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轩坐在办公室,灯没开,只有电脑屏幕亮着。窗外的光斜照进来,映在桌角那份文件上,“人才缺口:0”四个字像钉子,扎在纸面,也扎在他脑子里。
他没动,手指搭在键盘边缘,已经看了三个小时。不是看不进去,是每一条政策、每一个资质要求都像一堵墙,把他拦在门外。樊星阁能打,能抢,能守,可现在要进的地方,不靠拳头开门。
手机响了。马亮的声音低而稳:“查完了。三家目标公司,背景干净,客户名单里有国企、外企,也有几家民企。但他们都签过保密协议,不会接匿名咨询。”
陆轩嗯了一声,把屏幕合上。
“你真打算找外面的人?”张涛推门进来,手里拿着新整理的资料,“一旦接触,就等于暴露我们在布局。陈龙那边要是嗅到味,肯定不会让我们顺当。”
“不找外人,咱们自己能填上这缺口?”陆轩抬头,“赵宇培训了三个月,连一份合规申报书都写不全。法律条文不是打群架,讲的是程序,是证据链,是流程对流程。”
张涛没说话,把资料放下,靠在桌边。
“我不是要拜谁为师。”陆轩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我是要让他们把门缝撬开一条,我们自己冲进去。合作不是低头,是换条路走。”
第二天一早,训练场。
李刚一拳砸在沙袋上,沙袋晃了半晌。他脱了外套,赤着胳膊继续打,一拳比一拳狠。旁边几个兄弟看着,没人敢上前。
“咱们拼死拼活抢下的地,现在要低头求人教怎么管?”他突然停下,喘着气,“凭什么?”
没人答话。
“你打得再狠,能打出一张批文?”张涛从门口走进来,手里拿着平板,“上个月那个文旅项目,强拆视频你看了吗?地占了,人进了,三个月,一纸通知,全清了。负责人现在还在局里。”
李刚冷笑:“那是他们蠢。”
“不是蠢。”张涛点开视频,画面里推土机碾过刚搭起的围挡,工人四散奔逃,“是他们以为规则是软的,能靠人压过去。可规则是铁的,碰一下,断骨头。”
两人对视几秒,谁都没退。
陆轩站在走廊尽头,没进去。等李刚走出训练场,他才迎上去。
“你怕的不是合作。”他说,“你怕的是我们变了。”
李刚抬头。
“我也怕。”陆轩声音不高,“怕我们变成自己讨厌的那种人——只会钻空子,不敢正面拼。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不是在逃规则,是在学它。学会了,才能用它反制别人。”
他顿了顿,“你记得胡军吗?那天他一句话没说。不是他不想打,是他听懂了——这一仗,他上不了场。”
李刚拳头松了又紧,最后低声道:“我不想看着兄弟们低头。”
“没人低头。”陆轩看着他,“我们是伸手借工具。刀在别人手里,我们可以抢,也可以买。现在,我选择买。”
当天下午,陆轩召集核心成员开会。
“我已经让马亮筛选出三家可能合作的咨询公司。”他开门见山,“下一步,我们要以合法身份接触他们。”
孙明皱眉:“壳公司注册要时间,税务、账户、法人代表,都得走流程。最快也得十天。”
“已经注册好了。”陆轩说,“星启咨询,法人是林娜表弟,无犯罪记录,名下无其他公司。银行账户、办公地址、官网,三天前就建完了。”
张涛一愣:“你早有准备?”
“从我说‘等我们配得上’那天就开始了。”陆轩翻开笔记本,“现在的问题不是能不能做,是怎么做才不暴露。”
“可咨询费呢?”孙明问,“这种级别的公司,起步报价不会低于五十万。而且预付款要三成。”
“批。”陆轩说。
“你疯了?”李刚猛地抬头,“拿五十万去买几句话?他们一张嘴,咱们半座城的收益就没了!”
“那你说怎么办?”陆轩盯着他,“自己学?学三年?等我们把法律条文背熟了,人家项目都运营五年了。五十万买一条路,值不值?”
“可万一他们是骗子呢?万一收了钱不办事呢?”
“那就当学费。”陆轩语气没变,“总比项目被砍、资金冻结、兄弟进去蹲着强。现在花十万试错,比五年后破产强。”
会议室安静下来。
孙明低头算了一会儿,抬头:“账上能撑。但一旦开始接触,后续尽调、签约、执行,费用会成倍涨。我们必须控制节奏。”
“节奏我来控。”陆轩说,“第一步,发出合作意向书,名义是‘商业合规调研’,内容模糊,不提具体项目。第二步,等回应。第三步,选人接触。”
“谁去?”张涛问。
“赵宇。”陆轩说,“他是大学生出身,有学历,无案底,形象干净。让他去谈初步接洽,最合适。”
“太险了。”马亮开口,“对方要是查背景,哪怕查到一丝关联,立刻就会警觉。现在这些公司都有风控团队,不是随便能糊弄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