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记忆的声音 > 第128章 弗拉基米尔:从“异教酒鬼”到“东正教带货一哥”

一、开局即地狱模式:私生子的逆袭之路

公元955年,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来到这个世界,然而他的出生却如同一场噩梦的开端。

他是基辅大公斯维亚托斯拉夫与女管家玛露莎的私生子,在当时罗斯贵族森严的鄙视链中,他的地位卑微到连厨房里的腌黄瓜都不如。

这样的身份就像是给他套上了沉重的枷锁,让他从一出生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世人异样的眼光。

不过,这位私生子仿佛天生就自带“反派剧本”。

10岁那年,他被父亲扔到诺夫哥罗德当“留守儿童”。

在那个陌生的地方,他没有父亲的庇护,只能凭借自己稚嫩的肩膀去应对生活的种种困难。

这种被父亲放逐般的经历,反而锤炼了他坚韧的性格和独立生存的能力。

命运的捉弄并未就此停止,15岁时,他目睹了亲爹被佩切涅克人砍头做酒杯的惨状。

这一血腥而残酷的场景,无疑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也让他深刻地认识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和无情。

紧接着,他的兄弟三人为了抢夺王位,开启了一场如同“吃鸡模式”般的激烈争斗。

在这场争斗中,没有亲情可言,只有你死我活的较量。

而在980年,弗拉基米尔做出了一个堪称“最骚”的操作。

他派刺客刺杀了亲哥雅罗波尔克,这种手足相残的行为在道德层面上饱受争议,但在权力的诱惑面前,他似乎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更令人咋舌的是,他还抢了嫂子当战利品。

史书记载他当时发表名言:“嫂子归我,基辅归我,伏特加也归我!”

从这一刻起,他开启了“酒池肉林”的模式。

关于他娶老婆的数量,史书记载存在差异,有的说他娶了800多个老婆,而野史则称实际只有12个,还调侃罗斯人数学不好,零多写了两个。

他每天带着异教祭司在基辅广场蹦迪,祭坛上的人牲多到能组个足球队。

这种荒淫无度且充满异教色彩的生活方式,让他成为了当时人们眼中的“异教酒鬼”。

二、史上最离谱的宗教考察报告

时间来到987年,宿醉的弗拉基米尔突然一拍大腿,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我要当一神教爱豆!”

为了选择适合自己国家的宗教,他派出使团进行全球考察。

伊斯兰组的使者回禀时,直接给出了差评:“不能喝酒吃猪肉,差评!伏特加才是罗斯人的灵魂燃料!”

在罗斯人的生活中,伏特加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

而伊斯兰教对饮酒和饮食的严格限制,显然与罗斯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格格不入。

犹太组的使者则吐槽道:“他们连耶路撒冷都守不住,这售后太烂!”

耶路撒冷对于犹太教来说是圣地,但犹太民族在历史上却多次失去对耶路撒冷的控制权。

使者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这样的宗教在“售后保障”方面存在问题,无法给罗斯带来稳定和安全。

天主教组的使者翻白眼说:“教皇的帽子还没我家澡盆大!”这看似是一种调侃,实则反映出使者对天主教教廷的一种轻视。

可能在使者眼中,天主教的某些仪式和规定过于繁琐,与罗斯人简单直接的性格不相符合。 而当东正教组的使者回来时,情况却截然不同。

使者直接跪了,描述君士坦丁堡的教堂镶金贴钻,神父唱歌比夜莺还好听。

君士坦丁堡作为东正教的中心,其宏伟壮丽的教堂建筑和优美的宗教仪式给使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种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让使者感受到了东正教的神圣和庄严。

弗拉基米尔当场拍板:“就它了!拜占庭的装修队快给我安排上!”

他对东正教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然而,他转头却写信威胁拜占庭皇帝:“把你妹安娜公主送来联姻,否则我让基辅广场舞大妈占领君士坦丁堡!”

这种强硬而又充满戏谑的方式,充分展现了他的个性。

最终在赫尔松城上演“强买强卖式受洗”:一边在教堂念经文,一边派兵搬空城里镀金马桶,堪称史上最硬核带货现场。

他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东正教引入了罗斯,这种方式虽然有些荒诞,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东正教在罗斯的传播。

三、“罗斯受洗”的魔幻操作

988年,弗拉基米尔宣布:“全体基辅市民注意!今天下午三点到第聂伯河集体搓澡,违者喂熊!”

这一命令看似简单,实则是他推行东正教的重要举措。

当时的基辅市民大多信仰异教,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

他们扛着祖传雷神锤、家养树精灵哭天抢地,对即将失去自己的信仰感到无比痛苦。

然而,大公的士兵直接开启“物理超度”模式,强迫市民接受东正教洗礼,史称“罗斯史上最大露天澡堂事件”。

为了进一步推广东正教,他独创了“教堂积分制”。

盖一座教堂 = 免一年税,这一政策鼓励了人们积极参与教堂的建设。

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税收是一项沉重的负担,而建造教堂可以减免税收,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政策。

背完《圣经》 = 领三桶蜂蜜酒,蜂蜜酒在罗斯是一种受欢迎的饮品,用它来奖励背诵《圣经》的人,既能够激发人们学习宗教知识的积极性,又符合罗斯人的生活习惯。

举报异教徒 = 奖励貂皮大衣,貂皮大衣在当时是一种珍贵的物品,这一政策促使人们互相监督,减少了异教信仰的存在。

结果基辅瞬间冒出300座教堂,连养猪场都改成了礼拜堂。

神父们也不得不适应新的环境,学会用斯拉夫语喊麦:“信耶稣,得永生,死后天堂发伏特加!”

这种将宗教与罗斯本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虽然有些滑稽,但却有效地促进了东正教在罗斯的传播和融合。

四、金帐汗国时期的“弗拉基米尔101”选秀

蒙古人来了之后,“弗拉基米尔大公”头衔变成了金帐汗国的真人秀节目,剧情比《权力的游戏》更狗血。

1243年,雅罗斯拉夫二世在萨莱汗帐当“蒙古练习生”,靠给拔都汗跳斯拉夫广场舞拿到出道位。

这种为了获得权力而讨好蒙古统治者的方式,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一种无奈之举。

雅罗斯拉夫二世通过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对蒙古统治者的顺从,赢得了拔都汗的认可,从而获得了“弗拉基米尔大公”的头衔。

1248年,米哈伊尔大公刚篡位就被立陶宛人送盒饭,汗国老板淡定吃瓜:“亲,建议下次充钱买装备哦~”

这一事件充满了戏剧性,米哈伊尔大公的篡位行为还未站稳脚跟,就被外部势力所消灭。

而汗国老板的调侃,也反映出金帐汗国对这些罗斯大公之间权力斗争的一种漠视和操控。

1318年,特维尔大公米哈伊尔被控“偷税 谋杀汗王妹妹”,莫斯科大公尤里高举账本:“老板,我举报!”成功上位。

在这场权力斗争中,尤里利用米哈伊尔的罪名,通过向金帐汗国举报的方式,为自己谋取了上位的机会。

这反映出当时罗斯大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为了权力不择手段。

1328年,伊凡一世靠帮蒙古收税成“罗斯最强包租公”,莫斯科从此开启“钞能力”模式,连教堂捐款箱都刻着“扫码支付”(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伊凡一世通过与蒙古统治者合作,帮助他们收取税收,从而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权力。

这使得莫斯科在罗斯地区的地位逐渐提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最离谱的是1362年,莫斯科总主教阿列克塞用教会存款贿赂缪里德汗,成功让大公头衔“限时返场”,被网友戏称为“中世纪双十一秒杀活动”。

这种用金钱来换取权力的行为,充分展现了当时权力斗争的黑暗和荒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