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未褪,晨曦初露。樊星阁总部大楼内灯火通明,三楼整层已被清空,空气中弥漫着木屑与金属的气味。几台大型设备刚刚卸下包装箱,几名技术人员正围着一台服务器争论不休。
陆轩缓步走入,目光扫过四周,脚步沉稳有力。他的西装笔挺,领带一丝不苟,整个人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场。
“黄杰。”他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在!”后勤负责人立刻上前,脸上带着几分紧张。
“设备都到位了吗?”
“基本齐全了,还有两台GPU加速卡预计今天下午送达。”
陆轩点头:“辛苦了。”
黄杰一愣,随即低头应道:“这是我该做的。”
这是樊星阁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人工智能实验室,也是陆轩亲自推动的战略部署。他深知,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黑帮若想真正立足于世界舞台,不能只靠拳头和势力范围,必须拥有自己的技术核心。
“林娜。”他又唤了一声。
“我在这儿。”林娜从一堆资料中抬起头来,手里还抱着厚厚一摞文件。
“你负责整理所有科研相关的资料,包括过往研究记录、技术趋势分析,以及我们的初步目标设定。”
“明白。”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敬意。她知道,这不是一场普通的项目启动,而是一次真正的转型尝试。
实验室内部逐渐成形,墙上贴满了流程图和技术架构草稿,白板上写满了算法模型的名称和参数设置。然而,气氛却并不轻松。
“我觉得我们没必要一开始就搞深度学习。”一名工程师低声说,“这种东西投入大,回报慢,风险太高。”
“可如果我们连第一步都不敢迈出,就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跑。”另一人反驳。
争论声此起彼伏,陆轩静静听着,没有打断。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我知道你们有顾虑。但我要告诉你们一句话——‘不敢试的人,永远赢不了未来。’”
众人安静下来,目光落在他身上。
“我们不是为了赶时髦才做AI,而是因为这是我们必须要走的方向。”陆轩语气坚定,“我可以保证,只要你们愿意投入,樊星阁就会全力支持你们,无论是资源还是资金,都不会吝啬。”
他的眼神扫过众人,最后停在张涛身上:“你说得没错,商业落地很重要,但我们也要为未来布局。你们的任务,不只是完成一个产品,而是为我们打开一条通往未来的路。”
张涛沉默片刻,轻轻点头。
“那我们就先确定框架吧。”赵宇适时开口,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会议继续进行,气氛逐渐活跃起来。讨论持续到深夜,最终,团队达成一致,决定采用TensorFlow作为主开发平台,并围绕图像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两个方向展开初期研发。
翌日清晨,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实验室,映照在一张泛黄的研究报告上。林娜无意间翻到了它,纸张边缘已经有些卷曲,署名处模糊不清,只能依稀辨认出几个字:“……峰·2013”。
她皱了皱眉,将报告单独抽出来,准备找时间进一步查阅。
与此同时,马亮悄悄走到陆轩办公室门口,敲了敲门。
“进来。”陆轩正在翻阅一份关于全球AI产业趋势的报告。
“陆哥,我想汇报一件事。”马亮神色略显凝重。
“说。”
“有几个工程师最近私下联系了几家外部公司,似乎在试探跳槽的可能性。”
陆轩闻言,抬眼看了他一眼,神情不变:“他们有没有表达明确意向?”
“还没有,只是接触阶段。”
陆轩点点头:“让他们走也好,留下来的,才是真心想干这行的。”
马亮微微一怔,随即露出一丝敬佩之色。他知道,陆轩并非不在乎人才流失,而是早已看透人心。在这个行业里,只有真正热爱技术、愿意承担风险的人,才能走得长远。
几天后,服务器集群升级完毕,第一批训练模型开始运行。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
算力不足导致训练周期远远超出预期,模型收敛速度缓慢,甚至出现了几次数据异常崩溃的情况。
“我们现在的硬件配置,根本撑不起这么大的模型。”工程师李浩皱着眉头说道,“除非能再增加至少两倍的GPU资源。”
“钱不是问题。”赵宇在一旁插话,“问题是时间。”
“我们可以优化模型结构。”张涛提出建议,“比如引入轻量级网络架构,或者使用知识蒸馏的方式,用小模型去拟合大模型的输出。”
“这些方法我都想过。”李浩叹气,“但问题是,我们没有足够的实验样本,也没有现成的数据集可以调用。”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陆轩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几个关键词:数据、模型、算力、效率。
“我们要做的,不是复制别人的路。”他转过身,目光坚定,“而是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突破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