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亮将安检记录放在陆轩面前时,陆轩正站在会议室门口,指尖轻轻敲击着门框。那是一串有节奏的轻响,不急不缓,像在丈量时间,也像在等待某种信号的落定。
“对方随行顾问身上搜出微型录音设备,未申报。”马亮低声说,“藏在袖扣里,信号频段能穿透两层墙体。”
陆轩点头,推门而入。
会议室已布置妥当,长桌两侧各坐三人。国际能源企业代表穿着剪裁考究的深灰西装,面带微笑,眼神却始终游移不定。他身旁的技术顾问正低头翻看文件,指节微动,像是在掩饰紧张。
陆轩没有落座,而是走到投影幕前,按下遥控器。屏幕亮起,三组专利编号依次浮现,每一项后都标注着国家认证编号与国际技术比对结论。
“这是我们近三年在绿色能源领域的三项核心技术。”陆轩开口,声音不高,却压住了全场的杂音,“不转让,不授权,但可提供封闭式系统服务。”
对方代表抬眼,笑容微滞:“陆总,我们理解贵方对技术安全的重视。不过,市场准入的交换条件,是否可以更……灵活一些?”
“灵活的前提是透明。”陆轩转身,目光直视对方,“你们在哥伦比亚的项目,监理方由内部指定,第三方检测报告延迟四个月才公开。如果我们合作,这种模式必须改变。”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张涛坐在角落,通过加密耳麦接收实时情报。他微微点头,陆轩立即捕捉到信号——对方提出的“技术换市场”方案,资金路径与卡洛斯集团去年在秘鲁的操作手法一致,意在套取核心架构。
“我们可以接受联合监理。”对方终于开口,语气放缓,“但希望贵方能加快决策节奏。总部希望三个月内签署框架协定。”
“进度由诚意决定。”陆轩走到桌前,终于坐下,动作沉稳,“我方要求先开放肯尼亚项目的现场访问权限,技术团队独立评估,审计资料完整披露。能做到,我们立刻组建联合考察组。”
对方代表皱眉:“这流程太长,不符合国际惯例。”
“惯例,”陆轩淡淡道,“是强者制定的。我们不是承包商,是合作方。要谈,就按我们的规则谈。”
空气再次凝固。
片刻后,对方技术顾问低声与代表耳语几句。代表神色微变,随即点头:“我们可以配合实地考察。但贵方是否也应释放一定信任?比如,提供部分技术参数,便于前期对接?”
陆轩没有回答,而是从内袋取出一枚黑色U盘,轻轻推过桌面。
“这里面是加密版技术白皮书,涵盖接口标准与运维逻辑。”他说,“密码会在考察组出发前送达。现在,我只想知道——你们为何回避东京方面的直接参与?刚才你提到‘总部关注’,可签约主体却是欧洲注册公司。”
对方代表眼神一闪:“这是出于税务结构考虑。”
“税务结构,”陆轩站起身,俯视对方,“不会让一个专利图纸上的签名,与日本某能源项目主管完全一致。渡边健二的名字,你们不陌生吧?”
会议室骤然安静。
对方代表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一颤,随即恢复如常。但他身旁的顾问,呼吸明显加重。
陆轩没有继续逼问,而是转身走向窗边。阳光斜照进来,映在他笔挺的西装肩线上,像一道无声的界碑。
“我们不怕对手强。”他背对着众人,声音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怕的是打着合作旗号,行渗透之实。要谈,可以。但别拿我们当跳板。”
片刻后,对方代表缓缓点头:“我们同意组建联合考察组,一周内启动非洲实地评估。同时建立双周技术会议机制,逐步推进细节。”
陆轩回身,重新落座:“那就从肯尼亚开始。我方技术团队将在四十八小时内提交考察清单,包括设备采购合同、资金流向记录、监理日志原件。”
“可以。”对方代表合上文件夹,“但希望贵方也能考虑后续合作的效率问题。”
“效率,”陆轩嘴角微扬,“从来不是靠压价和催促建立的。是靠每一步都走得稳。”
会议结束,对方代表起身离场。林娜陪同前往电梯间,顺手收回会议桌上所有纸质资料。她翻看对方签署的保密协议时,目光一顿——签约主体注册地为巴拿马某离岸公司,而非此前宣称的德国子公司。
她不动声色地将文件夹夹入公文包,快步返回会议室。
陆轩正站在窗前,望着楼下那辆黑色商务车驶出大门。胡军已在外围布控,所有随行人员的行动轨迹都将被追踪七十二小时。
“他们急了。”张涛走近,“提出三个月签约,明显是想赶在季度审计前完成资金过境。”
陆轩点头:“查查最近两周,从东京到新加坡的资金流动记录。尤其是通过能源项目名义的跨境转账。”
“已经在查。”张涛低声道,“马亮说,对方顾问的手机信号在会议期间尝试连接一个加密服务器,IP跳转路径与上次匿名信源有部分重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