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记忆的声音 > 第429章 马赫迪·塞努西:从教团领袖到“流亡喜剧人”

作为利比亚赛努西教团的精神领袖兼王室成员,马赫迪·塞努西(即伊德里斯一世)的职业生涯堪称“一本正经搞垮自己王朝的教科书”。

他的一系列操作,完美诠释了“躺平式治国”与“佛系流亡”的黑色幽默,在利比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一段段令人啼笑皆非又耐人寻味的传奇。

一、意大利入侵的“反向硬刚”

1911年,意大利军队如饿狼般扑向利比亚,其侵略野心昭然若揭。

彼时,作为赛努西教团领袖的马赫迪·塞努西,本应是利比亚人民抵抗侵略的中流砥柱。

他高调宣称:“真主会降下沙漠风暴赶走侵略者!”

此言一出,信徒们群情激昂,纷纷摩拳擦掌,准备与侵略者决一死战。

然而,现实却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了众人的脸上。

意军开着坦克,如入无人之境般长驱直入,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而马赫迪·塞努西呢?

这位口口声声要依靠真主力量赶走侵略者的领袖,在关键时刻却连夜卷铺盖逃往埃及,只留下一群目瞪口呆的信徒。

更绝的是,他在逃亡途中还不忘给信徒发公告:“战略转移是为了保存革命火种!”

仿佛他的逃跑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战略决策,而非懦弱的表现。

而在埃及流亡期间,马赫迪·塞努西更是展现出了他“独特”的商业头脑。

他竟然用信徒们慷慨解囊的捐款投资房地产,还美其名曰:“用资本主义的砖瓦建设伊斯兰的未来。”

这一操作,让信徒们哭笑不得,他们原本期望领袖能带领大家抵抗侵略,恢复利比亚的和平与安宁,没想到领袖却在异国他乡做起了房地产买卖。

二、国王登基的“躺平哲学”

1951年,利比亚在历经多年的苦难后终于迎来了独立。

在这关键的历史时刻,马赫迪·塞努西被推举为国王。

这本应是他大展宏图、带领利比亚走向繁荣富强的好机会,然而,他却选择了“躺平”。

当时的利比亚,面临着诸多棘手的问题。

美英驻军在利比亚的土地上耀武扬威,严重侵犯了利比亚的主权;石油利益的分配也成为了各方争夺的焦点,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国内矛盾。

面对这些难题,马赫迪·塞努西的治国策略却简单得令人咋舌:“周一拜真主,周二喝红茶,周三到周五晒骆驼。”

他似乎把治国当成了儿戏,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

有一次,内阁会议讨论石油收入分配问题,这可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事。

然而,马赫迪·塞努西却直接在会议上打起了哈欠,漫不经心地说:“钱的事交给美国人,我只负责盖章。”

他的这一态度,让内阁成员们大失所望。

民众们也纷纷吐槽:“我们的国王连玉玺放哪儿都要问秘书!”

可见,他在国王这个位置上,完全是一个“甩手掌柜”,对国家的治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退位诏书的“甩锅艺术”

1969年,利比亚国内局势暗流涌动,卡扎菲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正在秘密策划政变。

而此时的马赫迪·塞努西,似乎并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

他提前签署了退位诏书,理由更是让人哭笑不得:“我梦见真主说该让年轻人试试。”

仿佛他的退位是听从了真主的旨意,而非出于对国家局势的判断。

当卡扎菲发动政变,推翻了他的统治时,马赫迪·塞努西开始了他的逃亡之旅。

他逃往希腊,在逃亡过程中还不忘带上三卡车黄金。

然而,他的这一行为却引起了海关的注意。

当海关拦截他的车队时,他竟然当场掏出《古兰经》,振振有词地说:“这是给欧洲兄弟的见面礼!”

试图用宗教的理由来为自己的行为开脱。

他的这一举动,气得随从们直翻白眼,心里暗暗抱怨:“您这是搬家还是逃难?带这么多黄金也就算了,还拿出《古兰经》来胡搅蛮缠。”

四、流亡生活的“土豪迷惑”

在埃及流亡期间,马赫迪·塞努西并没有因为失去了王位而收敛自己的奢华作风。

他斥巨资购买了一艘尼罗河游艇,这艘游艇可谓是极尽奢华之能事。

船身漆成荧光绿,在阳光下格外耀眼,仿佛是在向世人宣告他的存在;甲板铺满了波斯地毯,柔软而华丽,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云端;他还给这艘游艇取名为“沙漠方舟号”,寓意着自己在流亡生活中也能像在沙漠中航行的方舟一样,找到一片安宁的港湾。

每次“沙漠方舟号”靠岸时,都会吸引一大群围观群众。

而马赫迪·塞努西也毫不吝啬,他会向围观群众撒硬币,还大声喊道:“捡到的人要为我祈祷!”

他似乎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赢得民众的好感和祝福,然而,埃及媒体却对他的这一行为进行了嘲讽:“这位前国王把流亡玩成了真人秀。”

在媒体看来,他的行为不过是一种作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非真正的关心民众。

五、家族诅咒的“国际碰瓷”

马赫迪·塞努西的家族似乎陷入了一种“诅咒”,王室逐渐走向了没落。

他的孙子伊德里斯二世曾抱怨王室没落,心中充满了不甘和无奈。

而马赫迪·塞努西却淡定地开导他:“卡扎菲迟早要完,到时候咱们回去收租!”

他似乎对自己的家族有着一种盲目的自信,认为王室的辉煌迟早会重新回来。

2011年,利比亚内战爆发,国内局势陷入了混乱之中。

此时的马赫迪·塞努西已经年事已高,躺在巴黎的病床上。

然而,他依然没有忘记关注利比亚的局势。

他给cNN打电话,信誓旦旦地说:“我早说过革命就像椰枣,熟透了就会自己掉下来!”

仿佛他早已预料到了这一切的发生,而他的家族将会在这场变革中重新崛起。

然而,历史的发展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他的这一预言最终也没有成为现实。

荒诞总结

马赫迪·塞努西用他的一生向我们证明了许多道理。

首先,当国王的最高境界或许是“只盖章不干活”,但这种“躺平式”的治国方式注定无法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只会让国家陷入混乱和困境。

其次,流亡并不可怕,只要游艇够闪亮、生活够奢华,就能在流亡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但这种奢华的生活背后,往往隐藏着无尽的空虚和无奈。

最后,真正的教团领袖,敢于用《古兰经》解释一切迷惑操作,但这种解释往往只是自欺欺人,无法掩盖其行为的荒谬和不合理。

马赫迪·塞努西的故事,就像一部荒诞的喜剧,让人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也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的行为虽然充满了迷惑和荒诞,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利比亚社会的复杂和混乱。

他的故事,将成为利比亚历史上一段独特的记忆,永远被人们铭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