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记忆的声音 > 第544章 弗雷德里克·德克勒克:从种族隔离扞卫者到和平奖得主

南非历史上有这样一位政治人物:他出身白人权贵世家,从小被灌输“黑人天生低贱”的种族主义思想;他大学时背诵《种族隔离法》如数家珍,却在私下吐槽“编论点时良心抽搐”;他接任总统时被全国视为种族隔离的“守墓人”,却在就职典礼上突然宣布释放曼德拉;他与曼德拉共享诺贝尔和平奖,却在领奖台上紧张到同手同脚走路;他退休后嘴硬维护旧制度,被骂上热搜后连夜道歉,还自嘲“老年痴呆”;他甚至在“死亡谣言”中拍短视频表演胸口碎大石(道具版),自称“死神说我脸皮太厚,病毒穿不透”。

这位将“打脸”玩成人生艺术的政治家,就是弗雷德里克·威廉·德克勒克——南非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反差萌”总统。

一、贵族少爷的“叛逆觉醒”:祖传白人特权VS突然想当好人

1936年,德克勒克出生于南非约翰内斯堡的权贵世家。

父亲扬·德克勒克是代理总统,叔叔是参议院议长,家族中多人担任政府要职。

这个家族的“祖传手艺”是维护白人特权:从祖父那代开始,他们就坚信“黑人天生低人一等”,并将这一思想刻进家族dNA。

小德克勒克的童年充斥着种族隔离的“日常教育”。

他家的黑人保姆苏珊阿姨勤劳善良,却不能和白人同桌吃饭;白人警察当街羞辱黑人时,父亲会严肃警告他:“这是上帝定的规矩!”

但9岁那年的一次经历,在他心里埋下了叛逆的种子。

那天,他看到苏珊阿姨被白人警察当街推搡,只因她“走错了人行道”。

小德克勒克偷偷问父亲:“为什么苏珊阿姨不能和我们同桌吃饭?”

父亲的脸色瞬间阴沉:“这是上帝的旨意,你不需要理解!”

小德克勒克低头嘀咕:“上帝可能眼神不好……”

大学时,德克勒克进入比勒陀利亚大学读法律。

白天,他背诵《种族隔离法》如背乘法表,考试时写论文《论黑人投票权的危害》,教授夸他“深得真传”;晚上,他却偷偷翻看曼德拉的法庭辩护词,被同学撞见时慌忙合上书:“我就是看看敌人怎么狡辩!”

某次考试,他为了凑字数编论点,写到一半突然停笔——良心在抽搐。

“这玩意儿比我奶奶的苹果派还难以下咽!”他私下对同学吐槽。

这段“分裂”的青春,让德克勒克逐渐意识到:他从小被灌输的“真理”,可能只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谎言。

二、上位总统的“极限反转”:上任宣言变大型打脸现场

1989年,南非前总统博塔中风下台,德克勒克接任。

全国上下都以为他要“延续祖业”——毕竟,他家族三代都是种族隔离的坚定扞卫者。

白人极右派甚至提前为他准备好了“种族隔离永流传”的演讲稿。

然而,德克勒克的就职典礼成了南非历史上最着名的“打脸现场”。

他站在镜头前,突然掏出一本《孙子兵法》,翻到“以退为进”那一页,对着全国观众宣布:“我决定释放曼德拉!”

幕僚们当场石化: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连他们都不知道!

白人极右派怒吼:“叛徒!说好的种族隔离永流传呢?”

德克勒克淡定回应:“我家的传家宝是法律书,不是《如何当恶棍指南》。”

释放曼德拉的计划堪称“谍战大片”。

德克勒克怕被保守派暗杀,让保镖假扮成园艺工在监狱门口修剪灌木,自己躲在防弹车里用对讲机指挥:“纳尔逊,快上车!我带了茶和饼干,咱们边逃命边聊民主!”

曼德拉走出牢门时,看到一群“园艺工”突然掏出枪,还以为自己要被暗杀,结果德克勒克的声音从车里传来:“别怕,是自己人!”

这一操作,让南非民众惊掉下巴:这还是那个从小被教育“黑人低贱”的德克勒克吗?

三、诺贝尔颁奖夜的“塑料兄弟情”:从对手到搭档的魔幻同台

1993年,德克勒克和曼德拉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领奖台上,曼德拉微笑着拥抱他,德克勒克却紧张到同手同脚走路,活像刚学走路的机器人。

事后他偷偷吐槽:“纳尔逊抱我时捏了下肩膀,我怀疑他想测试我有没有穿防弹衣!”

庆功宴上,记者问两人合作秘诀。

德克勒克一本正经:“我们约法三章——他不在我咖啡里下毒,我不在他演讲时放南非国歌(旧版带种族歧视歌词)。”

曼德拉补刀:“其实我俩每天早上的共同功课是给极端分子写‘劝退小作文’。”

全场哄笑。

这对“塑料兄弟”的互动,成了南非转型期最温暖的注脚。

德克勒克曾私下对朋友说:“和曼德拉共事就像在走钢丝——一边是历史,一边是现实,稍有不慎就会摔得粉身碎骨。”

但正是这种“小心翼翼”的合作,让南非避免了内战,实现了和平过渡。

四、总统副职的“职场尴尬”:从老板到打工人的落差比桌子还大

1994年,南非首次民主选举后,曼德拉成为总统,德克勒克出任副总统。

第一次开会时,他习惯性走向主座,被秘书拽住:“先生,您座位在右边第三个。”

他尴尬自嘲:“从老板变打工人,落差比桌子的距离还大!”

更尴尬的是视察贫民窟。

曼德拉抱起黑人小孩合影,笑容温暖如春;德克勒克在旁边手足无措,助手递给他一个婴儿,他僵硬得像抱炸弹:“这比签署《种族隔离废除令》还可怕!”

照片登报后,民众笑疯:“德克勒克的表情仿佛在说‘救救我,我祖上没学过抱黑人孩子!’”

但德克勒克很快适应了新角色。

他负责推动经济改革,与曼德拉形成“一文一武”的搭档:曼德拉负责团结民众,他负责与白人企业谈判。

有次,一家大企业拒绝雇佣黑人员工,德克勒克直接搬出《孙子兵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你们现在拒绝,未来会失去整个市场。”

企业最终妥协。

五、退休后的“打脸专业户”:嘴硬一时爽,道歉火葬场

2006年,德克勒克在纪录片里嘴硬:“种族隔离政策初衷是好的,只是执行出了问题!”

结果被全南非骂上热搜。

网友翻出他年轻时写论文骂黑人投票权的黑历史,嘲讽:“原来‘初衷’就是让黑人当二等公民?”

德克勒克连夜开发布会道歉:“年纪大了容易得‘历史滤镜病’,大家当我老年痴呆吧!”

转头却给曼德拉打电话:“纳尔逊,我是不是该改行当喜剧演员?”

曼德拉大笑:“你早就是南非最搞笑的政治家了!”

2021年病重时,记者问他对“南非治安恶化”的看法。

他毒舌道:“我现在更担心天堂的治安——万一遇到以前迫害过的黑人兄弟,得提前准备道歉大礼包。”

这句话成了他的临终幽默,也让南非民众再次想起:这个曾经扞卫种族隔离的人,最终用幽默和自嘲完成了自我救赎。

六、死亡谣言的“诈尸式辟谣”:85岁老头表演胸口碎大石

2020年,社交媒体突然传“德克勒克因新冠去世”。

85岁的他拍短视频辟谣:视频里,他穿着花衬衫,戴着墨镜,表演胸口碎大石(道具版),边砸边喊:“死神说我脸皮太厚,病毒穿不透!”

网友笑评:“这老头用生命在cosplay打脸狂魔!”

真正去世前几周,他录下最后声明:“如果我的墓碑上要刻字,请写‘这里躺着德克勒克,一个把种族主义祖训改成诺贝尔奖状的反差选手’。”

这句话,成了他人生的最佳注脚。

结语:历史最叛逆的“洗白大师”

德克勒克的人生堪比荒诞政治剧:前半生给种族隔离制度“打补丁”,后半生亲手把它拆成废墟;他从小被教育“黑人低贱”,却成了释放曼德拉的关键人物;他曾是白人极右派的偶像,退休后却成了南非的“段子手”。

当媒体夸他“伟大改革者”时,他自黑:“我只是个被历史逼成好人的投机分子。”

但正是这种“不情不愿的觉醒”,让他在南非史诗级转型中留下了最魔幻的注脚。

他的一生证明:历史从不按剧本走,而真正的勇气,是敢于打自己的脸,然后笑着继续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