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推开作战室的门,手里抱着一叠刚打印出来的排班表。会议室的灯光打在他肩头,映出一道笔直的剪影。他没有停留,径直走到主控台前,将文件分发给技术、法务、人力三组负责人。会议桌中央,那本《标准输出授权协议草案》静静躺着,封面上的字迹清晰如刻。
“陆轩的指令已经明确,”赵宇声音沉稳,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国际合作专项组即刻进入执行状态。技术接口文档七十二小时内必须完成初版,法务流程设计同步启动,人力调配名单今天下午四点前确认。”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翻动资料的声音。技术主管眉头微皱,低声开口:“Q3的系统升级还没收尾,现在抽调人手,进度会受影响。”
“这不是临时任务。”赵宇翻开会议纪要,指着其中一行加粗的批注,“‘轨道必须先铺好’——这是战略前置,不是临时支援。我已经和副总协调,把国际合作模块列为战略储备项目,优先级上调至S级。”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技术组的张工身上:“张工,你负责接口文档的框架搭建,但权限仅限于文档输出,不涉及核心代码调试。等正式签约后,再释放完整权限。”
张工点头,没再说话。赵宇在排班表上勾下一笔,备注栏里写下:“仅参与文档输出,不涉代码调试,待正式签约后释放权限。”笔尖停顿片刻,他又补了一句:“所有协作记录,全部归档至‘国际合作-筹备期’目录,加密等级三级。”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开。赵宇站在主控台前,调出内部协作系统的实时进度面板。三道任务流缓缓启动,像三条并行的铁轨,正朝着同一个方向延伸。
林娜已经在宣传部办公室等了二十分钟。她面前的屏幕上,是几十条客服通话的原始录音文本。鼠标滑动,她在“紧急响应系统”“智能守护平台”等词汇上逐一标红,最后停在“樊星阁服务流程”六个字上,加粗,放大。
“全称太长,客户听着累。”一名组员翻着用户调研数据,“建议简化成‘智能响应系统’,更顺口。”
“顺口,但没名字。”林娜调出投影,将《标准输出授权协议草案》的封面投在墙上,“我们输出的不是功能,是标准。名字就是主权,不能丢。”
她翻开话术模板初稿,逐条修改:“第一次服务接入,必须使用全称——‘您好,这里是基于樊星阁服务流程的智能守护系统’。第二次以后,可以简称为‘服务流程’,但培训材料里要注明:简称不得脱离品牌语境。”
组员点头记录。林娜在模板末尾新增一条指令:“所有录音样本,必须标注‘标准版本V1.0’,存入中央语料库。”她输入权限密码,将文件夹路径锁定为“仅限宣传部核心成员访问”。
“术语落地不是一句口号。”她合上笔记本,“从第一句问候开始,就要让他们听出——这是谁的标准。”
孙明坐在财务办公室,面前摊着三份预算表。市场部提交的宣传方案赫然写着“全域覆盖计划”,预算金额比预期高出37%。他盯着数字,手指在键盘上敲下几行公式,现金流模型立刻跳出预警红线。
他调出上一章的会议记录,找到陆轩那句“我们不是在追合作,是在建轨道”。屏幕上的字静静躺着,像一道无声的指令。
孙明重新打开预算模板,将“全域覆盖”拆解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仅启用20%预算,用于内部培训材料印刷、术语系统搭建和语料库初始化;第二阶段,签约后释放40%,用于重点城市试点宣传;第三阶段,系统上线后拨付剩余40%。
他在备注栏写入:“若六十日内未签署正式协议,自动触发资金冻结程序。”随后将文件加密上传至财务中枢系统,权限设置为“仅陆轩与本人可解锁”。
下午三点,赵宇、林娜、孙明在作战室汇合。三人各自汇报进展,数据在主屏幕上汇成一条清晰的推进线。
“技术组已启动文档框架搭建,法务流程设计明日提交初稿。”赵宇说道。
“客服话术模板完成第一版,培训材料同步准备。”林娜补充。
“财务预算初稿已定,分阶段拨付机制建立,风险可控。”孙明合上笔记本。
赵宇看着屏幕上的进度条,忽然问道:“如果英泰克一直拖着不签,我们这套预配置体系能撑多久?”
孙明沉默两秒:“按当前投入节奏,最多三个月。但如果他们只用我们的标准,却不签协议,我们就会陷入被动。”
林娜指尖轻点桌面:“可如果我们不推,他们就不会动。荷兰试点的教训摆在那里——服务逻辑一断,用户立刻流失。”
“所以不能等。”赵宇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资源、品牌、财务”三个词,“我们现在做的不是准备,是布阵。每一步,都要让他们感觉到——轨道已经铺好,车不来,是他们的损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