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尚未完全褪去会议室的阴影,陆轩却已经站在了落地窗前。昨夜露台上的风还留在西装袖口,但他今天没系领带,只将衬衫最上面一颗扣子解开,像是把庆功的余温留在了身后。
桌上那张被折过的小票,此刻正平铺在会议记录本中央,像一枚沉甸甸的勋章。
“我们赢了。”他说,声音不高,却让刚进门的李刚脚步一顿,“但别人不会因为我们赢了就停下脚步。”
张涛正低头翻文件,闻言抬头:“轩哥意思是?”
“不是防守,是进攻。”陆轩没绕弯子,直接拉开椅子坐下,“EvoCore不是终点,是起点。接下来三个月,我们要定下新方向。”
李刚挠了挠头,笑了一声:“你这节奏,比我们班当年打群架还快。”
没人接话。不是不服,而是还没从胜利的惯性里拔出来——仓库清点完最后一箱货时,有人已经开始盘算奖金怎么花;林娜刚发完归档通知,就有同事私信问团建去哪玩。
陆轩看出来了。
他没批评,也没催促,只是用指尖轻轻点了点那张小票:“昨天有人拍下黄杰的旧疤,转发给了吴峰。对方说我们‘还在用老办法撑场面’。”
空气静了一瞬。
这不是羞辱,是提醒:你刚站稳,敌人已经在研究你怎么倒下。
“所以现在谈扩张?”李刚皱眉,“不是该先把尾巴收干净吗?”
“正因为尾巴没完全收干净,才要往前走。”陆轩目光扫过每一个人,“你不动,别人就会觉得你能被打倒;你动得比他们预判更快,他们反而不敢轻举妄动。”
张涛忽然明白了什么,迅速打开平板,调出三份加密报告中的两份:“我昨晚整理了市场数据,智能科技和绿色能源这两个方向,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都在25%以上。尤其是新能源赛道,政策窗口期只剩一年半。”
他顿了顿,补充一句:“而且,这两个领域,都不依赖传统黑道资源。”
这句话落地,会议室终于有了温度。
李刚眼睛亮了:“轻资产试水?”
“对。”张涛点头,“比如智能硬件可以找代工,绿能项目初期只需本地人脉对接审批流程。我们不需要砸钱建厂,先做品牌、做标准、做渠道。”
陆轩没立刻表态,而是看向一直沉默的林娜:“你怎么看?”
她没抬头,笔尖在纸上划出清晰的痕迹,像是在记录,又像在思考。片刻后,她把一张打印纸轻轻抽出来,垫在笔记本底下——那是上午直播截图的局部放大,墨镜男子袖口的鹰爪纹清晰可见。
“我觉得,该动。”她终于开口,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如果我们不动,那些盯着我们的人,迟早会找到真正的破绽。”
没人追问她为什么突然这么坚决。他们都知道林娜的性格:不说话时最危险,一开口就是结论。
陆轩没再多问,只问了一句:“如果让你选一个方向先试,你会押哪个?”
“绿色能源。”她答得干脆,“它慢,但稳。不像智能科技容易被资本绑架。而且……”她顿了顿,目光落在鹰爪纹上,“这种慢行业,更适合埋人。”
话音未落,马亮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的情报摘要。他没坐,直接递给陆轩:“东区物流点昨晚被人拍了半小时,镜头角度很专业。不是记者。”
陆轩接过纸,扫了一眼便放下,仿佛只是听到了一句无关紧要的天气预报。
“那就定了。”他站起身,动作干脆利落,“张涛牵头做可行性分析,李刚负责整合本地关系网,林娜继续盯内部舆情,马亮查清楚谁在拍我们。”
他说完,转身走向门口,脚步沉稳,没有一丝犹豫。
就在手搭上门把的那一刻,他忽然停下,回头看了眼桌上那张小票。
它还在那里,安静地躺着,像一段刚刚结束的历史。
“记住,”他声音低了些,却更有力,“我们不是为了活下去才拼命,是为了活得值,才敢一直拼。”
门在他身后合上,没有发出太大声响。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章结束了。
下一章,已经开始。
林娜低头继续写纪要,笔尖忽然一顿——墨水洇开一小片,正好盖住“鹰爪纹”三个字。
她没擦,也没重写,只是把那页纸折起来,塞进了抽屉最深处。
窗外阳光正好,照在她左手腕上,那里有一道细小的疤痕,是三年前帮陆轩整理第一批客户资料时被纸边划伤的。
那时候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上市,只知道,不能输。
而现在,他们终于明白:
赢,才是真正的开始。
李刚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忽然对张涛说:“你说,咱们这次要是真搞成绿色能源,以后是不是也能穿工装开会?”
张涛笑了:“你穿啥都像打架的。”
笑声在会议室里回荡,轻松却不轻浮。
陆轩已经走远,脚步声消失在走廊尽头。
他的影子很长,投在地上,像一把未出鞘的刀。
会议室门缝漏进一道光,刚好落在林娜的笔记本边缘。
那里写着一行没人注意的小字:
“鹰爪纹,不止一个。”
喜欢一脚踹出黑道传奇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一脚踹出黑道传奇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