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记忆的声音 > 第266章 旃陀罗笈多·孔雀的传奇人生

记忆的声音 第266章 旃陀罗笈多·孔雀的传奇人生

作者:木远帆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8 07:03:52

第一节:养孔雀小伙的逆袭

旃陀罗笈多年轻时就是个普通的养孔雀专业户,每天的工作就是喂孔雀、打扫孔雀笼子、防止孔雀打架。

他住在恒河平原的一个小村落里,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孔雀羽毛上时,他就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谁能想到这个天天和孔雀打交道的小伙子,后来居然成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的建立者?

这大概就是最早的“**丝逆袭”故事了,毕竟从养孔雀到称霸印度,跨度堪比从养鸡场员工变成跨国公司cEo。

据说他之所以选择孔雀作为王朝象征,就是因为对老本行念念不忘——这大概是最早的“不忘初心”案例了。

村民们至今还记得,他总爱对着孔雀自言自语:“等我发达了,一定让你们当国鸟!”

第二节:创业初期的囧事

旃陀罗笈多刚开始创业(造反)时特别惨,连个像样的办公室(军营)都没有。

他和几个兄弟挤在破庙里,用芭蕉叶当地图,用椰子壳当头盔。

有次他带着几个小弟去偷袭马其顿驻军,结果因为太紧张,把信号搞错了——本来约定好孔雀叫就进攻,结果他学孔雀叫学得太像,把真孔雀都引来了。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孔雀们扑棱着翅膀在敌营上空盘旋,马其顿士兵举着长矛抬头看:“这是印度的新式空袭吗?”

最后他们是被孔雀的叫声暴露了位置,被马其顿人追着打,第一次创业尝试就这么失败了。

逃跑时他还摔了一跤,沾了满身泥巴,兄弟们打趣他:“老板,您这是去敌营表演孔雀舞吗?”

第三节:拜师学艺的趣闻

后来他拜考底利耶为师,这位老师可真是个狠角色。

考底利耶住在山洞里,每天只吃一颗野果,却能写出《政事论》这样的治国宝典。

有次老师为了测试他的决心,让他去偷国王的枕头。

旃陀罗笈多好不容易混进王宫,结果发现国王是个颈椎病患者,睡觉不用枕头!

他急得在王宫里转圈,最后灵机一动,把自己的外套卷起来塞给老师:“这就是国王的枕头,他今晚不用!”

老师居然信了,还夸他:“有创意!这就是最早的‘ppt创业’案例了。”

后来旃陀罗笈多才知道,老师早就知道真相,只是想看他的应变能力。

第四节:统一战争中的糗事

在攻打难陀王朝时,旃陀罗笈多闹过一个大乌龙。

他派间谍去打探敌方粮仓位置,结果间谍回来说:“粮仓就在大象棚后面。”

他立刻派兵去烧粮仓,烧完才发现烧的是自己家的粮仓——原来间谍是个路痴,把自家营地当成了敌方营地!

这场“火烧连营”让他不得不推迟三个月再战,期间士兵们只能天天吃野菜,都抱怨说:“老板,下次确认清楚再烧好吗?”

更搞笑的是,敌方听说后,特意送来一车野菜表示“慰问”,气得他差点拔剑自刎。

后来他学聪明了,每次行动前都要亲自画地图,结果把地图画得比孔雀羽毛还花哨。

第五节:外交场合的尴尬

和塞琉古一世谈判时,旃陀罗笈多本想展示印度大象的威力,特意选了最威武的20头大象列队。

结果这些大象看到希腊人穿的闪亮盔甲,以为是来了新玩具,欢快地用鼻子卷起希腊士兵抛着玩。

场面一度失控,希腊士兵在空中手舞足蹈,塞琉古一世吓得躲到桌子底下。

最后是塞琉古一世看不下去,说:“要不...我们改天再谈?”

这次意外反倒让塞琉古觉得印度人深不可测,爽快地签了和约,还送了他500匹战马。

旃陀罗笈多事后得意地对大臣说:“看见没?这就是‘大象外交’!”

第六节:晚年改信耆那教的趣事

老年的旃陀罗笈多突然改信耆那教,开始极端苦修。

他宣布要像耆那教圣人一样**修行,吓得大臣们集体跪地:“陛下,您这样上朝有伤风化啊!”

最后达成妥协:他穿着衣服上朝,但要在衣服上剪几个洞,说是“象征性地**”。

这大概是最早的“破洞牛仔裤”时尚先驱了,华氏城的裁缝店因此生意火爆。

他还坚持每天用孔雀羽毛扫地,说是“净化心灵”,结果把孔雀羽毛扫得满天飞。

大臣们私下吐槽:“陛下这是要改行当清洁工吗?”

第七节:绝食而死的黑色幽默

按照耆那教习俗,他决定绝食而死。

但这个过程特别漫长,持续了整整三个月。

期间大臣们天天来劝饭:“陛下,要不今天破个戒?”他都坚决拒绝。

最搞笑的是,有次厨师故意在他面前烤肉,香气四溢,他一边咽口水一边骂:“你这是考验我吗?!”

他还让侍卫把镜子搬到床前,每天看着自己日渐消瘦的脸自我鼓励:“再坚持一天,就能成圣了!”

最后他是饿死的,但据说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明天...明天一定吃饭...”(然后就再也没有明天了)

他的葬礼上,孔雀们集体哀鸣,有人调侃:“这是孔雀在悼念前主人,还是在庆祝少了个喂食的?”

后记: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遗产

他建立的孔雀王朝,名字来源至今是个谜。

有人说是因为他养孔雀,也有人说是因为他打仗时头盔上有孔雀羽毛装饰。

最离谱的说法是他小时候被孔雀啄过,所以要报复性地用孔雀命名王朝。

考古学家在挖掘他的陵墓时,发现了一幅壁画:他正被孔雀追着跑,手里还拿着半根孔雀饲料。

他留下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个bug:要求所有地方官员每周都要来首都汇报。

结果导致华氏城的交通常年堵塞,被称为“古代印度第一堵城”。

官员们为了赶时间,发明了“骑象快车”,结果大象在街上横冲直撞,踩坏无数摊位。

小贩们集体抗议:“陛下这是要我们改行卖象粪吗?”

他发明的60万常备军制度,实际上是把所有能拿武器的男人都算进去了,包括厨师、马夫、甚至乐师。

真打起来时,有人拿着锅铲就上战场了,还有人边打边吹笛子,说是“鼓舞士气”。

敌军将领哭笑不得:“这是打仗还是开派对?”

更离谱的是,战后统计伤亡时,发现厨子死了三分之一——原来他们忙着抢敌军的食材,被当成活靶子打了。

旃陀罗笈多的一生,就像一部荒诞喜剧。

他从养孔雀的小伙子,变成了统一印度的帝王,却始终带着一丝市井的幽默。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最离谱的梦想,只要坚持下去,也可能变成现实——哪怕过程再搞笑。

而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遗产,或许正是历史最生动的注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