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从玻璃幕墙斜斜洒入会议室,映得桌上的合同泛起微光。张涛将钢笔轻轻搁在纸页边缘,抬头看向对面几位神情各异的教授。他们身后的白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专业术语,像是某种无形的壁垒,横亘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张总的意思,是希望我们提前提交第一阶段的实验数据?”一位年长的教授推了推眼镜,语气中带着几分迟疑。
“不是提前,是缩短周期。”张涛微微一笑,语气不疾不徐,“我们的时间窗口只有三个月,错过,就可能被其他团队抢走先机。”
教授们交换了一下眼神,显然对这种“商业逻辑”仍感不适。
“科研不是赛跑。”坐在角落的一位中年教授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我们追求的是数据的严谨性,而不是速度。”
张涛没有立刻回应。他转头看向站在窗边的陆轩。后者微微颔首,迈步走到桌前。
“我理解各位的顾虑。”陆轩的声音沉稳有力,目光扫过众人,“但我想提醒各位,我们不是来索取成果的,而是来共同孵化未来的。樊星阁的资源,会为这个项目提供最坚实的支撑。”
他顿了顿,从文件夹中抽出一份报告,轻轻推到桌前。
“这是我们过去三年支持的五个产学研项目,其中两个已进入市场转化阶段。我们不是急功近利的商人,而是愿意与你们一同探索未知的伙伴。”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
终于,那位年长的教授缓缓点头:“我们愿意试试。”
签约仪式在上午十点准时举行。李刚站在礼堂后排,看着台上陆轩与教授握手的画面,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他不是不信张涛的判断,只是——
“你们来得太急了。”就在刚才,那位中年教授私下对他说的话,依旧回荡在耳边。
李刚没有回答,只是笑了笑。
仪式结束后,他被正式任命为项目协调人,负责樊星阁与高校实验室之间的日常沟通。
“第一次会议,定在明天上午。”他一边翻看日程,一边对身旁的助理说道,“地点在高校实验室。”
助理点头记录,却忍不住问:“李哥,你觉得这个项目,能成吗?”
李刚沉默片刻,目光落在远处那座挂着“国家重点实验室”牌匾的大楼上。
“成不成,得靠人。”他低声说道,“不是靠合同。”
第二天清晨,李刚带着团队成员踏入实验室。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几位研究员正围在一台精密仪器前低声讨论。
“欢迎你们的到来。”项目负责人陈教授迎上前来,语气客气,却带着几分疏离,“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第一阶段的研究方案。”
“很好。”李刚点头,示意助理打开笔记本,“那我们先过一遍流程。”
会议很快开始。然而不到十分钟,气氛便有些凝滞。
“我们需要至少六个月完成初步实验。”陈教授指着投影上的时间表,“这是最保守的估计。”
“六个月?”李刚皱眉,“我们最多能等三个月。”
“科研不是按天数来计算的。”另一位研究员忍不住插话,“每一项数据,都必须经过反复验证。”
“我理解。”李刚尽量保持语气平和,“但我们的时间窗口很紧,市场不会等我们。”
“那你们为什么还要选择高校?”研究员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直接去工厂找技术员不是更快?”
李刚深吸一口气,没有反驳。
会议最终不欢而散。走出实验室时,他回头望了一眼墙上那张长达十八个月的研究进度表,眉头皱得更紧。
“李哥,接下来怎么办?”助理小心翼翼地问。
“先别急。”李刚淡淡道,“我们得找到一个平衡点。”
回到总部后,他立刻召集团队开会。
“他们的节奏太慢。”李刚开门见山,“但我们也不能强求他们改变科研方式。”
“那就得调整我们的管理方式。”张涛坐在角落,语气冷静,“我建议,设立阶段性目标,把长期研究拆解成可评估的节点。”
“这样至少能让我们掌握进度。”赵宇点头,“但预算方面,可能需要重新规划。”
“我来处理。”孙明接过任务,“按节点拨款,控制风险。”
会议持续到傍晚。散会后,胡军走到马亮身边,低声说道:“我们不是来搞科研的,是来赚钱的。”
马亮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夜色渐深,李刚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翻看着今天的会议记录。窗外的灯光透过玻璃,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一句话:
“科研不是生意,但生意需要科研。”
笔尖停顿片刻,他又添上一行小字:
“找到那个交汇点。”
第二天,他再次前往实验室。
“我们有个提议。”他将一份文件递给陈教授,“设备共享,资金分期,项目按节点推进。”
教授接过文件,翻开几页,眉头微微松动。
“你们……真的愿意配合我们的节奏?”
“不是配合。”李刚笑了笑,“是共同前进。”
教授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那我们,重新开始。”
实验室的灯光依旧明亮,窗外的风轻轻吹动窗帘,仿佛什么都没变,又仿佛一切都悄然发生了改变。
“科研不是生意。”陈教授低声重复着。
“但生意,需要科研。”李刚轻声回应。
两人对视一眼,各自在心中埋下一颗种子。
而此刻,樊星阁总部的灯光,也依旧亮着。
喜欢一脚踹出黑道传奇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一脚踹出黑道传奇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