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轩坐在会议室的主位上,窗外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桌面上,映出他略显疲惫却依旧坚定的眼神。昨晚与“红鹰”、“金狮”的初步协议刚刚落定,樊星阁的国际版图才刚打开一角,但新的风暴已经悄然逼近。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张涛、郑华、马亮等人围坐一圈,桌上摊开的是各国合作组织发来的反馈函件和谈判记录。这些文件中,既有认可樊星阁实力的声音,也有冷嘲热讽、质疑甚至**裸的打压。
“‘暗影’那边明确表示,除非我们愿意让出物流渠道的三成收益,并接受他们的人员进驻监督,否则合作免谈。”张涛翻着手中文件,语气低沉。
“‘铁血兄弟会’更是直接拒绝了我们的提案,理由是我们‘根基不稳,缺乏长期信誉’。”马亮补充道,“他们还建议我们先从外围小项目做起,等证明自己之后再谈核心业务。”
陆轩听完,只是淡淡地点头,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像是在思索,又像是在衡量。
“看来,我们这一路走得太顺了。”郑华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有些人,不愿意看到一个新势力这么快站稳脚跟。”
“不是太快。”陆轩缓缓说道,“而是我们动了他们的蛋糕。”
众人沉默。
他知道,这场合作不是单纯的商业交易,而是一场权力与信任的博弈。那些老牌黑帮组织,早已习惯了各自为政、互相制衡的局面,突然冒出来一个年轻的新势力,想要分一杯羹,自然会引起警惕和敌意。
“接下来怎么办?”赵宇问。
“继续谈。”陆轩语气平静,“但方式要变。”
***
接下来的一周,陆轩亲自带队,前往东南亚、欧洲等地,与各组织展开新一轮接触。
在曼谷,他面对“暗影”的代表时,没有急于反驳对方提出的苛刻条件,而是将一份详尽的市场分析报告推到对方面前:“你们要求三成收益,是因为担心风险。但如果我告诉你们,我们掌握的路线比你们现有渠道更高效、更安全呢?”
对方皱眉翻阅,脸色逐渐变化。
在柏林,面对“铁血兄弟会”的冷眼,陆轩没有强求合作,而是提出一个试点项目——用一个月时间,由樊星阁独立运作一条跨境运输线,若结果达标,则正式纳入合作体系。
“你是在赌。”对方负责人冷笑,“输了,就是一场笑话。”
“赢了,就是一扇门。”陆轩眼神如炬,“你们可以随时终止,但我只需要一次机会。”
对方最终答应,虽然态度依旧冷漠,但至少不再完全拒之门外。
然而,并非所有谈判都如此顺利。
在米兰,一家名为“黑曜石”的组织代表直接拒绝见面,只通过中间人传达一句话:“我们不和毛头小子谈生意。”
在伊斯坦布尔,一位曾表达过合作意向的组织负责人,在收到另一家老牌黑帮的压力后,连夜取消会谈,连道歉都没有一句。
最棘手的是“雷霆会”,这个总部位于纽约的组织,不仅拒绝了樊星阁的合作提议,还在多个港口制造麻烦,试图干扰樊星阁旗下的货运公司运营。
“他们在试探我们的底线。”马亮汇报时语气愤怒,“甚至有几次差点引发正面冲突。”
“那就别让他们觉得我们怕冲突。”陆轩说,“但不能硬碰硬。”
他迅速调整策略,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安保部署,另一方面派出孙明和吴峰,开始与各地商会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借助合法渠道反制对方的非法施压。
与此同时,他还秘密联系了几家原本态度冷淡的组织,提出共享部分资源和技术支持,以换取他们在关键节点上的默许或协助。
局势看似陷入僵局,实则暗流涌动。
***
回到国内后,陆轩召集核心成员开会。
“目前来看,合作进展缓慢,但我们已经打下了一些基础。”他站在投影幕布前,指着上面的地图和数据点,“‘红鹰’和‘金狮’的合作正在推进,‘暗影’和‘铁血兄弟会’的态度也有所松动。”
“可‘雷霆会’和‘黑曜石’那边……”张涛皱眉。
“这两个组织的问题,不只是对我们实力的怀疑,更多是对话语权的争夺。”陆轩冷静分析,“他们不想让我们成为规则制定者之一。”
“那怎么办?总不能一直忍着吧。”李刚忍不住开口。
“当然不会。”陆轩嘴角微微扬起,“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意识到,压制我们,只会让自己付出更大的代价。”
他环视众人,语气坚定:“接下来,我们要做三件事。”
“第一,加快与已有合作方的对接进度,确保第一批成果尽快落地;第二,强化内部建设,提升整体运营效率;第三——”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场,“主动出击,打破对方的心理防线。”
“什么意思?”郑华问。
“意思就是,我们要在他们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打出一记重拳。”陆轩缓缓说道,“让他们知道,樊星阁不是来讨饭的,而是来下棋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