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记忆的声音 > 第324章 沙德利·本·杰迪德:“辞职界天花板”

上位奇谭——用石油买来的总统宝座

1979年,阿尔及利亚政坛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求职者”——沙德利·本·杰迪德。

这位在独立战争时期叱咤风云的民族解放军将领,突然宣布:“我要当总统!”

此言一出,举国哗然。

沙德利可不是一般人,他凭借着独立战争时期积累的“老干部光环”,宛如一颗耀眼的明星,在民众心中有着极高的威望。

他打着“老战士永不褪色”的口号参与总统竞选,那慷慨激昂的演讲,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最终,他全票当选,成功实现了从军装到西装的华丽转身。

在就职演说中,他豪情万丈地宣称:“我的枪杆子能打法国人,也能管理加油站!”

这霸气的话语,让人们对这位新总统充满了期待。

沙德利上任后,仿佛被幸运女神眷顾,国际油价开始暴涨。

这可把沙德利乐坏了,他独创了一套“撒币经济学”。

他大手一挥,给公务员发双倍工资,让公务员们瞬间过上了小康生活。

给农民送拖拉机,让农民们告别了传统的耕作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

给大学生配收音机,让大学生们能够及时了解外界的信息。

一时间,阿尔及利亚上下一片欢腾,人们仿佛进入了梦幻般的富裕时代。

然而,财政部长却忧心忡忡地提醒他:“石油钱快花完了。”

沙德利却满不在乎地回应:“油价会永远涨,就像沙漠永远有沙子!”

他沉浸在石油带来的财富美梦中,丝毫没有意识到危机即将来临。

果不其然,1986年油价腰斩,国库瞬间变得一贫如洗。

连总统府的空调费都交不起了,公务员们无奈之下,只能拿石油桶当办公桌,那场景十分滑稽。

1989年,为了讨好西方国家,沙德利突然宣布要搞民主,实行多党制。

他本以为这是一场轻松的政治变革,没想到却引发了一场魔幻闹剧。

一时间,各种奇葩政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柏柏尔烤肉党”主张全民免费吃烤肉,他们声称要让每一个人都能品尝到美味的烤肉,过上幸福的生活。

“沙漠骆驼运输联盟”要求用骆驼替代卡车,他们认为骆驼是沙漠的象征,用骆驼运输既环保又具有民族特色。

“伊斯兰救世阵线”则高喊“古兰经就是宪法”,他们试图用宗教来统治国家。

这些奇葩政党的出现,让阿尔及利亚的政治舞台变得混乱不堪。

最终,在选举中,“伊斯兰救世阵线”狂砍48%选票,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沙德利看着选举结果,吓得脸色苍白,他连夜给军方打电话:“快!把民主按钮给我砸了!”

这场多党制改革以一场闹剧收场。

内战导火索——当总统玩起“政变狼人杀”

1991年议会选举首轮结果公布后,沙德利看着伊斯兰救世阵线的领先数据,顿时傻眼了。

他当场表演了一场“川剧变脸”,原本自信满满的表情瞬间变得扭曲起来。

他大声宣布:“这不算!选民肯定喝了骆驼奶神志不清!”

在他看来,伊斯兰救世阵线的胜利是不可接受的,这会威胁到他的统治地位。

于是,他试图以一种独裁的方式来掌控局面。

外媒纷纷嘲讽他的这一行为,同时也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愤怒和抗议。

1992年1月,全国暴动愈演愈烈,街头到处都是抗议的人群,局势已经完全失控。

沙德利看着这混乱的局面,心里明白自己已经无力回天。

于是,他突然召开记者会宣布辞职。

他的辞职理由更是让人哭笑不得:“我家仙人掌死了需要休园艺假。”

实际上,是军方拿枪指着他说:“要么体面,要么帮你体面!”

在军方的逼迫下,沙德利不得不选择辞职,结束了他的总统生涯。

他这一手“辞职卡点”,堪称一绝,成为了后世政治家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后总统时代的“甩锅艺术”

下台后,沙德利被软禁了起来。

他心里十分不甘,于是写了一本自传《都怪油价!》,在书中疯狂甩锅。

他写道:“油价跌了能怪我?要怪就怪opEc!”

他把经济崩溃的责任全部推到了石油输出国组织身上,仿佛自己只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

对于伊斯兰分子的闹事,他声称:“明明是美国中情局的阴谋!”

他将国内的问题都归咎于外部势力,试图逃避自己的责任。

对于经济崩溃,他还说:“前总统布迈丁埋的雷!”

他把前总统也拉了出来,为自己开脱。

然而,这本书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连续三年蝉联“阿尔及利亚书店滞销榜冠军”。

2000年后,沙德利搬进了撒哈拉豪宅,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

但他的生活并不平淡,反而充满了凡尔赛的味道。

他开着空调在50c高温下堆雪人,其实那雪人是用盐伪造的,他只是想展示自己的“独特生活”。

他还喜欢给来访记者展示“总统级骆驼骑行技巧”,结果有一次被骆驼甩进仙人掌丛,弄得浑身是刺,十分狼狈。

他还每周致电现任总统:“我当年要是……(被挂断)”

他总是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试图给现任总统提建议,但每次都被无情地挂断电话。

历史地位的“魔幻辩证”

对于沙德利的历史地位,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经济学家认为他是“用石油美元堆砌的空中楼阁设计师”,他在执政期间,过度依赖石油收入,没有进行合理的经济规划和改革,导致国家经济结构单一,一旦油价下跌,经济就陷入了崩溃的边缘。

年轻人则戏称他为“阿尔及利亚p图大师——只修经济数据不修基础设施”,他在位时,只注重表面的经济数据,而忽视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国家的发展缺乏后劲。

沙德利的这一系列行为被写入哈佛政治学院教材《如何优雅地搞砸一切》,成为了政治史上的一个反面教材。

他的故事告诉人们,政治不是一场游戏,不能随意妄为,否则就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

番外篇:沙德利定律

在阿尔及利亚,总统支持率与油价呈正相关,误差不超过骆驼毛的直径。

这意味着油价的涨跌直接影响着总统的命运,当油价上涨时,总统的支持率也会随之上升;当油价下跌时,总统的支持率也会一落千丈。

这一规律就像一个无形的枷锁,束缚着每一位总统的决策。

民主化改革会随机生成极端政党,概率高达99%。

沙德利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他在实行多党制改革时,没有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后果,导致各种奇葩政党和极端政党纷纷涌现,给国家带来了混乱和动荡。

这一悖论提醒着人们,在进行政治改革时,要谨慎行事,充分考虑各种因素。

当街头抗议者数量超过全国骆驼数量时,必须启动辞职程序。

这一定律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反映了民意的重要性。

当民众的抗议达到一定程度时,总统如果还不采取行动,就会面临被推翻的危险。

沙德利的辞职就是这一定律的生动体现。

沙德利·本·杰迪德的执政史就像一部充满魔幻色彩的传奇故事,他的种种行为和决策,既让人捧腹大笑,又让人深思。

他的故事成为了阿尔及利亚历史上的一个独特印记,永远被人们铭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