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记忆的声音 > 第334章 穆罕默德·阿尔库尼:“逃兵”到“假发鉴定大师”

在阿尔及利亚学术圈,穆罕默德·阿尔库尼教授的名字自带喜剧效果。

这位年过六旬的学者,用三十年时间将“历史研究”玩成了行为艺术:从被陶片逼疯的考古系学生,到用骆驼奶兑咖啡写论文的网红史学家,再到因鉴定总统假发成分被文化部通缉的“学术疯子”,他的职业生涯堪称一部荒诞现实主义连续剧。

1985年的夏天,阿尔库尼揣着对迦太基文明的浪漫想象,被阿尔及尔大学考古系招生简章上“发掘失落的迦太基宝藏!”的标语骗入校门。

开学首日,他才发现专业全称是“地中海陶片纹样分类学”,课程表上赫然写着《腓尼基陶器釉面氧化程度与季风关系研究》。

第一堂课上,教授举着半块碎陶片宣称:“同学们,这是汉尼拔远征罗马时用的夜壶!根据釉面裂纹走向,能推断出他当时便秘的严重程度。”

这种魔幻现实主义教学很快摧毁了阿尔库尼的学术信仰。

当他在实验室对着三千片形状相似的陶片编号时,隔壁班同学正在用碳十四测定技术给骆驼粪化石断代。

更绝望的是期末考试——要求根据陶片纹样判断制作者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

“这和历史有什么关系?”他在试卷上画了个吐舌头的汉尼拔,结果被系主任约谈:“要么改修数陶片学,要么去给博物馆擦恐龙骨架。”

被迫留在考古系的阿尔库尼,在毕业论文选题上展现了惊人的“求生欲”。

他偷偷潜入殖民时期档案馆,试图从法国总督府的机密文件中寻找“阿尔及利亚人民英勇反抗”的证据,却意外发现1960年独立战争前夜的总督府采购清单:300公斤咖啡豆,备注“防止宪兵队巡逻时打瞌睡”。

更讽刺的是,反抗军指挥部的记录显示,他们当晚突袭前也采购了500公斤咖啡豆,备注“让战士们保持清醒砍法国人头”。

“这算什么?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咖啡因军备竞赛?”阿尔库尼在论文中大胆假设:咖啡因摄入量可能影响了独立战争的胜负。

导师看完初稿后拍案而起:“你这是给殖民者洗白!明天去给烈士陵园扫墓,扫不完别想毕业!”

最终,他含泪删除了所有咖啡相关内容,改写为《陶片纹样中反映的阿尔及利亚民族性》,但系主任在答辩时仍阴阳怪气:“下次建议研究骆驼粪化石里的爱国主义精神。”

2002年的国家博物馆仓库,阿尔库尼迎来了人生转折点。

在整理本·贝拉总统遗物时,他发现了一顶假发套,上面还粘着三根头发。

这位前考古系学生立刻启动“学术本能”:用镊子夹起头发,装进试管,连夜送去基因实验室。

“如果这是本·贝拉总统的dNA,我们就能破解阿尔及利亚现代史的最大谜团——他到底有没有地中海贫血症!”他在实验室外来回踱步,仿佛看到了诺贝尔奖在招手。

两周后,检测报告显示:假发属于本·贝拉,但更惊人的发现是发胶成分——1963-1965年间,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送的发胶含更多粘性聚合物,而西方国家送的发胶则更易清洗。

“这说明什么?”阿尔库尼在论文中振臂高呼:“粘性越强的发胶,象征意识形态越坚定!1965年本·贝拉被推翻,就是因为西方发胶腐蚀了他的革命意志!”

这篇《从发胶成分看阿尔及利亚外交政策演变》发表后,文化部长连夜约谈:“再敢碰领导遗物,送你去撒哈拉数骆驼!”

但为时已晚,论文已被翻译成阿拉伯语、法语和英语,在学术圈引发“发胶政治学”研究热潮。

某国际关系学者甚至在《外交事务》杂志发文:“阿尔库尼教授揭示了被忽视的软实力工具——发胶外交。”

2010年,阿尔库尼的新书《法国人偷走了我们的骆驼——殖民经济再研究》面临滞销危机。

这位营销鬼才决定玩把大的:他租了辆卡车,从阿尔及利亚运了头真骆驼到巴黎索邦大学门口,举着牌子高呼:“归还历史债务!每头骆驼价值5000法郎(殖民时期货币),法国至今未偿还!”

现场很快围满学生和记者。

有人问他:“您怎么证明法国人偷了骆驼?”阿尔库尼从口袋里掏出一叠泛黄文件:“看!1930年法国殖民部档案显示,他们从阿尔及利亚运走了12万头骆驼,用于北非战场运输!”

话音刚落,警察以“非法停放反刍动物”将他驱离。

法国《费加罗报》次日嘲讽:“建议阿尔库尼教授下次带单峰骆驼,占地少50%,更符合巴黎交通法规。”

这场闹剧却让新书销量暴涨。

阿尔及利亚驻法大使馆不得不发表声明:“我国从未主张骆驼赔偿,但支持学术自由。”

阿尔库尼则在电视采访中得意洋洋:“你看,我让全世界知道了阿尔及利亚骆驼的悲惨历史,这比任何学术会议都有效!”

2023年,65岁的阿尔库尼决定拥抱短视频时代。

他在tiktok开设账号“考古学家的日常”,首期视频就炸了锅——他穿着防护服,站在奥斯曼时期墓葬挖掘现场,对着镜头喊:“家人们!今天挖到个大人物!根据头骨形状,这绝对是18世纪阿尔及尔首富!”

话音刚落,地面突然塌方,镜头剧烈摇晃,最后只剩一只手挥舞:“快报警!我还差两章没写完!”

这条视频获得500万播放量,#考古学家直播挖坟#登上热搜。

救援队挖出他时,发现这位教授正抱着个头骨大喊:“这是证据!牙缝里有咖啡渣,说明他生前爱喝浓缩咖啡!”

事后查明,头骨是剧组道具,塌方是人为制造的“节目效果”。

但阿尔库尼毫不在意:“学术需要戏剧性!你看,现在全阿尔及利亚都知道奥斯曼时期的富人爱喝咖啡了。”

2024年总统选举前,阿尔库尼又搞出大新闻。

他在Youtube直播中宣称:“通过统计候选人公开讲话中的咳嗽次数,我预测A将获胜——咳嗽越少,说明越健康;越健康,越能治理国家!”

结果A真的当选,他一夜之间被封为“占卜史学第一人”,粉丝狂涨百万。

但好景不长。

在总统就职典礼直播中,阿尔库尼对着镜头评论:“新总统的假发不错,但材质有问题——看这光泽,绝对是土耳其进口化纤款,不如本·贝拉总统的天然人发有气场!”

这段话被文化部截获,次日他的账号因“侮辱国家元首形象”被封禁。

粉丝在推特发起#还我学术郭德纲#话题,连反对党都跳出来声援:“学术自由不能被假发扼杀!”

如今的阿尔库尼,早已成为阿尔及利亚的文化符号。

国家档案馆在他常蹲的角落挂牌:“阿尔库尼教授专用翻车区”,旁边还贴着他的名言:“在历史里,翻车是常态,严谨是意外。”

网红咖啡店推出“史学家同款”饮品:浓缩咖啡 骆驼奶 陶片渣(食用级),广告词:“喝一口,论文提速300%!但可能引发考古系ptSd。”

他的自传《我的学术底线比海平面更低》连续52周霸占搞笑类图书榜首,书中爆料:他曾为验证“骆驼粪能驱蚊”,在实验室养了200只蚊子,结果被校长投诉“整个历史系都是蚊子味”;还自曝在毕业答辩时,为掩盖论文数据造假,当场表演了一段“汉尼拔风格”的剑舞,把评委们看得目瞪口呆。

总结阿尔库尼的一生,完美践行了阿尔及利亚版“史家精神”:他像考古学家一样执着于挖掘真相,却总在关键时刻掉进自己挖的坑;他像严谨的学者一样追求数据,却更擅长用荒诞逻辑自圆其说;他把自己活成了国家级的段子,却让无数年轻人因此爱上历史——“原来历史可以这么好玩!”

如今,阿尔及利亚大学的历史系招生简章上多了一行小字:“本专业可能涉及骆驼粪研究、假发鉴定学及直播塌方应急处理,请谨慎报考。”

而阿尔库尼教授的新目标是:用AI技术还原本·贝拉总统的发型,并出版《从发际线看阿尔及利亚现代化进程》。

“学术嘛,”他眨眨眼,“就是要玩得比别人疯,笑得比别人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