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记忆的声音 > 第74章 关汉卿的诙谐人生:从“铜豌豆”到“戏剧狂人”

在元曲的璀璨星河中,关汉卿无疑是最耀眼的那颗星,他荣膺元曲四大家之首,宛如戏剧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

更有意思的是,他给自己贴上了“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的标签,这独特的自我定位,就像给世人抛出了一个充满神秘和趣味的谜题,引得后人忍不住去探寻他那充满诙谐与荒诞的人生。

童年趣事:古灵精怪初露头角

关汉卿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本应子承父业,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可这小家伙打小就对医学没什么兴趣,反而对街头巷尾的说书唱戏着了迷。

别的孩子在学堂里摇头晃脑地读着圣贤书,他却偷偷溜到戏班子的后台,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些演员们化妆、换装,心里琢磨着那些精彩的故事。

有一次,家里让他去抓药,他走着走着就被一场街头的戏曲表演吸引住了。

只见台上的演员们穿着五彩斑斓的戏服,唱着婉转悠扬的曲调,他一下子就看入了迷,把抓药的事儿忘得一干二净。

等表演结束,天色已晚,他才一拍脑袋,想起自己的任务。

可药店早就关门了,他只好硬着头皮回家。

回到家,面对家人的质问,他眼珠子一转,一本正经地说:“我在外面遇到了一位高人,他给我讲了好多关于戏曲的道理,这可比抓药重要多了!”

家人被他这古灵精怪的回答弄得又好气又好笑。

还有一回,学堂里举行诗词比赛,大家都在认真地构思诗词,关汉卿却在座位上画起了戏曲人物。

先生发现后,气得吹胡子瞪眼,罚他站到教室后面。

可这小子不但不觉得丢人,反而在后面摇头晃脑地唱起了小曲。

先生无奈地摇摇头,心里暗自嘀咕:这孩子,怕是没救了,满脑子都是戏曲!

闯荡江湖:“铜豌豆”初显锋芒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汉卿那颗不安分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乡,投身到戏曲的江湖中。

他就像一颗倔强的铜豌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能顽强地挺过去。

在闯荡江湖的过程中,关汉卿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编写剧本,一起排练戏曲。

可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戏曲并不受欢迎,观众寥寥无几。

面对这样的困境,关汉卿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努力地创作。

他深入到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和需求,把那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融入到自己的戏曲中。

有一次,他们在一个小镇上演出,舞台就搭在一块空地上。演出还没开始,突然下起了大雨。观众们都纷纷往家跑,眼看着这场演出就要泡汤了。

关汉卿灵机一动,拿起一把雨伞,站在舞台上大声喊道:“各位乡亲们,别跑啊!这雨算什么,咱们今天就来一场雨中戏曲!”

说着,他带头唱起了戏。那激昂的唱腔,在雨中显得格外动人。

观众们被他的热情所感染,纷纷停下脚步,又回到了舞台前。

这场雨中演出,虽然条件艰苦,但却异常精彩,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关汉卿的戏曲风格越来越独特,他的作品充满了幽默和讽刺。

他敢于揭露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把那些达官贵人的丑恶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因此,他也得罪了不少人。

有一次,一个权贵派人来威胁他,让他不要再写那些讽刺他们的戏曲。

关汉卿听了,哈哈大笑,指着来人说:“我就是那响珰珰的铜豌豆,你们能把我怎么样?有本事就来把我煮烂、捶扁!”

那人被他的话气得满脸通红,却又无可奈何。

创作巅峰:“戏剧狂人”的荒诞世界 经过多年的闯荡和磨砺,关汉卿迎来了自己的创作巅峰。他就像一个疯狂的艺术家,沉浸在自己的戏剧世界里,创造出了一部又一部经典之作。

《窦娥冤》是关汉卿最着名的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感人的剧情,成为了中国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关汉卿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可谓是绞尽脑汁。

他把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和对百姓的同情都融入到了窦娥这个人物身上。

在剧中,窦娥是一个善良、勤劳的女子,却遭受了种种不公的待遇,最终含冤而死。

她临死前发出的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更是让人感到无比的震撼。

有一次,关汉卿在排练《窦娥冤》时,为了让演员更好地理解窦娥的心情,他亲自示范。

他一会儿模仿窦娥的委屈和无奈,一会儿又模仿窦娥的愤怒和抗争,把自己弄得像个疯子一样。

演员们被他的表演所感染,纷纷投入到角色中,排练效果出奇地好。

除了《窦娥冤》,关汉卿还创作了《救风尘》《望江亭》等一系列优秀的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他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柔弱女子,她们聪明、勇敢、机智,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

关汉卿通过这些作品,表达了对女性的尊重和赞美。 在创作过程中,关汉卿还经常和演员们开玩笑。

有一次,一个演员在表演时忘记了台词,急得满脸通红。

关汉卿笑着说:“你呀,就像一只迷路的小羊羔,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没关系,重新来,我相信你一定能演好!”

演员听了,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下来,顺利地完成了表演。

晚年生活:诙谐依旧笑对人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汉卿的身体逐渐不如以前了,但他那颗诙谐幽默的心却始终没有改变。

他依然热爱戏曲,依然喜欢和朋友们在一起谈天说地。

他在家里养了一只鹦鹉,这只鹦鹉非常聪明,会说很多话。

关汉卿经常和它聊天,还教它唱戏曲。有一次,一个朋友来拜访他,鹦鹉突然说起了戏曲台词。

朋友惊讶地说:“这鹦鹉都比我会唱戏了!”关汉卿笑着说:“它呀,是我的徒弟,以后说不定能成为戏曲明星呢!”

关汉卿的晚年生活虽然平淡,但却充满了乐趣。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戏曲事业,他的作品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永远闪耀在中国戏剧的历史长河中。

他那“铜豌豆”般的性格和“戏剧狂人”的精神,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每当人们谈起关汉卿,都会想起他那诙谐幽默的故事,都会为他那独特的人生经历而感叹不已。

关汉卿的一生,就是一部充满诙谐与荒诞的传奇。

从童年的古灵精怪,到闯荡江湖的倔强不屈,再到创作巅峰的疯狂投入,最后到晚年的诙谐依旧,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对戏曲的热爱和执着。

他就像一颗永远不会熄灭的星星,照亮了中国戏剧的前行道路,让后人在欣赏他的作品时,不仅能感受到戏曲的魅力,更能体会到他那独特的人生智慧和幽默风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