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记忆的声音 > 第208章 豪尔赫·保罗·雷曼:巴西首富的“并购喜剧人”发家史

作为巴西首富、全球食品饮料界隐形霸主,豪尔赫·保罗·雷曼(Jorge paulo Lemann)的人生堪称一部“用网球拍打江山,靠啤酒瓶装钞票”的荒诞商战剧。

从被哈佛劝退的网球少年到掌控3000亿美元帝国的“并购狂魔”,他的每一步操作都充满黑色幽默与反套路智慧。

第一节:叛逆青春:从网球拍子到金融算盘

哈佛“劝退生”的逆袭

雷曼年轻时以网球特长生身份进入哈佛,但学业一塌糊涂,差点因挂科被劝退。

教授嘲讽他:“你挥拍的速度比做数学题快100倍。”

他反手自黑:“至少我挥拍能打出钱来。”

最终用三年混到经济学学位,靠的不是智商,而是球场赌局赢来的生活费。

他曾在网球场上与对手打赌:“谁输一局就请对方喝一周啤酒。”

结果用赌来的啤酒钱付清了学费账单,堪称“最硬核的勤工俭学”。

戴维斯杯的“商业启蒙”

代表巴西参加戴维斯杯时,他因输球被观众扔香蕉皮,灵机一动捡起来卖给当地果汁厂,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他悟出真理:“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把失败物变废为宝。”

赛后他成立“香蕉皮回收公司”,专门收集体育赛事垃圾,转卖给食品厂当原料。

虽然公司仅存活六个月,却让他彻底摆脱了“运动员只能靠体力吃饭”的偏见。

第二节:投行时代:巴西版《华尔街之狼》

“高盛学徒”的骚操作

1971年,雷曼收购里约一家濒临破产的经纪公司,改造成巴西版高盛——加兰蒂亚投行(banco Garantia)。

他要求交易员穿短裤上班,理由是:“西装只会让人装正经,短裤才能激发赌徒本能。”

结果公司年利润飙升300%,成为南美金融界神话。

员工吐槽:“我们每天像在沙滩派对上炒股,但账户余额确实在疯狂增长。”

雷曼还规定:午休必须打沙滩排球,输的人负责买全公司下午茶。

股灾中的“反向跑路”

1998年巴西股灾,加兰蒂亚亏掉1亿美元,雷曼却把公司以6.75亿美元高价卖给瑞士信贷。

签约时他调侃买家:“你们买的是我的短裤文化,记得给空调开足冷气。”

瑞士信贷高管后来回忆:“我们以为买的是南美金融巨头,结果接手了一群穿短裤的疯子。”

雷曼用这笔钱成立了3G资本,开启全球并购狂潮。

第三节:啤酒帝国:从贫民窟酒厂到全球扛把子

收购啤酒厂的“醉酒逻辑”

1989年,雷曼收购负债累累的布哈马啤酒厂,只因喝醉后觉得“破产公司的财务报表像啤酒沫一样可爱”。

接管后他让高管每天喝自家啤酒上班,美其名曰“沉浸式品控”。

结果6年内市场份额从30%飙到65%。

他甚至在董事会安装啤酒自动贩卖机,理由是:“决策前必须清醒,决策后必须微醺。”

“反向殖民”欧洲贵族

2004年,他带着巴西土炮啤酒厂安贝夫(Ambev)杀入欧洲,收购比利时百年贵族酒厂英特布鲁(Interbrew)。

比利时人抗议:“我们祖传配方不能交给穿人字拖的巴西佬!”

雷曼在合并仪式上当场脱鞋泡脚:“现在你们的啤酒里也有亚马逊雨林的湿度了。”

合并后的百威英博成为全球最大啤酒商,雷曼的“人字拖外交”也被写入商学院案例。

520亿美元“醉酒收购案”

2008年吞并美国百威时,他趁着对方cEo在圣路易斯啤酒节喝懵,连夜签下收购协议。

次日醒酒的百威高管怒吼:“这是趁醉打劫!”

雷曼淡定回应:“商业和喝酒一样,谁先倒下谁买单。”

这场收购让3G资本持股暴涨,雷曼的“醉酒经济学”彻底封神。

第四节:快餐风云:汉堡王变“取款机”

40亿美金买下“垃圾股”

2010年收购汉堡王时,该品牌正因难吃又贵被网友恶搞成“发霉堡”。

雷曼却宣称:“我就爱接盘侠人设!”

上任后他砍掉1.2万家直营店,只留52家做形象工程,把加盟费变成自动提款机。

他边数钱边吐槽:“做汉堡不如收租爽。”

汉堡王股价在三年内翻了两番,雷曼的“收租哲学”成为快餐业教科书。

“番茄酱外交”绑定巴菲特

2013年与巴菲特联手收购亨氏,雷曼给巴菲特寄去100箱番茄酱,附卡片写道:“沾着这玩意签合同,保证甜到忘记看报价单。”

结果巴菲特果然没砍价,豪掷280亿美元成交。

巴菲特后来调侃:“那箱番茄酱让我觉得,不签这合同就像错过了免费续杯的咖啡。”

第五节:管理哲学:资本界的“灭霸手套”

零基预算的“抠门艺术”

要求所有部门每年预算从零开始申报,高管们为抢复印纸上演全武行。

他笑称:“打架消耗卡路里,省下的午饭钱又能买台打印机。”

3G资本的办公室至今没有独立工位,所有高管共用一张折叠桌,号称“节省空间就是节省灵魂”。

“屠夫式”裁员狂欢

收购亨氏后,他一天内开除11位高管,给留任者发电锯模型当入职礼:“恭喜!你们是成本废墟里爬出来的幸存者。”

电锯上刻着雷曼的名言:“砍掉冗余,才能听见利润生长的声音。”

人才投资的“斯巴达训练营”

在纽约设立“3G资本集中营”,让新人每天工作18小时,淘汰率90%。

幸存者获赠纯金工牌,刻着雷曼名言:“你今天的黑眼圈,是明天的现金流。”

训练营的口号是:“要么成为资本的猎手,要么成为成本的猎物。”

第六节:生活迷惑行为大赏

“极简主义”首富日常

坐拥274亿美元资产,却常年穿优衣库79元t恤,开1998年产大众高尔夫。

被《福布斯》采访时,他掏出发黄钱包:“看,现金比信用卡薄多了,这就是财务健康的标准。”

他的车里常年放着计算器,遇到堵车就计算油价波动:“堵五分钟,相当于亏了一顿巴西烤肉。”

给孙子的“反凡尔赛教育”

送孙子去贫民窟学校读书,美其名曰“挫折教育”。

孙子哭诉同学偷他橡皮,雷曼大喜:“很好!你终于理解什么是未经授权的资产转移了。”

他甚至带孙子参加3G资本的并购谈判,让他体验“什么叫真正的资本掠夺”。

遗嘱里的“冷笑话遗产”

偷偷在遗嘱里写“把我的网球拍捐给美联储,让他们学会发球”,被律师强行删除后,他遗憾表示:“少了这句,我的墓志铭都少了灵魂。”

他还计划在墓碑上刻二维码,扫码后播放他收购百威时的经典台词:“商业和喝酒一样,谁先倒下谁买单。”

结语:荒诞背后的资本炼金术

雷曼用一生证明:商业的本质是合法玩笑。

当他用巴西小酒厂吞并百威时,如同用甘蔗汁灌醉了威士忌老炮;

当他让汉堡王变成“收租王”时,仿佛在麦当劳叔叔脸上画了小丑妆。

正如他教导员工的名言:“如果你不能笑着数钱,那么钱也不会笑着跟你回家。”

这位穿着人字拖的并购之神,正用3000亿美元帝国向世界宣告——幽默感,才是资本最硬的通货。

从哈佛球场到全球董事会,雷曼的每一步都像在打一场荒诞的网球赛:

对手以为他在发球,他却突然用球拍砸碎了经济模型;

观众以为他在搞笑,他却用笑声把竞争对手逼出了底线。

正如他自嘲:“我的人生就是一场失控的并购——但最终,我收购了整个世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