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非广袤无垠的沙漠之上,政治舞台犹如一片充满奇幻色彩的沙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沙尘蔽日。
而苏丹某省前省长萨伊达·胡拉(Saeeda Hura),无疑是这片沙海中最耀眼、最令人捉摸不透的“风暴制造者”。
她以“脑洞堪比撒哈拉沙尘暴”的独特思维闻名政坛,其执政生涯宛如一部“一本正经搞事情”的非洲魔幻现实主义巨着,每一页都写满了令人捧腹大笑又瞠目结舌的荒诞故事。
一、骆驼阅兵的“国际社死名场面”
2018年,苏丹独立日庆典的钟声敲响,这本应是一个庄严肃穆、彰显国家荣耀的时刻。
然而,萨伊达·胡拉却突发奇想,要在这场盛大的庆典上展现所谓的“地方特色”。
她大手一挥,做出了一项惊世骇俗的决定——要求士兵们骑上骆驼,列队踢正步。
想象一下,那场面该是何等的壮观又滑稽:身着整齐军装的士兵们,跨坐在高大的骆驼背上,试图在沙漠中走出整齐划一的步伐。
可现实却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了胡拉的脸上。
骆驼们似乎对这场“政治秀”毫无兴趣,集体开启了“摆烂”模式。
有的骆驼当街就啃起了仙人掌,完全不顾士兵的拉扯和指挥;有的则突然用后蹄猛地一踹,直接把士兵的头盔像皮球一样踢飞出去。
而胡拉本人骑的骆驼更是“戏精”附体,在主席台前突然来了个“躺平打滚”的绝技,将她毫无预兆地甩进了沙堆之中。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现场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
观众们先是目瞪口呆,随后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胡拉呢?她从沙堆里狼狈地爬起,脸上没有丝毫的尴尬和羞愧,反而镇定自若地抓起麦克风,一本正经地宣布:“这是模拟沙漠游击战!敌人来了骆驼一躺,导弹都打不着!”
这番“神逻辑”的解释,让现场的记者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次日,《喀土穆时报》的头版标题更是让人忍俊不禁:《省长发明“骆驼战术”,或成对抗沙尘暴的秘密武器?》
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成为了国际社会茶余饭后的笑料,胡拉也因此“一战成名”,成为了政坛上的“搞笑担当”。
二、抗旱工程的“反向节水法”
2020年,苏丹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旱。
烈日高悬,大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苦不堪言。
在这场严峻的旱灾面前,萨伊达·胡拉再次展现出了她那“与众不同”的“智慧”。
她推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全民储尿计划”,宣称:“尿液过滤后能灌溉农田!”
为了推行这个计划,胡拉亲自上阵示范。
她在市政厅门口摆放了一个金光闪闪的镀金尿壶,然后一本正经地号召市民们每天上交1升尿液。
她站在台上,慷慨激昂地说道:“这是我们对抗旱灾的秘密武器,尿液里蕴含着无尽的能量,只要经过过滤,就能变成滋养农田的甘露!”
然而,现实却再次给了她沉重的一击。
那些被收集起来的“营养液”被存放在专门的收集站里,结果引来了骆驼们的“光顾”。
骆驼们哪里知道这是“高科技肥料”,以为是美味的水源,纷纷大口畅饮。
没过多久,全城的骆驼都集体口吐白沫,病倒在地。
面对记者们的追问,胡拉却毫不慌乱,她掏出一本《古兰经》,振振有词地辩解道:“先知说过‘万物皆有用’,骆驼这是在净化灵魂!它们喝下这些尿液,是在为我们的抗旱事业做出牺牲。”
这番荒谬的解释,让记者们哭笑不得。
最终,耗资5亿苏丹镑建造的“尿液转化站”,因为市民们宁肯渴死也不愿意喝这种“骆驼特饮”,而沦为了网红打卡地。
游客们纷纷来到这里,拍照留念,调侃着这个荒诞的抗旱工程。
三、外交礼物的“硬核输出”
在国际外交的舞台上,赠送礼物是一种表达友好和尊重的传统方式。
然而,萨伊达·胡拉却将这一传统演绎得荒诞至极。
2022年,她访问埃及,为了彰显“苏丹诚意”,她做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空运3吨腐烂的沙漠蜜瓜送给塞西总统。
她在礼物附言中写道:“这是我们省特产的‘时间发酵型水果’,越臭越补脑!”
当这批特殊的“礼物”抵达埃及海关时,工作人员们被那刺鼻的气味熏得头晕目眩。
他们怀疑这是一场“生化袭击”,毫不犹豫地扣押了货物。
胡拉得知消息后,不仅没有丝毫的歉意,反而连夜开起了直播。
她在镜头前,拿起一块腐烂的蜜瓜,大快朵颐起来,还一边吃一边说:“这是跨尼罗河友谊的味道!你们埃及人不懂得欣赏。”
她的这一举动,让埃及网友们炸开了锅,纷纷留言辣评:“她成功让金字塔闻起来像过期酸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