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城市的灯火在玻璃幕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樊星阁总部大楼内,灯火通明,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如同战鼓擂响。
新招聘的应届毕业生们已经到岗三天,他们的到来仿佛为这间沉稳运转已久的大楼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陆轩站在会议室外,目光扫过每一个工位。那些年轻的面孔或专注、或热烈讨论,眼神里带着初入职场的青涩,却也藏着不输任何人的锋芒。
“他们不是来打工的。”他心中默念,“他们是来改变世界的。”
林娜快步走来,手里抱着一叠文件,“陆哥,第一批新人的权限已经分配完毕,流程手册也在同步更新。”
陆轩点头,“辛苦了。”
“还有件事。”她顿了顿,“有个叫王晨的新人,在测试系统时发现了旧版算法模型。他说……那个模型似乎没有被完全弃用。”
陆轩眉头微皱,随即恢复平静,“先别声张,让他继续观察,有问题随时汇报。”
林娜应声离开,陆轩转身走向会议室。那里,一场关于智能交通模块优化的紧急会议正在进行。
一
“路径响应延迟的问题必须解决。”张涛语气坚定,手中拿着一份性能测试报告,“下周客户演示不能出错。”
“现有的算法架构无法应对高并发请求。”赵宇在一旁补充,“如果不能在毫秒级完成路径计算,整个系统的可信度会大打折扣。”
众人沉默,气氛凝重。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声音响起:“或许我们可以尝试边缘计算的方式。”
所有人转头看去,说话的是刚入职不久的王晨。他身材瘦削,戴着黑框眼镜,脸上还带着一丝书卷气。
“说下去。”陆轩开口。
王晨点头,“我在学校做实验的时候接触过一种分布式边缘计算架构。简单来说,就是把部分计算任务从中央服务器分流到本地终端设备上处理。这样可以大幅减少主服务器的压力,同时提高响应速度。”
张涛眼中闪过一抹兴趣,“你有具体方案吗?”
“有的。”王晨打开电脑,调出几组数据图表,“我们可以将路径预测模型部署在车载终端上,通过轻量化模型进行初步筛选,再由中心服务器进行最终确认。这样一来,既能保证准确性,又能提升效率。”
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安静。
片刻后,陆轩缓缓开口:“很好。张涛,你协助他重构接口逻辑。赵宇,预算方面你统筹安排。”
“明白!”两人齐声应道。
王晨抬起头,眼神中透着自信与期待。他不知道自己迈出的这一步,正悄然撬动樊星阁未来发展的齿轮。
二
与此同时,在医疗影像识别项目组,另一场技术攻坚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样本库容量不足,压力测试结果偏差超过预期值。”李雪皱眉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如果我们不能提供准确的测试报告,客户那边恐怕不会买账。”
她是新加入的算法工程师,曾在国家级科研项目中担任核心成员。此刻,她的声音冷静而坚定。
“有没有其他办法?”负责该项目的技术主管问道。
“有。”李雪回答,“我们可以采用合成数据扩充样本集。虽然这种方法在学术界还有争议,但在实际应用中已经被证明是可行的。”
“合成数据?”有人质疑,“会不会影响模型的泛化能力?”
“如果我们能结合真实病例的脱敏数据,就能弥补这一缺陷。”李雪继续说道,“我已经联系了合作医院,他们愿意开放部分历史数据用于训练。”
“这个提议不错。”马亮插话,“我可以协助接入他们的服务器,确保数据安全。”
“那就这么定了。”陆轩走进会议室,目光扫过众人,“李雪,你牵头整合这两部分数据资源。马亮配合你,确保数据合规性。”
“是。”李雪点头。
她并不知道,正是她在整理数据时发现的异常标注模式,将成为未来揭开某些隐藏真相的关键线索。
三
时间飞逝,一周后的客户演示现场,灯光璀璨,座无虚席。
“接下来,请樊星阁代表展示最新一代智能交通解决方案。”主持人宣布。
陆轩走上讲台,身后大屏幕上投影出清晰的技术架构图。
“我们的系统,不仅仅是一个工具。”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它是一套完整的生态闭环。从数据采集、分析、预测,再到实时调度,我们致力于打造真正高效的城市交通网络。”
随着演示推进,系统在高并发请求下的稳定表现赢得了满堂喝彩。
而在后台,王晨和张涛对视一眼,嘴角露出笑意。
“成了。”张涛低声说道。
另一边,医疗影像识别项目的展示同样精彩纷呈。李雪站在辅助讲解的位置,面对客户的提问从容应对,展现出极强的专业素养。
演示结束,掌声雷动。
陆轩微微一笑,他知道,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