万春为副将,再加上新溪、新鹤二位将军,率三万兵马镇守晋阳及周边关隘。另外,于毒等黑山首领熟悉山地地形,可令他们率部驻守边境各寨,严防契丹或匈奴,鲜卑趁虚而入。”

史进闻言抱拳道:“请将军放心!末将定与徐将军守好并州,绝不让后方出半点差错!”庞万春也跟着应道:“末将箭在弦上,若有来犯之敌,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帐内其他将领也纷纷请命。杨志挺了挺手中长枪:“末将愿随将军北上,斩将夺旗!”张燕沉声道:“末将麾下旧部多熟悉草原习性,愿为大军向导。”周青、薛贤徒等将也纷纷表态,个个摩拳擦掌,战意高昂。

薛仁贵见状,心中豪气顿生,朗声道:“好!既然诸位同仇敌忾,那便定下:由我亲率中军,冉闵为先锋,张辽、杨志为左右翼,张燕为向导,周青、薛贤徒、姜兴本、姜兴霸、李庆红、李庆先等将军随中军同行,共选两万精锐,待到张合三人到都,就拔营北上!”

“遵令!”众将领命,声音震得帐顶尘土簌簌落下。

待众将散去后,薛仁贵唤来杜畿与张既:“伯侯、德容,军中粮草军械、兵员调度之事,便拜托二位了。尤其是北上大军的粮草,需多备干粮,以防草原补给不便。”

杜畿拱手道:“将军放心,粮草军械已在清点,三日内必能齐备。只是匈奴那边……”

“此事我已有安排。”薛仁贵看向张既,“德容,烦你亲赴匈奴王庭,向呼厨泉传达陛下旨意,索要牛羊五万只、战马五千匹、美女千人。告诉他,这是助他抵御契丹的条件,若不肯,后果自负。”

张既眼中闪过一丝锐色:“将军放心,属下定能说动呼厨泉。若他不识时务,属下也自有应对之法。”

三日后,张既抵达匈奴王庭。帐内,呼厨泉单于听完张既的来意,猛地将手中的酒碗摔在地上,怒吼道:“刘进欺人太甚!我匈奴虽暂弱,却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五万牛羊、五千战马、千人美女?他怎么不去抢!”

帐内匈奴贵族纷纷附和,一时间骂声四起。左贤王拍着案几道:“单于!我等与其受汉廷胁迫,不如联合契丹,共抗大汉!”右谷蠡王也道:“汉廷远在长安,鞭长莫及,他们未必真敢出兵!”

张既立于帐中,面色平静,等众人骂够了,才缓缓开口:“单于息怒。陛下此举,并非胁迫,而是助匈奴渡过难关。契丹崛起,已吞并周边数部,其锋直指匈奴,若我大汉不出兵,单于觉得匈奴能抵挡几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帐内众人:“五万牛羊、五千战马,看似不少,却能换来大汉铁骑相助,击退契丹。至于千人美女,不过是让她们到大汉学习礼仪,日后还能回来传播教化,于匈奴何损?若单于不肯,陛下说了,便助契丹灭了匈奴,到时候匈奴的牛羊战马、金珠美女,一样是战利品,何必费力去抢?”(当然,人是肯定不会还的!)

这番话不软不硬,却带着刺骨的寒意。呼厨泉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帐内的贵族也渐渐安静下来。于夫罗这时上前一步,低声对呼厨泉道:“可汗,张既所言有理。契丹狼子野心,若其灭了我匈奴,必顺势南下,到时候汉廷也未必能容他们。不如先答应汉廷,借他们的手击退契丹,待日后我匈奴恢复元气,再做打算。”

呼厨泉沉默良久,拳头紧握,指节发白。他知道于夫罗说得对,匈奴如今实力大不如前,根本不是契丹对手,若没有汉廷相助,覆灭只在旦夕之间。可让他白白送出这么多物资,又实在心有不甘。

“好!我答应!”呼厨泉猛地松开拳头,声音嘶哑,“但我也有条件——汉廷需嫁一位公主来和亲,以示诚意。若陛下不肯,这条件,我绝不答应!”在他看来,娶一位大汉公主,既能挽回些颜面,又能与汉廷攀上关系,也算不吃亏。

张既眉头微蹙,心中暗道“果然如此”,却面上不动声色:“单于的条件,属下会如实禀报陛下。只是陛下是否应允,属下不敢保证。”

长安,太极殿。当刘进得知呼厨泉竟敢要求和亲时,勃然大怒,猛地将手中的奏折摔在地上,龙颜震怒:“放肆!呼厨泉区区匈奴单于,也敢觊觎我大汉公主?他以为我大汉是什么?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吗!”

殿内众臣皆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王允、杨彪等老臣对视一眼,心中虽觉得匈奴不可轻易得罪,但见刘进盛怒,也不敢贸然进言。

刘进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电,扫过满朝公卿,朗声道:“众卿听着!自今日起,我大汉立下铁规: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二十二个个字如同惊雷,在大殿内炸响,震得每个人都心头剧震。

刘进的声音越发激昂:“昔日汉初,国力衰弱,不得已以和亲换取安宁,可换来的是什么?是匈奴的得寸进尺,是边民的流离失所!如今我大汉虽未一统天下,却也绝非任人欺凌之辈!朕在此立誓,此生绝不让一位公主踏上和亲之路!更不会让平民百姓代替公主出嫁!朕的子孙后代,若有违反此训诫者,群臣可直接废帝,另立贤明!”

“陛下英明!”王允第一个反应过来,老泪纵横,颤巍巍地跪倒在地,“陛下此举,扬我大汉国威,振我民族精神,臣万死拥护!”

杨彪紧随其后,跪地高呼:“陛下圣明!不和亲,不纳贡,此乃千古未有之壮举!臣等愿誓死追随陛下!”

一时间,满朝公卿纷纷跪倒,山呼“陛下英明”,声音响彻大殿,久久不散。那些原本对刘进改易朝制颇有微词的老臣,此刻也被他这番话深深震撼——这位年轻的帝王,身上有着他们从未见过的强硬与风骨,这才是大汉应有的样子!

刘进看着跪倒的群臣,心中怒火稍平,沉声道:“传朕旨意,将匈奴使者驱逐出境,永不准踏入大汉半步!再派快马告诉呼厨泉,他的条件让朕极为愤怒,之前索要的牛羊战马、美女,数量加倍!另外,让他将自己的女儿送来大汉为质,否则,我大汉天兵便踏平匈奴王庭,将他种族灭绝!”

“臣等遵旨!”高力士躬身领命,转身快步离去,将这道充满铁血气息的旨意传向远方。

殿外阳光正好,照在太极殿的金顶上,熠熠生辉。刘进站在龙椅前,望着殿外飘扬的大汉龙旗,心中默念:和亲?那是弱者的妥协!朕的大汉,要用刀剑守护,要用铁骨支撑,要让四方蛮夷知道,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一日,大汉的铁规传遍长安,传遍各州,传到每一个汉人的耳中。无数人为之振奋,无数将士摩拳擦掌,一股名为“血性”的火焰,在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上,悄然燃起。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锋利的刀剑,以及能征惯战的勇猛之士,好在,这一切,刘进都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