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娜推开门,将一份新装订的文件夹轻轻放在陆轩面前。封面上没有标题,只有樊星阁的徽记压在暗纹纸上,沉稳如铁。陆轩没说话,只是抬起眼,目光扫过窗外尚未复工的工地,吊塔依旧静立,但他的眼神已不再停留于停滞的钢架,而是落在更远的地方。
半小时前,对方代表的专车已驶入园区。这一次,他们没有带律师团,也没有要求提前审查议程。陆轩知道,风向变了。
会议室门开,四人步入。为首的是国际能源企业的首席谈判官,西装笔挺,神情谨慎。他目光落在陆轩身上,微微点头,算是致意。没有人寒暄,也没有人落座。空气里有种微妙的试探,像刀锋轻抵肌肤,未伤,却知利。
陆轩起身,将手中的文件夹推向会议桌中央。
“这是我们重新拟定的合作框架。”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不谈旧案,只论新规。”
对方技术顾问翻开第一页,眉头微动。简报以三维图谱展开:财务穿透模型、技术调用日志样本、执行验证流程图。每一页都标注着数据来源与运行逻辑,没有情绪渲染,没有夸张修辞,只有事实的堆叠与结构的严密。
“你们……做了这么多?”财务主管低声问。
“不是为了说服谁。”陆轩站在白板前,手指轻点投影中的共管账户示意图,“是为了确保,一旦合作启动,任何一方都不会因信任缺失而停滞。”
对方团队交换眼神。起初的冷淡开始松动。他们原以为会面对一场强硬封锁,却没想到看到的是一套可量化、可追踪、可验证的体系。
“技术分级授权,我们能理解。”技术负责人开口,语气仍带质疑,“但L3级调用需你亲自审批,是否会影响项目节奏?”
陆轩没有辩解。他调出一份权限日志样本,投影在屏幕上。
“过去两年,L3级以上调用共九次,平均响应时间五小时四十七分钟。每一次,都涉及核心算法迭代或跨域部署。我们不是设障,是守门。”
他顿了顿,目光直视对方:“你们希望拿到钥匙,但你们得先告诉我,门后的东西值不值得冒风险。”
会议室安静了一瞬。
技术负责人忽然笑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下次我来中国,得先攒够积分才行。”
这句话落下,紧绷的气氛裂开一道缝隙。
陆轩顺势推进:“我们可以建立授权积分机制。你们每完成一次技术反哺、数据共享或联合优化,系统自动提升一级调用权限。不是限制,是激励。”
“成长型合作?”对方财务主管低声重复。
“合作本就不该是静态交易。”陆轩走到桌前,拿起笔,在白板上画出一个循环链条,“资金到位触发服务启动,服务成果生成数据反馈,数据价值反哺技术升级——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对方首席谈判官终于开口:“共管账户我们可以接受。但‘见款启动’的模式……我们的融资流程需要一定弹性。”
“弹性不该建立在风险之上。”陆轩语气不变,“我们曾在一个东南亚项目中采用共管账户 里程碑释放机制,资金释放与技术节点完全绑定。项目提前十八天交付,零纠纷。”
他调出案例数据,屏幕上滚动着时间节点与资金流匹配图。
“每一笔款项,都在完成确认后自动释放。不是我们不信你们,而是规则要大于人情。”
对方财务主管低头记录,笔尖在“里程碑”三字上重重圈了一下。
“这个节点……”他抬头,“能由双方联合确认吗?”
“当然。”陆轩答得干脆,“验收标准公开透明,结果由第三方机构出具证明。不达标,不推进。”
谈判官缓缓点头。他身后的技术顾问忽然出声:“那份动态监控系统……它能反向追踪数据滥用吗?”
陆轩目光一凝。
这不是随口一问。这是经历过背叛的人才会提出的问题。
“不仅能追踪。”他调出系统架构图,“还能锁定异常调用源头,记录行为路径,甚至预判潜在泄露风险。我们称之为‘影子防火墙’。”
“影子防火墙?”技术负责人重复一遍,眼神亮了起来。
“真正的安全,不是堵,是控。”陆轩声音沉稳,“你们可以调用,可以使用,但无法复制,无法逆向。这不是不信任,是专业底线。”
对方团队再次陷入沉默。这一次,是思考,而非对抗。
首席谈判官合上文件夹,深吸一口气:“我们需要内部讨论。”
“请便。”陆轩坐下,端起茶杯,“会议室留给你们,资料可带走复印件。我们不赶时间,但也不拖节奏。”
他起身,走出会议室,留下对方团队围坐桌前,低声商议。
走廊尽头,李刚靠墙站着,手里捏着一份备用方案草稿。
“他们动摇了。”他低声说。
“不是动摇。”陆轩望着玻璃幕墙外的天空,“是开始相信规则的力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