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记忆的声音 > 第312章 博根拜巴图尔:"沙俄苍蝇拍"到"七旬马背老顽童"

少年英雄的\"非主流出道\"

1708 年,伏尔加河畔的草原上,微风轻拂着嫩绿的青草,阳光洒在大地上,给一切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16 岁的博根拜,还是个血气方刚却又带着几分稚嫩的少年。

当时,沙俄的哥萨克骑兵肆意侵占着哈萨克人的牧场,那片原本属于哈萨克牧民自由放牧、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如今却被敌人霸占,牧民们敢怒不敢言。

博根拜看着家乡的牧场被践踏,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

一天,他得知有一队哥萨克骑兵在附近的军营驻扎。

这个冲动的少年,竟拿起一把祖传的苍蝇拍(这苍蝇拍可不简单,实为镶满宝石的礼仪权杖,只是博根拜当时并不知晓其真正价值),风风火火地就冲向了沙俄军营。

他一边挥舞着苍蝇拍,一边追打着在身边嗡嗡乱飞的马蜂,嘴里还大声高喊着:“还我牧场!还我牧场!”

那声音在草原上回荡,带着少年无畏的勇气。

哥萨克骑兵们正在营帐中休息,突然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喊声,纷纷跑出营帐查看。

只见一个少年挥舞着类似神秘武器的东西,气势汹汹地冲了过来。

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武器”,心中充满了恐惧,以为遭遇了神秘而强大的袭击。

一时间,军营里乱作一团,哥萨克骑兵们惊慌失措,连夜撤出了伏尔加河东岸。

事后,哈萨克长老会为了表彰博根拜的“英勇事迹”,决定给他颁奖。

可当他们仔细查看博根拜缴获的“沙俄军旗”时,才发现那实为对方炊事班的围裙。

这一发现让长老们哭笑不得,但博根拜的勇敢和冲动却在这片草原上传开了,他也因此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哥萨克驱逐者”。

在哈萨克部落的传统中,勇士会被纹上狼图腾,这是对勇士身份和勇气的象征。

博根拜在那次“驱逐哥萨克”的事件后,被部落视为英雄,按照传统,要给他纹上狼图腾。

纹身师是个喝多了马奶酒的老头,他摇摇晃晃地拿着纹身工具,眼神迷离。

原本应该纹在博根拜身上的威风凛凛的狼头,在他的“妙手”之下,竟变成了二哈造型。

当纹身完成,博根拜看着镜子中自己身上那滑稽的图案,气得暴跳如雷。

他觉得这简直就是对自己勇士身份的亵渎,于是,他整整三个月都戴着面罩作战,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直到有一次,在战场上,博根拜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

他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奋勇杀敌,鲜血溅在了他的身上,也溅在了那二哈造型的纹身上。

战斗结束后,他用敌人的血渍洗掉了身上的刺青。

这一战,他表现得异常英勇,让所有人都对他刮目相看。

此役后,部落正式授予他“巴图尔”的称号,而那位可怜的纹身师,则被发配去给战马修蹄,以惩罚他的失误。

中年战神の迷惑行为大赏

1729 年,准噶尔部落对哈萨克草原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阿那拉凯战役一触即发。

这是一场关乎哈萨克部落生死存亡的关键战役,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战场上硝烟弥漫,杀声震天。

博根拜深知正面硬拼,哈萨克军队很难取胜,于是他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奇葩的战术——“声波攻击”。

他命令士兵们在羊皮筏子上敲打铜壶,那“哐哐”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仿佛是来自地狱的咆哮。

准噶尔的战马们哪里听过这样的声音,顿时惊慌失措,四处乱窜。

许多战马因为过度惊吓,开始腹泻,无法正常作战。

博根拜抓住这个机会,率领哈萨克军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他冲锋在前,如同一头愤怒的雄狮,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

在斩杀准噶尔巴特尔夏马勒汗时,夏马勒汗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他的临终遗言竟是:“你铜壶里装的是魔鬼辣椒粉吧?”

这一战,博根拜凭借着奇葩的战术,大获全胜,成为了哈萨克部落的英雄。

博根拜有个怪癖,每场胜仗都要收集敌人的头盔。

他觉得这些头盔是胜利的象征,收集得越多,就越能证明自己的功绩。

1750 年,哈萨克军队夺回了塔拉斯河流域,这是一场重要的胜利。

博根拜像往常一样,收集了大量的敌人头盔。

看着这堆积如山的头盔,他突发奇想,决定把这些头盔改造成蜂窝煤炉子送给牧民。

他觉得这样既能让牧民们受益,又能让自己的“收藏”发挥更大的作用。

于是,他命令工匠们开始改造头盔。

不久之后,200 顶改造后的蜂窝煤炉子被送到了牧民手中。

然而,这件事却引发了一场国际笑话。

清廷使者来访哈萨克部落时,看到了牧民们头上冒着炊烟,惊讶地大喊:“贵国骑兵为何头冒炊烟?”

原来,使者误以为那些头盔还是戴在骑兵头上的,只是不知道为何会冒烟。

这一误会让在场的人都忍俊不禁,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博根拜不仅对自己的形象有要求,对部队的战马形象也十分在意。

他觉得一支颜值高的部队,在战场上会更有气势。

于是,他强令所有战马必须扎小辫。

他亲自监督士兵们给战马扎辫子,还要求辫子要扎得整齐、漂亮。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决定却给部队带来了一场灾难。

某次突袭战中,战马们奔跑在茂密的树林里,那些扎着小辫的马尾巴时不时地缠住树枝。

战马们因为被缠住,无法快速奔跑,行踪也因此暴露。

敌军趁机发起了攻击,哈萨克军队陷入了被动局面。

被阿布赉汗训斥后,博根拜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对战马形象的追求,而是改推“战术光头马”。

他还专门开发出了马用防秃精油,声称这种精油可以让战马的毛发更加健康、亮丽。

他每天都会亲自给战马涂抹防秃精油,那认真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七旬老汉的\"硬核退休生活\"

时光飞逝,博根拜渐渐老去,但他那颗热爱战斗、热爱生活的心却从未改变。

77 岁的他,依然坚持骑马出征。

他觉得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还很硬朗,还能为部落出一份力。

为了证明自己没老花眼,他决定在百步外射中箭靶。

他站在射箭场上,眼神坚定地盯着远处的箭靶,然后拉弓射箭。

只听“嗖”的一声,箭飞了出去,但却没有射中箭靶,而是射中了二十年来一直没被发现的裁判假发。

那假发被箭射中后,飞了起来,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然后缓缓落下。

在场的人都被这一幕逗得哈哈大笑。

从此,军规新增了一条条款:禁止在博根拜练箭时戴帽子。

大家都担心,万一哪天博根拜的箭又射偏了,会伤到自己或者别人。

但博根拜却并不在意,他依然坚持每天练习射箭,他说:“只要我还能拉得动弓,我就要继续战斗。”

晚年,博根拜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养生方法——“马背桑拿疗法”。

他觉得在马背上策马狂奔,裹着毡房毛毯,可以让身体出汗,从而祛除风湿。

他每天都会裹着厚厚的毛毯,骑着战马在草原上狂奔。

那速度,仿佛要把风都甩在身后。

然而,有一次,他跑得太快了,毛毯与空气摩擦产生了热量,竟然把毛毯点着了。

火焰瞬间吞噬了毛毯,博根拜在马背上惊慌失措。

他一边拼命地拍打着身上的火焰,一边大声呼喊着:“救命啊!着火啦!”

周围的人看到这一幕,纷纷赶来帮忙灭火。

这场“火烧战袍”的名场面,反倒吓得追兵以为天神下凡。

他们觉得博根拜身上着火却还能在马背上奔跑,一定是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在保护他。

从此,他们对博根拜更加敬畏。

而博根拜呢,虽然经历了一场惊险,但他依然没有放弃他的“养生朋克”生活,他说:“这点小危险算不了什么,为了健康,值得!”

博根拜晚年沉迷于武器魔改,他觉得传统的武器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了,他要创造出更独特、更强大的武器。

他把祖传宝刀装上了可拆卸牧羊鞭,发明了“四十米长大刀”(实际长度 3 米)。

他觉得这样一把刀,既可以用来砍杀敌人,又可以用牧羊鞭来驱赶敌人,简直是一举两得。

测试那天,博根拜兴奋地拿着他的“四十米长大刀”来到草原上。

他用力地甩动牧羊鞭,想要看看效果如何。

可是,由于他甩鞭的力道过猛,那鞭子像一条巨龙一样,把旁边的帐篷抽成了露天地铺。

帐篷里的东西散落一地,博根拜看着自己的“杰作”,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他说:“看来这刀的威力还不小啊,连帐篷都受不了。”

死后仍在创造神话

博根拜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担心自己死后陵墓会被盗墓贼光顾。

于是,他临终前要求把墓碑雕成表情包造型。

他觉得这样的墓碑会让盗墓贼心生恐惧,不敢轻易靠近。

结果,盗墓贼看到呲牙笑的石像后,真的以为闹鬼了。

他们吓得脸色苍白,双腿发软,纷纷丢下手中的工具,在墓前自首。

连续三个盗墓团伙都在墓前被吓得自首,这让博根拜的陵墓成为了一个神秘而又安全的地方。

考古学家后来发现,他在棺木里塞了三百个会吱吱叫的皮老鼠。

这些皮老鼠在盗墓贼打开棺木时会发出声音,进一步增加了神秘和恐怖的氛围。

后人为了纪念博根拜,给他最爱的坐骑“闪电”立了一座铜像。

他们希望这座铜像能够永远铭记“闪电”的功绩,让后人都能看到这匹英勇的战马。

然而,由于工匠醉酒,把马雕成了罗圈腿。

当铜像立起来后,大家都被这滑稽的造型逗得哈哈大笑。

“闪电”原本是一匹威风凛凛的战马,如今却被雕成了这副模样,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但现在,这座雕像却成为了哈萨克斯坦的网红打卡点,游客们争相模仿滑稽马姿拍照,留下了一张张充满欢乐的照片。

21 世纪,某历史爱好者对博根拜的传奇事迹十分着迷,他决定复刻博根拜的“铜壶战术”。

他在草原音乐节上,用高压锅代替古代器皿,想要制造出类似的声音来吓唬“敌人”。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高压锅煮奶茶的蒸汽触发消防警报。

警报声在音乐节现场响起,人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安保人员以为发生了恐袭,迅速赶到现场,将这位历史爱好者控制起来。

这场复刻行动以一场闹剧收场,让人们对博根拜的传奇战术又有了新的认识。

番外篇:博根拜宇宙的魔幻周边

因博根拜早年纹身事故,现代哈萨克青年流行在背上纹滑稽版狼头。

他们觉得这种纹身既有趣又能体现博根拜的勇敢和幽默精神。

许多年轻人还配上名言:“敌人可以杀死我,但笑不死我!”

这句话成为了他们的座右铭,激励着他们在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保持乐观的心态。

根据博根拜自创的马奶酒配方,有人开发出了一种碳酸饮料,命名为“巴图尔快乐水”。

这种饮料的广告词是:“喝一口,77 岁还能骑马拆帐篷!”

虽然有点夸张,但却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然而,由于这种饮料的酒精含量过高,被限定为“战备物资”,只能在特定的场合饮用。

每年在塔拉兹,都会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沙雕赛事——“战术光头马选美大赛”。

评分标准十分有趣,包括:光头反光度、马尾辫甩动弧度、奔跑时会不会把骑手颠成表情包。

许多养马人都带着自己的光头马前来参赛,现场热闹非凡,充满了欢声笑语。

总结

博根拜巴图尔用一生证明:真正的勇士不仅要有狮子般的勇气,还得具备哈士奇般的幽默感。

从苍蝇拍到铜壶,从纹身乌龙到老年朋克,这位“战斗喜剧人”的事迹在哈萨克草原上流传三百年后,依然能让考古学家笑掉假牙、让敌军后代怀疑人生。

正如阿布赉汗的评价:“他教会我们,能笑着打赢的仗,何必板着脸?”

博根拜的故事,就像一部永远也讲不完的传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勇敢地面对生活,用幽默和乐观的心态去战胜困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