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蓝光映在陆轩脸上,他指尖划过加密视频终端的确认键,目光未移。对面金丝眼镜男子点头,画面随即中断。实验室外走廊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三组人影分持银灰防震箱步入主控区。赵宇从财务终端起身,孙明合上加密邮件界面,张涛已站在主控台前调试接口参数。
三批GX-7T部件,全部送达。
“开箱,接入沙箱环境。”陆轩下令,声音不高,却压下所有杂音。技术组迅速行动,原厂件表面铭文清晰,封装完整;黑市件外壳略有擦痕,边境尘土尚未拭净;中东件标签贴有阿布扎比海关放行章。三台设备并列置于隔离舱内,数据线逐一接驳。
系统自检启动瞬间,警报灯连闪三次。主控屏跳出三项异常提示:电压阈值偏移、固件校验失败、散热模组响应延迟。
“参数不一致。”赵宇盯着波形图,“黑市件在腊戍停留时暴露于四十二度高温,内部热敏元件有轻微退化。”
陆轩点头:“启动多源校准协议,优先处理稳定性最弱的一环。”
张涛敲入指令,隔离舱内冷却凝胶自动注入,黑市件外壳温度开始下降。赵宇调出物流温控记录,同步推送至主控台。校正程序运行两小时后,散热模组恢复正常响应,但系统日志跳出一行记录:“黑市件校正耗时超出预期17%。”林娜将其归档,未出声。
“可以进入主系统加载了。”张涛回头。
陆轩抬手:“再查一遍固件版本。”
马亮立刻调取开箱前最后一次信号扫描数据。屏幕放大,一行小字浮现:黑市件固件版本为δ-2.1,低于标准版δ-2.3,底层协议存在未公开差异。
“补丁同步。”陆轩下令。
张涛带领技术组紧急编写协议栈强制对齐程序。代码编译完成,注入过程持续十七分钟。重启指令下达后,系统加载进度条缓缓推进。
78%,卡顿。
内存占用飙升至91%,CPU温度迅速攀升。李刚站到监控屏前,眉头紧锁:“像是有隐藏驱动在后台抢占资源。”
“不是驱动问题。”马亮手指屏幕,“是协议层冲突,低版本固件在高负载下触发了隐藏握手逻辑。”
张涛立即调整补丁策略,增加协议伪装层,模拟标准版响应机制。第二次重启开始。
进度条再度上行,85%……89%……91%……稳定爬升。CPU响应延迟从120毫秒骤降至8毫秒,主控屏中央跳出绿色标识——“RUNNING”。
主控室内有人轻呼一声,李刚咧嘴笑了,张涛松开握紧的拳头。赵宇看向陆轩,等着一句话——哪怕只是点头。
陆轩没有动。
他盯着屏幕右下角的一处微小波动。在系统负载切换瞬间,延迟曲线出现0.3秒的短暂抬升,虽未触发警报,却像一根细针扎进神经。
“能跑,不等于能战。”他终于开口,“我们不是要让机器动起来,是要让它在刀尖上站稳。”
张涛收起笑意:“你的意思是?”
“启动72小时压力测试。”陆轩走到主控台前,手指划过屏幕,“原厂件性能最优,但黑市件来得太顺,中东件交易条件太松。这三批货,背后都可能藏着别人想让我们踩的坑。”
胡军从侧廊走近,声音低沉:“我也觉得不对。腊戍那批货,卖家六人,全副武装,却在二十秒内被制服,没人开枪,没人求援。太干净了,像故意留的口子。”
陆轩点头:“所以现在不是庆祝的时候,是布防的时候。”
他转身面对全员:“从现在起,调试进入第二阶段。第一,三批部件轮流接入主系统,每十二小时切换一次,观察长期运行稳定性;第二,技术组分三班倒,全程监控数据流,任何异常立即上报;第三,所有外部通讯加密等级提升至S级,禁止非授权设备接入内网。”
命令下达,众人迅速归位。
赵宇回到财务终端,调出原厂加急订单的后续流程。孙明打开供应链监控系统,准备追踪三批部件的运行状态。张涛带领技术组开始编写压力测试脚本,李刚则检查各节点安保权限,确保无外部侵入可能。
两小时后,第一轮切换完成。原厂件接入主系统,运行平稳,延迟稳定在8毫秒以内。黑市件断开后,系统未出现波动,但林娜在日志中发现,断开瞬间有微量数据包外泄,目标地址为一段已注销的IP。
她未声张,将记录标记为“待查”。
深夜,第二轮切换开始。黑市件重新接入,系统加载顺利,但运行至第三小时,CPU温度出现周期性波动,每十五分钟上升2度,又在冷却系统介入后回落。
“被动散热?”张涛调出热成像图,“不对,是间歇性高负载运算,像是后台有隐藏进程在轮询。”
“查内存占用。”陆轩走近。
马亮迅速抓取进程列表,发现一个未命名的临时服务正在调用底层时钟模块。代码被加密,但调用频率与系统时钟同步精度完全一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